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央行半年度金融统计数据及分析点评)

0 1 墨朱简评今年上半年金融数据发布笔者就其重要数据做一点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央行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央行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央行半年度金融统计数据及分析点评)

央行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0 1 墨朱简评

今年上半年金融数据发布。笔者就其重要数据做一点评。

1、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高于狭义货币(M1)增长速度。

粗略来看,狭义货币是活期存款加上现金,广义货币则是狭义货币加上定期存款。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资金出现“固化”的现像,反映投资相对不够活跃的现状。

相反的情况是,如果居民对于股市热情高涨时,通常会选择活期存款,以保留流动金性,随时追涨入市。这种情况下,M1的增速高于M2。

2、贷款余额同比增长数据相对较高,新增贷款比去年同期多增6440亿元,银行信贷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加强。

当前,随着非标业务受到限制,贷款对于企业融资的重要性得到提高。然而,相比而言,贷款更为标准化,受到的限制更高,相比非标而言,对于主体和项目等融资条件的要求更高。

贷款占比提高,某程程度上意味着融资格局的二元分化加剧,反映在融资利率上,则是优质信用主体和中低信用主体之间的信用利差扩大。

3、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2万亿美元。

近几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一直保持在3万亿美元的规模。外汇储备在人民币还未成为全球货币之前,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其重要性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外汇储备流失,对应的是资本外逃,这是拉丁美洲经济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当前中国投资效率低下,这一定程度上是资本过度充裕(储蓄率高)导致的结果,而资本充裕又是支撑中国低效率投资的基础。

只要储蓄率和外汇储备仍然维持两高状态,中国经济就会有惊无险。

4、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数据来看,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13.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

然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主要依靠人民币本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票据等规模都出现下降。相应的,银行贷款占社融规模的比例在提升。由于委托贷款等相比银行表内贷款更为创新与灵活,这反映了中国金融体系回归传统的趋势。

各家机构与其进取不如守拙,如此演进金融格局会如何,历史将给出答案。

5、同时,包括企业债券和政府专项债券在内的标准化产品增长。

这与当前的监管层面推动的非标转标有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政府专项债券的规模出现大幅增长,高达44%。这表明财政逐步发力,以低成本的方式在为经济加杠杆。

随着财政介入,未来政府融资平台的资产将会越来越珍贵。围绕融资平台的业务,无论是企业债券,还是信托等非标业务,都需“且行且珍惜”!

6、从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数据来看,虽然存量而言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存量规模在下降。然而,增量数据却令人满意。

相比去年同期,委托贷款虽然新增数量下降,但是下降的规模减少了。信托贷款则出现增加,而且较去年同期出现较大数量的增加(今年新增规模增加,但是存量规模减少,或与去年下半年的规模缩减有关)。

这意味着,非银行信贷体系的境况出现了边际改善。这两年,创新金融体系自从去年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开启的去杠杆,已成明日黄花之势。当前或是一个新的拐点,或是黎明前的黑暗。从总量上而言,或许意味着金融体系的供给能力在恢复。

7、然而,如果中低信用主体的融资形势不能改善,恢复供给能力的金融体系将会面临着优质资产荒。

进一步宽松的形势一方面降低无风险利率,体现在1.7%的拆借利率上面,相比国外而言,仍然有下行空间,同时还将会使资金流入存量优质资产,推升价格。那些真正有护城河的资产,如茅台股票及核心地段的商业物业等,价格或许还将进一步上升。

至于科创板,可以聆听巴菲特的智彗之言。科创板事关经济转型大计,如此重任,难以完全依靠股民承担,当有国家层面的资金支持,期待“央行”炒股政策出台。

02 附一:央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原文

一、广义货币增长8.5%,狭义货币增长4.4%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2.14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6.77万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月末高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26万亿元,同比增长4.3%。上半年净回笼现金628亿元。

二、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67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238亿美元

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5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4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67万亿元,同比多增6440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3.7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5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2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7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48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18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3565亿元。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6万亿元,同比少增1786亿元。

6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187亿美元,同比下降4.2%。上半年外币贷款增加238亿美元,同比多增68亿美元。6月份,外币贷款减少80亿美元,同比少减71亿美元。

三、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0.05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325亿美元

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92.79万亿元,同比增长8.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87.57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与上月末和上年同期持平。

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0.05万亿元,同比多增1.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8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84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682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13万亿元。6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27万亿元,同比多增1710亿元。

6月末,外币存款余额7600亿美元,同比下降3.7%。上半年外币存款增加325亿美元,同比多增343亿美元。6月份,外币存款增加99亿美元,同比多增217亿美元。

四、6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7%,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74%

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578.02万亿元,日均成交4.74万亿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同期增长30.9%。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8.8%,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68.5%,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4.6%。

6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54个和1.03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74%,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53个和1.15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2万亿美元

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2万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747元人民币。

六、上半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27976.6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12573.6亿元

上半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20204.7亿元、7771.9亿元、3618.1亿元、8955.5亿元。

02 附二:2019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13.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4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21万亿元,同比下降12.4%;委托贷款余额为11.89万亿元,同比下降9.9%;信托贷款余额为7.88万亿元,同比下降4.9%;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77万亿元,同比下降9.6%;企业债券余额为2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余额为8.45万亿元,同比增长44.7%;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7.13万亿元,同比增长3.3%。

从结构看,6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7.9%,同比高1.4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1%,同比低0.3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5.6%,同比低1.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3.7%,同比低0.6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1.8%,同比低0.4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10%,同比高0.1个百分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余额占比4%,同比高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3%,同比低0.3个百分点。

注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港股03988)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2:2018年7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反映。2018年9月起,人民银行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按照债权债务在托管机构登记日统计。

注3:文内同比数据为可比口径。

03 附二:2019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3.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02万亿元,同比多增1.26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97亿元,同比多增222亿元;委托贷款减少4933亿元,同比少减307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928亿元,同比多增2815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89亿元,同比少减232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46万亿元,同比多4382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1.19万亿元,同比多825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205亿元,同比少1306亿元。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705亿元。

从结构看,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5.8%,同比低11.4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占比0.1%,同比高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3.7%,同比高4.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0.7%,同比高2.6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0.3%,同比高2.4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11%,同比高0.8个百分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占比9%,同比高5.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0.9%,同比低1.6个百分点。

注1: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本文源自结构化金融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