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五祖寺大和尚 天下祖庭黄梅五祖寺

五祖寺距离四祖寺的图上距离只有20公里,实际感觉要远许多。一路上穿乡过镇,在田亩间的公路上缓缓而行,时刻相随的风雨紧一阵慢一阵,缠绵得有些腻人。

大约半个小时左右,进入一座规模较大的集镇,临街的店铺都是新修的门脸,像是刚刚经过旧城改造,与一路上灰头土脸、脏乱不堪的乡村相比,感觉焕然一新。

黄梅五祖寺大和尚 天下祖庭黄梅五祖寺(1)

进入镇子向左转弯,一道四柱彩绘牌坊赫然入眼,那里就是东山的入口了,或许当年六组也是由此登山的。

驶过牌坊,开始盘山而上。道路并不险峻,与百丈山不可比,十几分钟,便来到山顶,五祖寺赫然在望。

黄梅五祖寺大和尚 天下祖庭黄梅五祖寺(2)

正门是一座徽式风格的石头门楼,灰瓦飞檐,半拱型的的三道门洞。中间红漆大门,十分鲜艳,门拱上是浮雕石刻云龙图案,正中悬挂着“五祖寺”牌匾,金字金框,在灰色墙壁映衬下格外醒目。两边的小门洞开,供人出入,左边门拱上题写的是五祖门下高足神秀上座那首著名的偈颂: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右侧门拱上镌刻的则是六祖慧能的偈颂: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当初,神秀和尚师从五祖,对佛法修持很有造诣,深受僧众推崇,都认为五祖会将衣钵传给他。为了选出承继禅宗衣钵的人,五祖就让大家将自己参修佛法的见地做一首偈子,以此证明自己证悟的道行。

于是,神秀便作了那首“身是菩提树”,题写在寺内墙壁上。

当时,六祖慧能在寺内舂米做杂役,甚至还没有剃度,偶尔听到其他人念诵神秀的偈子,便跟随众人前去观看。看到了神秀的偈子,六祖慧能认为作这首偈的人还没有究竟觉悟,便作了“菩提本无树”,请人写在旁边。

五祖看到之后,知道慧能堪承衣钵,便将禅宗心印衣钵传给了他。此后,六祖慧能回到岭南隐姓埋名若干年,直到机缘成熟之后,才开始在曹溪弘法传道,使南宗光大于天下,逐渐形成一花五叶,宗脉千古流传。可以说,天下禅宗,皆以六祖慧能为依归,而六祖慧能就是出自这座东山五祖寺,今天曹溪的山门有一联——东山不二法门,指得就是这里。

大门两边的梁柱上还有一副对联:上接达摩一脉 下传能秀两家

五祖虽然将衣钵传给了慧能,对神秀和尚仍然给予相应的肯定。对于常人来说,神秀和尚所倡导的勤修护念也更加实用,能坚持不懈做下来,自然有瓜熟蒂落的时候。而就身前的成就来说,神秀和尚所代表的北宗法门曾经盛极于唐代中期,神秀和尚也被尊奉为国师,荣耀无比。

黄梅五祖寺大和尚 天下祖庭黄梅五祖寺(3)

进入大门,里面是一座敕建山门。唐代宗赐封弘忍大师为大满禅师,南唐加封为广化禅师,唐宣宗改赐寺为“真慧禅寺”,宋英宗敕封五祖寺为“天下祖庭”,宋徽宗敕封“天下禅林”,因此,五祖寺的世荣绝非一般可比。

依次礼拜天王殿、大雄宝殿,然后就是五祖真身殿。

真身殿内原本供奉五祖真身舍利,我辈没有福德,无缘得见,只能礼拜五祖塑像。

五祖弘忍和尚祖籍黄梅,天生法器,七岁时,遇到四祖道信和尚,道信叹曰:“此非凡童也,.苟预法流,二十年后,必大作佛事”。此后,弘忍和尚便随四祖在双峰山修学佛法,十三岁剃度为沙弥,三十年追随道信,并在唐永徽三年继承四祖衣钵,主持双峰山道场,为禅宗五祖。

永徽六年,五祖前往冯茂山另建道场。冯茂山也就是黄梅东山,五祖宗门也被称为东山法门。

黄梅五祖寺大和尚 天下祖庭黄梅五祖寺(4)

从五祖真身殿向后,穿过一道窄巷,右手有一座小庭院,梅花、茶花纷纷吐蕊,春意盎然,穿过花园,便是六祖殿,殿内除了供奉六祖像,还保留着六祖舂米的遗迹。一个二尺深的臼坑,约丈长的杵棰,后壁墙上用魏楷写着“慧能舂米处。”

六祖慧能从岭南来见五祖,五祖问他欲求何物,六祖回答惟求作佛。五祖察其举止言谈,知道堪为法器,便有意磨练他,派他到后院舂米劈柴,做了八个月杂役。

黄梅五祖寺大和尚 天下祖庭黄梅五祖寺(5)

此后,五祖命弟子各做偈颂,以明自性般若,如果证悟了佛法,便传付衣钵。于是,神秀上座几经辗转作了“身是菩提树”,五祖看到后,知道神秀还没有证悟自性,但还是给予充分肯定:“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六祖慧能听到寺内童子念诵神秀上座的偈子,也前往廊壁观看,并请人在旁边写下自己作的“菩提本无树”。当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次日,五祖来到碓房,见慧能腰石舂米,就说:“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就应当如此才对!”接着又问:“米舂好了没有?”慧能当下解悟五祖预设双关,便也以双关答曰:“米早就舂好了,只需要再过一下筛子,筛去糠秕。”

当夜,慧能来到方丈,五祖为他说《金刚经》,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当下大悟,对五祖说道:“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黄梅五祖寺大和尚 天下祖庭黄梅五祖寺(6)


黄梅五祖寺大和尚 天下祖庭黄梅五祖寺(7)

六祖慧能作“菩提本无树”的时候,好比稻谷在碓中舂碾,米与稻壳相杂,如今经过五祖说法开示,如同用筛子筛去米糠稻壳,留下的都是精白稻米。

五祖听了慧能的感悟,又开示道:“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说罢,五祖便将祖师衣钵传给慧能,为禅宗第六祖。

为了防止六祖遭人嫉害,五祖连夜送六祖慧能下山,亲自送他到九江驿。五祖让六祖上船,准备亲自摇橹送六祖南渡,六祖却请五祖坐好,并且说:“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五祖听了十分感慨,答道:“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

送走六祖慧能之后三年,唐上元二年(675年),五祖弘忍大师圆寂。

相对于前面的大雄宝殿,六祖殿游人稀少,殿前左右各有一座花坛,坛中梅花朵朵,在春雨中娇艳欲滴,不由使我想到去朝拜曹溪,也正是岭南梅花盛开的时候。

黄梅五祖寺大和尚 天下祖庭黄梅五祖寺(8)

从六祖殿向前望,是一片苗圃,左前方一棵古树参天,还没有发芽,被雨水浸润的枝条呈现出苍劲的仪态,树的背景便是浓浓的雨雾,彷佛在揭示六祖所参悟到的本性。

黄梅五祖寺大和尚 天下祖庭黄梅五祖寺(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