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深藏不露高手的古人事例(人才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史毅

晏子是齐景公时期的国相,他这宰辅是否称职?请看下面的故事:

有哪些深藏不露高手的古人事例(人才是怎样炼成的)(1)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这个故事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一,从女性的角度审视男人,她们喜欢的并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自以为是的莽夫,而是志念深沉,谦虚谨慎,有远大抱负的志士,哪怕这个男人身高不满150公分,"有失汉官威仪”,她们也愿意去彼而就此。这也从一个侧面回答了晏子宰国是否称职的问题。

其二,车夫是个可教之人。当他知道自己和晏子的差距,赶紧改邪归正,由原来的志满意得变得谦卑退让。

其三,晏子不拘一格举荐人才,他看到这个车夫知错即改的优点,立即提拔他当了大夫,就像举荐司马穰苴担任大司马那样,完全唯才是举。由此可知,晏子的高大不在于身材,而在于贤良。

有哪些深藏不露高手的古人事例(人才是怎样炼成的)(2)

晏子的身高不敢恭维,但才思异常敏捷,语言格外犀利,出使楚国而不辱使命。故事是这样的: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邪?'晏子对曰:`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婴最不肖,故直使楚。'”

中国有一门学问就叫名实之学,其中有诡辩论。大概从晏子开始或晏子将其发挥到了极致。诡辩不是胡咒乱骂,而要讲究逻辑,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找出对方语言中的漏洞,运用某种驳论的方法怼回去。这在唇枪舌剑的外交场合经常用到。

晏子采取的是归谬法,即先假定对方的做法或言论这个前提是正确的,由这正确的前提所引出的结论却是荒谬的,那就说明前提也是荒谬的。

晏子出使狗国,所以入狗洞,走狗门;晏子是不肖之人所以出使不肖之国。第一个回合胜利了。接下来还有第二个回合: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邪?'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这次反诘楚王用的是类比法,先说一个看似无关的事例,然后话锋一转便与楚王对晏子的侮辱关联起来,如果本质相同,则两事物就存在可比性。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水土使之然也;齐人于齐不盗,至楚则盗,岂不亦"水土”使之然也?晏子的语言犹如投枪,掷向了靶子,致敌于要害,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有哪些深藏不露高手的古人事例(人才是怎样炼成的)(3)

晏子还是个敢于直言相谏的大臣。请看下面这一故事: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天而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这是直截了当对国君的批评,告诉他要推己及人,时刻想到百姓的疾苦。可见其人之正直仁爱。

有时,他对齐景公的批评也讲究方法,不想触恼国君,但其曲笔反语更加锋芒毕露,毫不留情。有一次齐景公的一匹心爱的马暴死,景公要杀养马人。晏子说:

"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其知罪,然后致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这就是晏子,为改正国君的错误,敢于挺身而出,以大义凛然的正气冲决哪怕是来自顶端的歪风邪气。这种勇气令人敬佩。

有哪些深藏不露高手的古人事例(人才是怎样炼成的)(4)

俗语云,伴君如伴虎。告诉我们与国君打交道,特别是提意见,不仅要讲究方式方法,还要寻找合适的时机开口。在这方面,晏子是我们永远的老师。下面这则故事是景公要为晏子换住宅,说他的住宅太狭小,离闹市过近,给他换一所豪华的大房子。晏子不同意,理由有二,一是先人们就住在这里生儿育女,我换大房子是奢侈。二是:

"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窃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是时也,公繁于刑,有鬻踊(假脚)者。故对曰:"踊贵而屦贱。”公愀然改容。公为是省刑。

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

古代有一种刑法是砍脚,齐景公滥用此刑,"刖跪"者多矣。晏子借换房子的机会,向国君委婉谏言,适时地阻止了百姓犯罪后的这一灾难。

有哪些深藏不露高手的古人事例(人才是怎样炼成的)(5)

俗语云,打铁首先自身硬。晏子这种正直不阿,一身正气,是建立在公而忘私的基础之上,以身相许国家,并将这种忠诚体现在治国的各个方面,无一时一刻的懈怠。

有一次齐景公晚上饮酒,一时高兴,移驾到晏子家,想和国相喝几杯。晏子听说国君驾到,赶快迎接。你听他的问话:

"诸侯得微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

他首先想到的是国家的安危,一听说是想喝两杯,便拒绝了。这个齐景公意不尽兴,又来到司马穰苴家,想和大司马痛饮一场。你再听穰苴怎么问:

"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者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

司马穰苴的问话与晏子如出一辙,同样关心的是国家大事。难怪晏子要从阡陌之间、行伍之中提拔他到高位,确实是个靠谱的人。穰苴一听说国君要饮酒作乐,便婉言拒绝,就像与晏子约好了似的。

晏子持仁守正,智慧满满,有时是"钢铁公司”,有时"绵里藏针”,克己奉公,辅佐齐景公,使齐国走向强大,居功至伟。

有哪些深藏不露高手的古人事例(人才是怎样炼成的)(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