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扬州瘦马是什么)

弘光二年五月,“乙酉之变”爆发。

眼看进攻的清兵一路打到了南京,负责守城的南明军傻了眼,连夜丢盔弃甲逃命。

就连当时的弘光帝朱由崧,也早在人人自危的气氛中放弃了抵抗,加入了逃亡队伍。

无奈之下,为了能最大程度保全自身,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坛巨匠钱谦益开门降敌,对来犯的清军俯首称臣。

作为曾在明朝廷任职的一员重将,钱谦益的做法,让不少百姓大为唾弃。

倒是他的夫人柳如是,在听闻城将破后,慨然选择投湖自尽以明自身爱国之志。

清代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扬州瘦马是什么)(1)

虽然殉国梦最终未能实现,但因此烈举,柳如是还是扭转了众人心中的成见。

在此之前,“瘦马”出身的她,即使满腹才华,也仍被视为名妓,不入正派文人之眼。

明明已经贵为臣妇、坐享正妻之位,可为什么柳如是还是难改别人眼中的“名妓”印象?

她的“瘦马”出身从何而来?又究竟是福还是祸?

此“瘦马”非彼瘦马:不输秀女选秀的“瘦马挑选”

诗人好咏马,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鲁颂·駉》。

时间线往后推移到唐朝,文人对马的喜爱之情,逐渐达到一个高峰。

无论是慷慨咏物还是借物言志,马这一意象,大多被局限在希冀国家繁荣昌盛,或是表达个人理想抱负的固定范畴内。

直到元曲名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问世,萧疏、惆怅的瘦马意象,才开始因这首元人小令而逐渐走红。

清代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扬州瘦马是什么)(2)

但需要仔细甄别的是,明末出现在扬州的“瘦马”,与只能活跃在纸上的萧条意象相差甚远。

虽然同为文人描写素材,但扬州“瘦马”,可是一门正儿八经的职业,从业者都是活生生摆在眼前的人。

“瘦”指容貌体型消瘦,弱柳扶风;“马”则暗喻女性,“御女当如朽索御奔马”。

清人吴炽昌,就曾在《客窗闲话》中有过如下记载:

金陵匪徒,有在四方贩买幼女,选其俊秀者,调理其肌肤,修饰其衣服……售与宦商富室为妾,或竟入妓院,名之曰‘养瘦马’。

很显然,发展到清朝,进化成完整商业模式的养“瘦马”,已经成为一种无比畸形的人口买贩行业。

上至幼女下至无家可归者,都是职业买卖“瘦马”的从业者——牙婆的挑选对象。

在明末清初时期,富庶的扬州一带,就是“瘦马”最为密集的行动区域。

而所谓的扬州“瘦马”,自然也被蒙上了一层身不由己的悲剧色彩。

清代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扬州瘦马是什么)(3)

除去“瘦马”这一职业本身所带有的暧昧色彩之外,相当于职业中介的“牙婆”,也仅有一小部分眼光独到、经验丰富的人才能胜任。

甚至,就连扬州“瘦马”的挑选标准,也不逊色于影视剧中的秀女选秀。

在《扬州瘦马》一文中,张岱就曾事无巨细地描写过牙婆带领瘦马“见客”时的真实场景:

转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借手睄睄!”尽褫其袂,手出,臂出,肤亦出。

短短几个来回间,牙婆驵侩的熟练冷漠被描写得淋漓尽致。

对于还未成年的少女而言,在初次见面的异性生人面前袒露肌肤,无疑是对身心的巨大折磨。

更何况,在奉行女性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严禁将肌肤裸露在外的古代,从站在客人面前等待自己被挑选的那一刻起,这些“瘦马”就已经站在了世俗观念的对立面。

也就是说,无论最终这笔买卖是否成交,被当作“瘦马”的女孩子,都不可能回归到正常生活。

作为一种已经成熟的商业模式,牙婆们拐卖收养幼女前,也经过了一定的考核与比对。

一旦老马失蹄,辛苦培养的“瘦马”落得个无人挑选的下场,牙婆们在这些女孩身上的投入,也就会大打折扣。

清代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扬州瘦马是什么)(4)

到了那个时候,等待落选“瘦马”的结局,不是被卖入下等妓院,就是被卖作贱仆,十分悲惨。

为了能尽最大可能捞回成本,牙婆们在选择新一代“瘦马”进行培养前,大多会先进行第一轮把关。

身长、体型、容貌、神态等,都是比较常见的考核项目。

然而,等到通过了牙婆的考核,被带到买家面前时,“瘦马”的严苛考验才刚刚开始。

对于买家而言,“瘦马”与商品无异,虽然不可避免会让“中间商”赚取一部分差价,但毕竟钱花出去了,他们自然希望货物的瑕疵越少越好。

再加上这一交易是一锤子定音的买卖,想要物有所值,在交易前,买家大多会睁大眼睛,仔细查看瘦马的“成色”。

这一点上,曾作为陪客,频繁光顾风月场的张岱也逐渐归纳出独有的心得:

清代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扬州瘦马是什么)(5)

“然看趾有法,凡出门裙幅先响者,必大;高系其裙,人未出而趾先出者,必小。”

古代以“三寸金莲”为美,在买家眼里,瘦马的脚型是否美观,重要程度甚至已经超过了对外貌的严苛挑剔。

为了防止贪利的牙婆从中捣鬼,有经验的买家,都已学会从瘦马入门时的衣袂摩擦声中辨别虚实。

一批“瘦马”看完,来到交易阶段,买卖双方也有自己独特的成交“黑话”:

如果看中,买家会在女孩鬓边插上一支金簪或钗,意为“插带”,卖方即可着手替其准备迎娶事宜;

如果没有看中,买家会叫来牙婆,出钱数百文,或打赏,或作下次“交易”的酬金。

这样一套流程下来,买家抱得美人归,牙婆赚得盆满钵满,只有“瘦马”徒劳无功——从一个深渊来到另一个深渊,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清代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扬州瘦马是什么)(6)

也许你会问:买方挑选“瘦马”,大多也是为纳妾,又不是迎娶正妻,为什么要如此精挑细选?

答案其实就在于这些买方的身份上。

从买定离手的阔绰表现也能看出,这些买方,与那些求子嗣的穷苦人家并不相同,他们挑选“瘦马”的目的,只是为了能够满足自身私欲。

既然不计入族谱,也不会影响自身生活,那一笔豪金扔出去,总要挑个各方面都出众的吧?

如果说秀女进宫前的严苛选秀,是为了能不污染皇帝的眼睛,从而顺利完成为皇家开枝散叶的任务的话,那“瘦马”的交易过程,无疑就是民间版的“秀女入宫”。

除去相貌出众之外,想要为自己博来一个不错的人家,瘦马们还要学会“对症下药”,用才艺讨得富商的注意。

琴棋书画舞,就是当时扬州富商最为看中的“瘦马才艺”。

扬州瘦马才情远名扬:为什么偏偏是扬州?

才情与色欲,是历代文人跨不过的描写素材。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特别是在名利双收的富商面前,能解内心空虚的,必然是才情双绝的美人。

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既然“瘦马”是因市而出,就自然不会集中在某一地域。

“扬州人日饮食于瘦马之身者数十百人。”

清代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扬州瘦马是什么)(7)

在《陶庵梦忆》中,明人张岱就曾这样描写过扬州瘦马行业的蒸蒸日上。

直到今天,扬州一带方言中仍有用“娶马”、“娶马马”来形容娶妻的习惯。

但到了清代,“瘦马”就流转到了金陵一带,冯梦龙《醒世恒言》中对“瘦马”的记载甚至来到了江苏附近。

与其说扬州专产瘦马,倒不如说,瘦马在古代已经覆盖了全国各地,而扬州,恰好是需求最旺盛的地域。

那么,被形容成“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扬州,又为什么会成为这一暧昧职业的集中地?

这还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

晚明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高潮,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让扬州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要道。

清代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扬州瘦马是什么)(8)

从明至清,天下商贾从业者,无法避开扬州这一通关要道。

归功于这些往来的商贾贸易,作为贸易枢纽,扬州近水楼台,自然得到了最货真价实的油水。

再加上明清政府垄断盐业,将两淮盐运史和两淮盐运御史这两大盐业管理机构都设在扬州——

高浓度的金钱收入,势必会带来高需求的消费观念。

先饱暖而后思淫欲,收入占据国库存银一大半的扬州盐商,逐渐就有些乐不思蜀。

该怎么选消闲去处呢?

与其天天流连烟花地,不如把开得最盛的烟花“搬回家”。

“少为纨绔子弟,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花、好美舍、好骏马、好华灯、好烟水、好梨园、好鼓吹。”

得益于经济的滔天繁荣,晚明士人们,逐渐开始肯定人的生活欲望,将奢靡主义、享乐主义的淫风刮遍了整个扬州城。

清代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扬州瘦马是什么)(9)

出于文人的素养要求,即使自身已经荒诞风流无度,但这些文人脑子里,依旧紧紧绷着最后一根弦:

享乐可以,但没有才学的佳人不要。

打着精神生活与物欲生活同样重要的幌子,晚明士人们,便开始在吟唱诗文、斗乐作曲的同时,寻找才学满身,能够一解自身雅兴的“名妓”同游。

消费市场已经提出需求,反应敏捷的卖方市场便迅速做出了回应:除去流落街头无家可归的幼女外,一些贫困人家也开始将幼女卖给牙婆调教,以换取高额的报酬。

如日中天的“扬州瘦马”市场,就是从此而来。

器乐演奏、歌曲演唱、绘画、书法、棋艺——登得大雅之堂;

麻将、博弈——常人通俗消遣之用;

上至文人雅士,下至商贾富商,凡是他们可能有所涉猎的,均在“瘦马”培养的课程表里。

解决了自身精神与肉体的双重需求,那些才学出众的“瘦马”,又被开发出了新的技能:社交名片。

清代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扬州瘦马是什么)(10)

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小说、话本这类通俗文学问世,大大刺激了文人乃至市民阶层的创作欲望。

半是自娱半是谋求利益,士大夫的交游脉络便开始下移。一些靠盐业发家的商人,便开始通过与士大夫交游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士人重文采又难逃美色,“瘦马”就成为富商跻身士大夫阶层的敲门砖。

“客称既醉,主曰未归,游楫往来指目曰,某名姬在某河房,以得魁首者胜。”

借着“瘦马”出众的容貌与文情,明代士人与官商实现联通,商人重利之心被满足,妓业也因此而更加兴盛。

尝到了由妓得利的甜头,当时的富商便纷纷行动,前去招揽富有才情的“瘦马”纳入府中妾位。

一来可解个人私欲,二来借此跻身文士行列再谋厚利,一时间,扬州瘦马市场空前火爆。

然而,人无完人,才情毕竟不是衣物饰品唾手可得,即使有名师后天培养,奈何顽石也变不成璞玉。

清代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扬州瘦马是什么)(11)

难道明末清初的那段时间,有才情的女性都有一段“瘦马”经历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真金难求,恰恰才是瘦马市场发展到如日中天的原因之一。

那些天资平平的“瘦马”,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成为“瘦马”,就能飞上枝头变凤凰?

纵使英雄最后气短,钱谦益与柳如是的爱情故事,也一度为坊间美闻。

一个是名满天下的文学巨匠,一个是不入清高之流的扬州瘦马,这样的爱情结合,即使放在“纳妓为妾”成风的明代,也依旧是一件稀罕事。

更何况,嫁入钱府后,柳如是还是堂堂正正的正妻,身份更高一筹。

清代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扬州瘦马是什么)(12)

虽然钱谦益的名声因此而受损,但柳如是,却是狠狠在“瘦马”社会中赚足了存在感。毕竟在嫁给钱谦益之前,柳如是也曾颠沛流离,数次流转在不同商人身边。

她的翻身之路,给了不少困境中的“瘦马”一丝希望。

是不是成为委身成为瘦马,也是一条麻雀飞升的捷径?

恐怕了解“瘦马”真实经历的人,都会给这个问题一个否定的回答。

原因很简单。

作为特殊的“商品”,瘦马市场也存在三六九等的划分规则。

根据容貌、才情的不同条件,在接手“瘦马”的那一刻起,牙婆们就为女孩子标好了身价。

清代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扬州瘦马是什么)(13)

像柳如是那样极富才情的第一梯队,会得到额外的“开小灶”,将她们像才情无双的路子上发展,以便送入达官显贵的府邸中,获得天价报酬;

稍微逊色一些的第二梯队,在完成了基本的“培训”后,就会被推向交易市场,卖到试图以才情换取财富的商贾身边,为奴为妾,供对方驱使;

而各方面都欠佳的第三梯队,如果遇不到属意的买家,就会被扔到青楼妓院中了此残生,痛苦不堪。

无论是哪一梯队的“备选瘦马”,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都要忍受暗无天日的折磨。

要知道,牙婆之所以高价买入她们,为得就是有朝一日获得翻倍利润。在这样的商业模式下,瘦马们面对的,就是毫不留情的填鸭式教育,一个不注意,便有可能换来毒打。

特别是那些天资与容貌并不出众的女孩子,即使忍受了非人道的童年,她们的未来,大多也是与青楼嫖客为伴,甚至更差一步卖作苦力,在折磨与怨念中走完一生。

清代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扬州瘦马是什么)(14)

而像柳如是那样位于第一梯队或第二梯队的“瘦马”,日子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作为商品,她们的人权被全部剥夺,人身自由也彻底成为无法拥有之物。

一旦买家对其失去兴趣,就可以二次转卖,出手给其他买家用以盈利。

随着年华逝去青春不再,她们赖以招人要求的容颜老去,即使有滔天的才学,也再难吸引买家注意。

留给她们的,只有被卖到青楼受人折辱这一条路。

姑且不说重重转卖间,这些“瘦马”的待遇会随着自身价值而大打折扣,单单是被丢弃的这个过程,就足以摧毁她们的求生欲与自尊心。

纵使是被誉为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也还是在几次易主后才遇到已近晚年的钱谦益。

那些天资与容貌都略逊一筹的“瘦马”们,只能在等待与失望中过完自己饱受侮辱的一生。

清代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扬州瘦马是什么)(15)

这样的人生脉络,实在与“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情节沾不上半点关系。

甚至,正是因为扬州瘦马市场的一度火爆,不少贫寒人家的正经女孩,也会在家人的私欲下被卖到牙婆手中。

如果没有“瘦马”这一行业,这些贫寒孤女,或许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过上幸福的人生,或许还能遇到一个得意郎君。

但在趋名逐利的社会风气面前,寒门女子的卑微愿望只能化作一盏泡影。

与其说扬州瘦马是借情色而完成阶级跨越的幸运儿,倒不如讲,她们的这一生,都在成全别人的情与欲,活成了没有理想与未来的空壳。

这样的命运安排,即使对女性为人尊严的无情践踏,也是富贵千金人家泯灭人性的个人狂欢。

看似繁荣,实则肮脏难耐。

结语

清代道光年后,曾经叱咤风云的瘦马行业,终究伴随扬州商贸的衰落而一蹶不振。

繁华风月一场空。那些为扬州商贾而生的瘦马名妓,也难逃娇花渐落之命运,被裹挟在时代的浪潮下,从此再无音讯。

而随着京杭大运河衰落,铁道交通开始崛起,运使河督与文人商客纷纷寻风而动,奔向下一个风月地——上海。

不知在那里,女性的辛酸悲剧又将以什么样的形式再度上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