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心的意义(谈恒心的重要性)

恒心的意义(谈恒心的重要性)(1)

(一)

恒心,是持之以恒的意思,与耐心相比,恒心更持久,更强调有始有终,一以贯之,更强调在遇到各种阻碍和干扰时能不忘初心,坚持信念,勇于攻坚克难,坚定地走到最后,看到最终的结果。

恒心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稳”。做事不能虎头蛇尾,需把握节奏,一味高调、求快不是恒,一味拖拉、低调也不是恒,那什么才是“恒”呢?

我想,这个“恒”首先强调的应该是“稳”,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如果能做到稳扎稳打、不急不躁、不紧不慢、有始有终、循序渐进、把握节奏和韵律,将无往而不胜。因此,“恒”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其对人和事的影响可能要超过我们经常关注的智商、决心、信心和耐心等因素。

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自省也是一种修行,每个人都应该时不时地反躬自省。老子说人贵有自知之明,阳明先生讲知行合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在夜深人静的时分,在茶余饭后的片刻,刺刀向内,反省一下,哪怕能当下察觉到自身的某个缺点,发自内心地感觉到这样不好,就算什么也不做,这也是一种进步啊!

佛家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这个意思,不是说刚刚你还杀人放火,现在放下屠刀就能马上成佛,真能这样就成佛那大家都去杀人好了,所以不能这么理解。

这句话强调的是反省、觉悟、把握当下之意,只要通过反省和思考触及到了灵魂,思想上一起心动念,“悟已往之不谏”,当下就是般若,就是大智慧,就是到彼岸,就是波罗蜜。

所以,佛学上讲的此岸即彼岸,与阳明先生讲的知行合一,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恒心的意义(谈恒心的重要性)(2)

(二)

刚才说的是反躬自省的重要性,我对自己也进行了深刻反省和剖析,回望来时的路,回顾过往种种,深感自身最大的问题不是学历不高、能力不强、决心不大、信心不足,而恰恰是没有恒心。

就拿临帖这件小事来说,前段时间突然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握笔写字了,写出的字实在是惨不忍睹,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要的,非常焦虑,就痛下决心必须有所改变。当时的想法是,若能坚持临帖半年,字肯定能有所改观。

三年前的深秋时节,在苏州博物馆参观时,被一幅书法作品深深吸引,驻足欣赏了好久。那个字温润而劲秀,厚重而飘逸,灵动而不散乱,那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文征明的书法,叹为观止。

所以这次要临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文征明的小楷,起初信心满满,每日必练,坚持了一周,感觉很有收获。但因生活琐事缠身,时间碎片化之后,就没有再练,总是想着明天再练,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古人诚不欺我。

手中的笔一旦扔下,就再难拿起,每天晚上想练字时,却握着手机机械般的、漫无目的地刷着今日头条。

手机这个东西就像鸦片一样,明知道它有害,却放不下,每天告诉自己要扔下手机赶快练字,或再看一会儿手机就去练字,可刷着刷着眼睛就有点涩了,头晕脑困,昏昏欲睡,无心无力提笔练字,日复一日,大好时光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别看这是件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却集中反映出自己没有恒心,做事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心浮气躁。

而与手机上今日头条这种信息流阅读的难舍难分,又让自己陷入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之中,不断侵蚀着自己的恒心、意志,荒废了大量本来能让自己有所提高的宝贵时间,损耗了自己的精气神,进而对个人运势和精进都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一时可能看不出来,但日后就会显现出来负面效应,对此不可不察觉,必须引以为戒。

我相信,无论是什么人,若能在做事时将恒心树立起来、坚守下去,人生定将有所不同。

恒心的意义(谈恒心的重要性)(3)

(三)

谈恒心,我想到的居然是阎锡山。阎锡山可不是历史题材影视剧中所刻画的大老粗形象,而是文治武功的一代枭雄。

1903年,他被清政府官费保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后来加入中山先生创办的中国同盟会,组织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当上了山西督军,抗战时期担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后来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长,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1949年太原失守前夕败退台湾。

在民国乱世风云中,任凭举国上下“城头变幻大王旗”,他自岿然不动,奉行“中”的思想,于兵荒马乱中保境安民,统治经营山西长达38年之久,把彼时的山西打造成了民国的模范省。

1930,因治理山西有功,阎锡山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封面人物,《时代》杂志评价他“为一千一百万人带来了繁荣”,可见此人还是非常了得,有很多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

从2013年深秋到2017年初春,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以三个不同的身份,三次造访位于山西省定襄县河边村的阎锡山故居。

阎府的富丽堂皇、飞檐走壁、雕梁画栋、宏大院落都没有给我带来太大的震撼,真正让我深受触动的、念念不忘的,是进入阎府大门之前看到的八个大字。

恒心的意义(谈恒心的重要性)(4)

在通往阎府的甬道上,阎锡山曾经讲过的四个字——“作甚务甚”高悬于牌坊之上、道路正中央。每次路过此地,我都会驻足仰视这四个大字,颇有醍醐灌顶、当头棒喝的感觉。

“作甚务甚”是山西五台方言,阎锡山以方言特有的韵味和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阐释了做事的哲学。“甚”是什么事的意思,“务”是致力的意思,通俗的解释就是:做什么事就要致力于什么事,要专注、要在状态,切不可三心二意。

“作甚务甚”这四个字强调的是做事的规矩——要专心致志、锲而不舍、心无旁骛,要“在状态”,这说的难道不是一个“恒”字吗?

阎府的主体部分是东花园,与附属部分西花园门对门,游客通过门票进入的是东花园,而西花园是免费参观的。巧的是,阎府西花园大门内有一块蓝底金字的大照壁,上面镌刻着另外四个字——谋事力成。

恒心的意义(谈恒心的重要性)(5)

不得不说,阎锡山真是个喜欢思考的人,看了阎府中无处不在、星罗棋布的语录碑林,会让你感觉阎锡山根本就不是个赳赳武夫,其实是个哲学家,至少也是个思想者。

“谋事力成”这四个字,是说谋划好的事就要全力以赴去做,竭尽所能做成功。在我看来,“力成”强调的不仅是决心,更是恒心,因为人往往是决心很大,却无恒心,因而导致所谋之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可见,要想“谋事力成”,恒心还是最重要的。

“作甚务甚”和“谋事力成”,从内在逻辑来看,其实也是高度统一的。谋事先于做事,此所谓“谋定而后动”,谋事之初,就要告诫自己必须全身心投入、全力以赴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这是讲目标、讲愿景、下决心。

那么,如何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呢?阎锡山告诉我们,要“作甚务甚”。

我还特意找到了他的原话,完整的表述是:“作甚务甚,作甚学甚,作甚会甚,作甚成甚;作不成甚羞甚,作坏甚补甚。为人事的必要人格,有此人格,则百事皆成。”

这是讲做人做事的方法论,告诫大家做什么就要想什么、学什么、会什么、成什么,其实说的还是做事要有恒心,咬定青山不放松,专心致志、尽心竭力,只有这样,所谋之事才会成功。阎锡山把恒心上升到了人格的高度,可见人贵有恒是多么的重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