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孤独的(自我是一束想象)

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真的如一些古早的科普书上说的人类会使用工具吗,显然不是,也许应该回归到亚里士多德那句人是理性的动物上去,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也许就是人类演化出了意识。现在,有一个人和一个僵尸,双方可以做出同样的行为,可以同样做出回答,但不能说僵尸是人,因为它没有意识。这个关于僵尸与人的对比就出现在丹尼尔·丹尼特的《意识的解释》之中,这是一个思想实验,但它却是缺乏具体基础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无法将一个人想象成没有意识的存在的。

人如果只有意识那还好,可是他能意识到自己有意识,这就让人百思不解,意识从哪来,它的家在什么地方?从古到今有不少哲学家思想家为这问题绞尽脑汁。最出名的理论应该就是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了吧。其实在他之前这样的理论就有了,只是身与心如何统一的却一直悬而未决。

笛卡尔的贡献是将这二者联结了起来,他提出在人体内有一个叫松果体的东西,大脑通过松果体将感觉信息发送给心灵或者意识,心灵再进行思考、推理、决策。怎么感觉松果体比较像路由器呢。不过现在我们知道人体内是没有这个东西的,人的意识应该是由脑中各大脑模块、神经通路等联合产生的,甚至可以说,自我意识这种东西是一束知觉,甚至是一种幻觉。

梦想是孤独的(自我是一束想象)(1)

这也就是丹尼尔·丹尼特在《意识的解释》之中所要对标的,这类理论被称为“笛卡尔剧场”。这是一种类比人类社会运行的理论,想象在人的体内,存在着某个地方,就像官僚体制中的中央政.府一样,将一个人所有对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体验以及对情绪感受的经验发送到此,这里对所有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再传达到大脑和整个身体。

丹尼尔·丹尼特是个唯物主义者,他认为身体也是物理的生物的,不存在一个由特殊的、不可见的、未被探明的元素或物质构成的意识或心灵,意识是可以被科学地探究出来的,只是在他那个时代(此书出版于1991年),无论是哲学家、脑神经学家、心理学家等都对意识的研究敬而远之。因此,他的《意识的解释》则综合现有的科学发现对意识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模型。对于那些对意识持神秘态度的反对者,他的意见是,意识之谜一旦被揭开,将会涌现出更丰富的东西。尽管丹尼特认为意识就和爱一样,非常依赖于与之相关的概念,但显然,意识的意义并不会随着它的原理被解开而消解。

梦想是孤独的(自我是一束想象)(2)

丹尼特提出的研究方法他自己命名为异现象学(Heterophenomenology),过去的现象学依赖于主观的体验,受行为心理学的启发,丹尼特希望能够从第三人称的体验出发研究,进而再回归到第一人称的体验。

而他提出的意识模型则是,在我们的大脑中,有着许多特定的回路。在一件事情上,它们会产生无数个解释或者说草稿,就像一句话可以有多种说法。坐在这些草稿面前的并不是一个叫意识的作家,而是由主体的外在环境的需求来引发,使得这些草稿中哪一个最能解释外在环境,哪一个便胜出。根据一些心理学对记忆等相关的研究,丹尼特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合理的,人的记忆也是经常根据需要而来提取与裁剪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