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县战役(第一次解放沽源和张北)

张垣县战役(第一次解放沽源和张北)(1)

烽 火 张 垣

编者按

张家口地处太行山、燕山和阴山山脉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连接蒙古高原地区与中原的唯一要塞,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张家口这座城市重要的经济、军事、文化地位。翻开张家口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一处处声名远扬的昔日战场,一座座阅尽沧桑的要塞故垒,一段段气若长虹的长城古垣,诉说着从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战争最后决战期间50多场著名的战事,承载着历代前贤、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丰功伟绩。不忘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张垣方志按公元纪年梳理了曾在张家口地区发生的重要战事以及相关内容,以飨读者。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张家口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发生了许多重要战役和事件。今天张垣方志向大家推送解放沽源和张北,欢迎您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张垣县战役(第一次解放沽源和张北)(2)

解放沽源和张北

1945年8月8日,苏蒙联军对日宣战出兵远东。9日,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要求要调动所有抗日力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反击,“密切而有效地配合苏军及其他盟国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对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歼灭这些敌人的力量,夺取其武器和资财,猛烈地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10日,朱德向八路军武装部队发出了“总司令1号命令”,要求“对解放区的所有日军及傀儡军队立即解除武装,然后,将其占据的要地予以占领”。

张垣县战役(第一次解放沽源和张北)(3)

解放沽源和张北

8月11日,中共沽源县委在内界墙村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兵分三路收复平定堡、宝昌等日伪重要据点。由县委书记郎宝信率赤源县党政机关和警卫队30余人,直取宝昌;由丁良壁、王克东等率赤源六区和七区武工队,从韩家窑子赶赴平定堡镇;由马振勇、张正率队收复小厂、大滩等据点。当日,六区和七区武工队进入小河子,连夜突袭平定堡,伪警一个班和20余乡兵未作抵抗,交枪投降。13日,郎宝信率队收复宝昌。随即,宣布撤销赤源联合县,沽源、宝昌两地建宝源县,中共宝源县委、县政府设在宝昌城(现为太仆寺旗),县委书记为郎宝信,县长姚彤华。9月,宝源联合县改由第十九(察北)地委领导。

张垣县战役(第一次解放沽源和张北)(4)

解放沽源和张北

13日,接晋察冀军区转来中央指示,令察蒙骑兵支队沿张库大道和苏联红军接洽联络,并将联络情况速报中央。14日凌晨2时,察蒙分委又接中央电令:骑兵支队前往多伦与苏蒙联军会合,并限当日中午前赶到。出发时又接军分区电令:支队不要去多伦,原地待命。当晚,接中央第三次电令:察蒙支队速到张北城与苏蒙联军会师。支队立即派1个连由二台出发,向张北城行进,主力跟进。

15日上午,接先遣连报告,呈:先遣连因无俄语翻译,苏蒙联军不承认,被下了枪。支队派副政委柴书林、副支队长吴广义带一个班携电台进城谈判,余部由副政委肖泽权率领在瓦窑湾一带待命。柴、吴入城经反复交涉,达成协议,双方各自向中央报告,如无误,次日中午将县城交中方接管。

16日中午,苏军依约派一上校军官与中方谈判,承认察蒙骑兵支队为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并将县城移交骑兵支队接收。骑兵支队及政工人员当日入城接管。下午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政策,安定民心。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军事志》《张北县志》《张家口地方史》《沽源县志》资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