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的经典喜剧回顾第七集(从赵本山到开心麻花)

赵本山的经典喜剧回顾第七集(从赵本山到开心麻花)(1)

越是快节奏的社会越是需要有喜剧的润滑,在当代,喜剧的流量也是确实越来越大,很多人都需要用这种方式来抒发心中的压力与失意,在畅然欢笑间释放下自己。这诚然是一种特大众化的解压方式。

赵本山的经典喜剧回顾第七集(从赵本山到开心麻花)(2)

在我出生的90年代,喜剧的舞台表现形式是百花齐放的,相声小品魔术和影视百花齐放,电视机里打擂台一般热闹。那些年相声三大家族(侯、马、常三家);小品鼻祖陈佩斯、朱时茂机后来的东北小品王赵本山;央视栏目《正大综艺》经常播出的喜剧魔术(并引进美国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大型外景魔术好久),还有冯小刚正式开启的中国贺岁档冯氏喜剧电影,电视剧方面则出现了更大的井喷:大型室内情境喜剧开始流行,从90年代《我爱我家》、《东北一家人》、到21世纪初《家有儿女》、《炊事班的故事》等,直到奥运会(北京奥运)前后的《武林外传》到达顶峰,最后由《爱情公寓5》在2020年阶段性收尾。

赵本山的经典喜剧回顾第七集(从赵本山到开心麻花)(3)

可以说,我们这一代走过了相对热闹的喜剧年华,我们这代人对喜剧和幽默的理解和品鉴与你们10后抖音快手所理解的幽默是完全不同的。造成这种不同的除了可以在文化传媒工具和科技不断更新进步之外,更多的还有中国文化及全民素质提升所形成的道德审美方面的转变。

先给大家介绍文化传媒工具与科技进步带来的转变:随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众生活水平也进入了相对快速的提升阶段,80年代至20世纪初是中国全民普及电视机的年代,在近30年里,中国的电视机普及率从个位数直升至近100%,这三十年,也是以刊物、收音机为传播载体的喜剧方式开始式微的过程,评书连环画之类的喜剧消遣方式别说是你,连我在你那么大时都几乎没了印象。伴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影视和小品类的喜剧形式开始极大的流行,一度占领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尤其是小品这类新型艺术形式,几乎是和电视一起诞生,并伴随着全民春晚一起兴盛起的全新艺术形式,小品鼻祖陈佩斯和朱时茂在这种艺术形式初期甚至还在采用无实物表演的形式,足见小品的成长是直接脱胎于之前的无画面喜剧的。

赵本山的经典喜剧回顾第七集(从赵本山到开心麻花)(4)

不得不说的是相声,这种喜剧形式的命运本应该和评书之类是完全一样的,在电视普及的过程中先是挣扎跟进,而后全面式微,最后退出历史舞台。很多人认为是郭德纲及其德云社(这里应该不用展开介绍,这个人和团体至你看这篇文章时应该还存在)为这种艺术续了命,甚至是中兴。这个认识其实也对也不对,真正为相声续命的是21世纪初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全面兴起割裂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时间并分离了大众文化生活器官。时间碎片化导致观众无法集中大量时间去看一整部影视剧和小品,割裂的不同器官也开始分任务承载不同的文化任务,毕竟现代人躺在足浴城里捏着脚,眼睛盯着股票,耳机里放着着相声或音乐,手里刷着段子是常态。这时,相声因其简短、可中断无画面从新获取了生存的缝隙。郭德纲及德云社所做的,是在这个夹缝中开放了自己的品牌,在传统相声园子里允许录音,甚至自己主动录播自己的作品免费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别的演员挣票友的门票钱,他敞开大门做平台,成为在互联网时代中听其相声是个新潮的标志。后期又有了一系列的炒作事件,徒弟出走,打架是第一阶段,培养相声流量明星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应该在走了但我还没看出来),妥妥一波全是互联网模式操作。当然在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郭德纲老师前瞻与作品质量过硬的基础上的。

赵本山的经典喜剧回顾第七集(从赵本山到开心麻花)(5)

直到现在,文化生活继续碎片化,抖音级别的段子幽默已经将时间割裂至15秒,很多的喜剧在攫取人的时间的过程中不断地适应着平台与科技带来的改变,或者说,平台与科技的转变也在催生着更多的喜剧艺术形式,现阶段,还只集成在将之前的相声小品影视剧进行短视频剪辑,相信未来会有更加适配短时的新的喜剧艺术形式出现;

赵本山的经典喜剧回顾第七集(从赵本山到开心麻花)(6)

中国全民素质提升方面来看,很多的喜剧大师的式微与消失和其作品反映的时代全面脱节导致的,最明显的例子是东北小品王赵本山,我很难形容赵本山的小品喜剧为我们这代人的留下了什么,他参演的全是十几年中央舞台的压轴作品,可以说也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层面对喜剧的最高肯定。但如果你有时间去回看他的喜剧作品,你应该会很难适应。他的喜剧包袱几乎全是建立在对个人生理心理、及环境缺陷和政策机制不健全的社会期的阴暗面上。说白了就是三观与现代道德不匹配,01年至06年的春晚作品大忽悠系列人物为设定市场经济投机分子和对他人心智的嘲笑上,作品无反思和反讽,甚至有些不易察觉的小得意;后期作品《不差钱》《捐助》和《同桌的你》等虽然摈弃了很多社会敏感性,但仍然缺失对特定人群的尊重(《不差钱》确实优秀,但引导的方向有问题;《捐助》里刘小利一句“寡妇啊?”毁了全篇作品,《同桌的你》犯的错误几乎和《捐助》一样,大男子主义,忽视女性感受)。综合来看,从喜剧作品范畴来看,赵本山的作品尤其是春晚作品,不具有复播性和传承性,与社会核心道德价值体系相悖;这也是后来在小品艺术中,沈腾、贾玲为代表的学院派以隐射社会问题,提出思考与反思的可以完美契合年轻人道德审美并继续流行的原因吧。记得2011年左右,赵本山登上郭德纲主持的《郭的秀》,席间引出郭德纲拿岳云鹏与赵本山换小沈阳的玩笑话题,这一抹画面在我看来,是赵本山及其团队在顶峰与现代新艺术完成的最后的相聚,也完成了时代的交接。犹如两条直线,相较于这一刻,而后一条继续上升,一条无限向下。赵本山团队属于后者。

赵本山的经典喜剧回顾第七集(从赵本山到开心麻花)(7)

下期,我们一起聊聊以沈腾为代表的新学院派的喜剧,如果不出意外,这个团队和德云社将会在未来10年引领喜剧赵本山之以前的中国喜剧的发展。当我们去了解后并把其当做一种社会题材去思考下为什么模仿脑血栓病人、嘲笑个寡妇,耍弄一个淳朴的老实人并描述社会歪风邪气可以让整个国家那么开心。然后你才会知道,我们一路走来有多么不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