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剂的坏处(真的那么可怕吗)

就像紫外灯,能发出紫外光的灯……

荧光是一种物理现象,当一束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某种物质时,物质吸收光进入激发态,会发出比入射光波长更长的、不同颜色的荧光(通常为可见光)。利用这个原理,人们发明了一种能够产生荧光的荧光染料——荧光增白剂。

那么究竟荧光剂是啥?如何检测荧光剂呢?

荧光剂的坏处(真的那么可怕吗)(1)

和食品添加剂一样,荧光剂种类繁多,目前世界上有登记号的荧光剂有近400种,仍在生产和使用的有几十个品种。在国内,荧光剂最初只用于纺织印染和造纸。随着新品种的不断开发,现在荧光剂已被普遍应用于洗涤剂、塑料、橡胶等众多工业领域。

种类介绍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五类:

①二苯乙烯型,用于棉纤维及某些合成纤维、造纸、制皂等工业,具有蓝色荧光;

②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结构,用于赛璐璐、聚氯乙烯塑料等,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

③吡唑啉型,用于羊毛、聚酰胺、腈纶等纤维,具有绿色荧色;

④苯并氧氮型,用于腈纶等纤维及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具有红色荧光;

⑤苯二甲酰亚胺型,用于涤纶、腈纶、锦纶等纤维,具有蓝色荧光。

荧光剂的坏处(真的那么可怕吗)(2)

荧光≠有毒

由于社会舆论的影响,有些人会对有荧光的物质产生恐惧感,认为发出荧光的物质会对人体有伤害。事实上,一种物质会不会发出荧光,与其是否有毒性并无直接联系。

荧光现象是一种纯粹的物理现象,其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在自然界中,荧光物质也普遍存在,很多海洋生物如虾、蟹、水母,以及陆地上的萤火虫等,它们都能发出荧光,这是因为它们体内含有各种荧光蛋白质。人体内部分氨基酸、维生素A和核苷酸也能发生荧光反应,甚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酱油、普洱茶、白酒、咖啡等发酵产品也能产生荧光。因此,毒性和荧光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荧光剂的机会很多。只要不超过一定标准,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不少好处。如果过量的与它接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荧光剂的坏处(真的那么可怕吗)(3)

荧光剂检测标准

在洗涤用品的相关标准中,我国、日本及欧美地区的发达国家都没有对荧光剂添加量作出规定,这是有原因的。首先,洗涤用荧光剂只能微量加入,一般添加量在0.02%~0.4%,若过量加入非但不能增加洗涤效果,反而会使衣物变黄;其次,荧光剂的价格比较昂贵,在能保证产品效果的前提下,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也不会过量添加。此外,从产品质量监督的角度考虑,要检测样品是否含有荧光剂,含有哪种荧光剂,含量为多少,这都需要进行复杂精确的化学分析。鉴于技术角度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对荧光剂添加量的制约,在洗涤用品标准上,各国均没有对荧光剂添加量作详细的规定。

荧光剂的坏处(真的那么可怕吗)(4)

公众对荧光剂健康危害的错误认知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大家可能将荧光剂与漂白剂等毒性化学物质混淆了;另一方面,织物等引起的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很可能是香料或防腐剂造成的,却让荧光剂背了黑锅。

利用荧光剂检测的手段破除谣言,令广大消费者不再谈之色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