绿色蝈蝈的介绍(绿色蝈蝈观摩有感)

绿色蝈蝈的介绍(绿色蝈蝈观摩有感)(1)

去年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和两位同事驱车来到界首市实验中学进行教学观摩。为我们上观摩课的是一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男教师——张立国。他奉献的是一篇科普说明文——《绿色蝈蝈》。

说实话,说明文要想出彩,还真不容易。他在创设情境导入以后,用多媒体展示蝈蝈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然后让学生感知课文,找出文中介绍蝈蝈的相关语段。在研读文本这一环节,张老师从绘蝈蝈之形、传蝈蝈之声和探蝈蝈习性等三个维度去引导学生去把握全文的思路。

在“绘蝈蝈之形”里,学生明白描写动物时的注意事项:抓住外形特点、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融入作者的感情。

在“传蝈蝈之声”里,学生模仿蝈蝈的叫声、教师播放蝈蝈鸣叫的视频、学生描述所听到的声音,进而进入文本,体悟写法:接近动物,倾听动物;善用修辞,巧设情境;等价生命,真诚关爱。

在“探蝈蝈习性”里,教师展示图片,结合文本解读,让学生明白蝈蝈的生活习性。最后,引导学生联系法布尔的生活经历,体会写好动物的途径。

这节课,呈现出如下几个亮点:

一是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充分准备,注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深度;科普说明文的课堂上,学生情绪调动起来,着实不容易的;二是多媒体技术应用恰到好处;所有的幻灯片都是教师精心准备的;三是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也注意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四是自始至终的写法渗透。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对教材的深挖掘能力和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听完课以后,老师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应该算是对张立国老师最好的褒奖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