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产业扶贫香菇大棚简介(小小香菇引富路)

唐河县郑宽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唐河县临港街道办事处刘洼村郑洼组,于2013年8月7日在工商局注册成立。目前,合作社拥有社员18人,土地种植面积320亩。

2018年郑宽蔬菜种植合作社被纳入唐河县扶贫基地序列,重点帮扶刘洼村委贫困群众,利用“合作社 基地 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通过技术培训、吸纳就业、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等方式进行帮扶。在唐河县委县政府各级业务部门的帮扶支持下,合作社内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的加强。

历年来利用第一书记专项经费稳固提升香菇种植基地的规模,2018年建设720平米食用菌种植大棚6座,2019年建设配套设施烘干库、保鲜库和钢架,2020年扩建大棚3座、新建育种车间1座。每年种植食用菌30余万袋,其中产业带动贫困群众149户,托管14.975万棒。一年收获四次,实现香菇种植200余吨,销售额160余万元,纯利润40余万元。2019年-2020年共计为刘洼村委分红4.8万元,按照两人以上户分红1000元,单人户分红400元,为刘洼村贫困户105户分红17万余元。合作社常年务工贫困群众6人,打零工25人,日工资不低于90元。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合作社与林氏菇业、高氏菇业等公司签订了香菇供销合同,实现了农商对接,提高了香菇附加值,增加了收入。

2021年为寻求更好更合适的发展前景,计划转变生产模式,重点开展食用菌育种产业。计划引进资金新建灭菌设备,日产8000-10000棒,新建育种大棚8座,年产量40万棒,净利润5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进行食用菌种植,开展技术讲座,培训技术能手,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香菇种植,对温度、湿度的要求非常严格,温度方面,在潮湿的状态下,担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26℃。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24℃,最适宜温度24-27℃,但由于木材的保护作用,在气温低于-20℃的高寒山地或高于40℃的低海拔地区,菇木也能安全生存,菌丝不会死亡。香菇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菇类。

如果温控不好,大部分的香菇大棚夏天是无法种植的,为提高香菇的全年产量,严格的温湿度控制就显得至关重要。传统的温湿度控制,全靠人工测温、人工开关喷淋阀门,人工成本高,控温不准确。

乡镇产业扶贫香菇大棚简介(小小香菇引富路)(1)

2022年,为了提高大棚的自动化水平,精准控制大棚温度,对大棚的自动喷淋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以达到自动测量温湿度,自动喷淋降温的目的。提高香菇的产量,临港街道党工委书记谢守胜亲自到刘洼村为刘洼村党支部出谋划策,临港办事处主任孙丽到村督战,驻村第一书记鲁玉伦带领工作队积极联系派出单位,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优势,把控时间节点,在2022年生产鲜菇季节来临之前,为刘洼村建设了一座智慧实验大棚,为刘洼村的特色种植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乡镇产业扶贫香菇大棚简介(小小香菇引富路)(2)

2016年以来,中国电信南阳分公司党委心系刘洼村,党委书记总经理石辉同志经常性到到村指导帮扶。以先进的治理国企的好经验指导刘洼村香菇的生产和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对带动刘洼村脱贫人口、一般农户低收入人口、村集体经济增收致富,促进我村脱贫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激发我村振兴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形成强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刘洼村郑宽蔬菜种植合作社香菇基地的精准指导和跟踪服务力度,完善细化支持政策,引导刘洼村在消费帮扶方面取得新成效、创造新经验,示范引领社界积极参与消费帮扶,进一步营造消扶“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的浓厚氛围。

刘洼村结合实际情况,加大了特色产业生产和发展力度,引导刘洼村村民学习借鉴种植新经验和创新做法,增加生产产量,中国电信南阳分公司全力支持刘洼村产业振兴发展,促进脱贫群众就业增收,持续推动脱贫成果巩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乡镇产业扶贫香菇大棚简介(小小香菇引富路)(3)

通过交流,发现扶贫产品销售存在滞销的问题。中国电信南阳分公司石辉总与公司党委沟通后,与扶贫基地签订扶贫产品订购合同,购买价值5.208万元扶贫产品。

乡镇产业扶贫香菇大棚简介(小小香菇引富路)(4)

乡镇产业扶贫香菇大棚简介(小小香菇引富路)(5)

撰稿人:王海坡 鲁玉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