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雷神山和火神山的说法(夜读火神山和雷神山)

截至2月12日24时,累计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52526例,累计死亡病例136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911例,现有疑似病例13435例。

在此温馨提示“全民夜读”的听友们,近期不要参加大型聚会,少去人群聚集处,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

关于雷神山和火神山的说法(夜读火神山和雷神山)(1)

关于雷神山和火神山的说法(夜读火神山和雷神山)(2)

绿标 收听朗读音频

文/民生周刊

2月3日起,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相继投入使用。

同时,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人数连日下降,累积治愈出院病例持续上升。接连不断的好消息传来,万众期盼的疫情拐点近在眼前。

在此,让我们借鉴古人的智慧,说说“火神”、“雷神”,来祈愿国泰民安。

关于雷神山和火神山的说法(夜读火神山和雷神山)(3)

湖北乃古楚之地,在楚文化传说中,楚国人被认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人的肺部五行属金,火克金。而荼毒人类肺部的新型冠状病毒惧怕高温,火神正好能驱瘟神,于是“火神山”之名应运而生。

在湖北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他们选择了自己的祖先来命名这所医院,采用这样的命名,可以看到一个地方镇定不屈服的传统。

并且中华民族的两位祖先之一炎帝也是一位“火神”, “火神山”的命名不仅对湖北人有精神支持,对全国也是精神的提振。

炎帝又称“神农氏”,是一位神医,湖北也有神农架,神农尝百草的神话传说流传千年,在全国上下齐心抗疫的当下,“火神”的命名颇具美好祝福之意。

以“火神”作为抵抗瘟疫的意象,毛泽东在1958年的《七律二首·送瘟神》中也用到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随后宣布建设的“雷神山”与“火神山”是相辅相成的。

从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五行”角度讲,“雷神”也是如此,雷为震卦,震卦五行属木。木又生火,“雷神”助力“火神”,双管齐下,共同克制疫情。

不仅如此,火神山、雷神山,包括抗击非典时期的北京小汤山,后面都有一个“山”字。

《周易》讲,山为艮卦。艮即止,有停止、断绝的意思。即希望通过建设这两座医院,有效地阻止病毒在人群中传播。

如此看来,天上降“雷”、地上有“火”,人间还有“钟南山”。天时地利人和,三座大山将彻底消灭疫情。

关于雷神山和火神山的说法(夜读火神山和雷神山)(4)

《周易》第二十一卦曰:火雷噬嗑。

《说文解字》释义:“噬,啗也。”“噬嗑”也就有吞噬、咬断的意思。意味着即便当下诸事被阻,只需尽全力去除障碍,必定有惊无险。

“火雷噬嗑”,在《易经》的爻辞中也有相应的阐释。

“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意思是说,啃咬一块坚硬的腊肉,虽然不慎中了毒,却没有大的灾难。

正因为有一小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口腹之欲,冒险食用野味。这些人违反了自然界的规则,伤害了其他生灵,因此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疾病作为惩罚。

从防疫的角度来看,与家禽、家畜相比,野味的营养成分并无不同。未经检验检疫的野味,甚至可能携带对人体有害的致病菌。过度食用野味不仅无益于养生,更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危险。

不吃野味,科学预防。相信集体的力量,这块“硬肉”终究会被我们齐心协力“啃”下来。

“噬肤灭鼻,无咎。意思是说,毒害侵入肌肤,鼻子陷入肉中,没有大的灾难。

此次新冠病毒十分狡猾,最会“欺软怕硬”,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和幼童是它的“首要目标”。同时,青壮年朋友们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绝不给病毒留下可乘之机。

病毒侵入人体粘膜进行传播。普通人只需要戴好口罩、掩住口鼻,就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免受病毒的侵害。

就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成前后,上百支医疗队源源不断地奔赴疫区,病人及时得到治疗,疫情也得到有效控制。

在全国上下齐心抗击“新冠病毒”的当下,我们不该把“雷神山”“火神山”的命名看作是一种迷信,若将其理解成迷信就肤浅了。

“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命名说明我们在抵抗疾病的过程中,一方面讲求科学,一方面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既有果断的措施,也有必胜的信心。即使病毒负隅顽抗,胜利也终将属于我们。

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抗疫!

医者心、仁者心、中国心,万众同心!

十七年前,我们战胜了非典。这一次,面对新冠病毒,我们一样能赢!

关于雷神山和火神山的说法(夜读火神山和雷神山)(5)

主播:吴强

演员,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有声小说作品《战天》等

文章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及网络。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事业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