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1)

有人问:最近流行说北京话,请教大家几句在撩妹约会上比较地道的北京话吗?

阴三儿贾伟:如果你不是北京人,撩妹和约会的时候最好别说北京话,因为你肯定说的不对,而且那样让你看起来会挺傻的。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2)

儿化音不是北京话的独有,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都用,如“打杂儿”、“小说儿”,别的地方有没有接近北京话的?有,承德城区、武清河西务......可要说用儿化音最好的就数咱北京了!

普及一下——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3)

通俗讲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语速平均地念课文,就是标准普通话。甭信什么普通话采集地在XX地,听一乐儿就行了。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4)

(注:千万别被混淆概念带沟里。所谓采集地,采集的是大量的北方方言词汇,不是音!普通话的发音,一定一定用北京音!用河北音麻烦了,“碗们都(读二声)是北京人儿.......宇宙牌翔盐”)

北京话分为:

1、老北京话。郭启儒等相声前辈说的那种“传统京味儿”,即:老北京话。(咱们能听懂,大量土语,但学不了或很难学精)除非吃开口饭的人必须要熟练掌握,现如今的北京人不常说老北京话。除非互相挤兑,偶尔蹦出一两句土语。“人说前门楼子 你丫说XX头子”什么的。

2、北京话。冯氏电影、英式喜剧风格所有对白:《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葛优这类口音。所谓“京片子”,也是北京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

3、标准普通话。社交、开会、上台发言......这时就不能太随意了。要高度装了:“跳吧,杜丘,你看多么蓝的天?跳下去你就会融化到蓝天里,走吧,一直向前走,不要朝两边看。”哎,劲儿就得拿起来。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5)

北京人艺,朱旭老爷子(本身不是北京人)怹不止一次说过,北京话——是中国方言中的上品!

“北京话听着亲切,嘿,瞧这闺女长得跟花儿似的~!”不加儿化音?那意思差远了.......嘿,这闺女长得,跟花似的~!老板有二踢脚没有......”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6)

其实儿化音,早都融进北京人血液里了,对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来说,真的没规律。同样一个“条”,“面条儿”就带着儿化“油条”就不带,跟谁讲理去.......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7)

豆干儿,饼干!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8)

煎饼,油饼儿!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9)

宝贝和宝贝儿截然不同!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10)

哪个门要加儿化音,那个门不能加?顺着二号线坐一圈,照着站牌念一遍,如果您不是北京人,您舌头不打个结算我输!

因为接下来麻烦了——

北京有好多:街、桥、巷、道.......哪个该加儿化音?哦,又死记硬背了?更没用了~!

不服再来,接下来还要面对无数的:馆、园、院、口、营、庙、厂、村、庄、河、店.......这些北京地名,哪怕加错一个儿化音,当地人准乐

北京人为什么加不错?还是那话——融进血液里了。

当然了,北京文化深了去了.......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11)

一首童谣多少底蕴——《平则门拉大弓》(平则门就是现在说的阜成门)

平则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 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 白塔寺,挂红袍,过去就是马市桥.

马市桥,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 帝王庙,摇葫芦,过去就是四牌楼. 四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底下卖估衣.

打个火,抽袋烟,过去就是毛家湾. 毛家湾,扎根刺,过去就是护国寺. 护国寺,卖大豆,过去就是新街口.

新街口,卖冰糖,过去就是蒋养房. 蒋养房,卖烟袋,过去就是王奶奶. 王奶奶啃西瓜皮,过去就是火药局.

火药局,卖钢针,过去就是北城根儿......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12)

北京话一直被误会着.......解放前也不例外——

“这辆三轮车谁的呢?好不好拉我去呢?”

“哦,你要坐我的三轮车吗?那我真得感谢你喽~!你要去到哪里?”

“你拉我东四牌楼好喽。”

“哦,东四牌楼,东四牌楼......你为什么要到那里去?”

“因为我的住家就在那里。”

“哦,你给八毛钱好喽。”

“不,我只能给你三毛钱好喽,哦,你自己考虑一下。”

“不,先生,三毛钱未免太少一点,我实在不能答应你的要求哦!”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13)

侯宝林郭启儒相声——《北京话》

这段是学的国语,不是北京话,侯宝林先生说的挺清楚了,但那会儿还有人认为这段是北京话。

下面咱们聊聊,北京话的大师级人物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14)

我个人特喜欢的大师级,老北京话的艺术家——任宝贤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15)

北京话大师,讲了一辈子故事的孙敬修爷爷。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16)

老北京话韵味十足的石挥老先生。黄宗江老师说过,石挥前辈从小就从天津来北京,天天泡天桥,每天都在天桥玩儿。最经典的剧目就是《我这一辈子》。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17)

音色独具魅力,很有特色的老北京话——李婉芬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18)

嘴儿大脖子憨,叫唤声儿就大!相声大师刘宝瑞先生。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19)

老戏骨,韩童生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20)

葛大爷

京籍您最喜欢谁?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来都来了,就别走了

关注“四九城大磊子”,为您讲解更多有趣又有料的北京城文化历史

云南人和东北人讲儿化音的区别(北京话里的儿化音)(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