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森追捕日本人(追捕吴宇森的梦遗)

“做人有原则就什么都不怕。”

这句话是《英雄本色》中的著名台词,这部电影也是吴宇森第一次找到最适合自己发挥的题材,距今已经过了30年。

吴宇森追捕日本人(追捕吴宇森的梦遗)(1)

30年之后,时光荏苒,吴宇森回来了,一部《追捕》,熟悉的双枪白鸽,舞蹈般的转身,那是原汁原味的暴力美学,却让香港电影的粉丝等着太久了。

所以这部《追捕》乃是一部粉丝向作品。因为在如今的时代里,新观众已经不太认识如今的吴宇森了,因为吴宇森是有原则的,从《辣手神探》之后宣布不再拍华语片,从《碟中谍2》之后,用了近20年的时间,就开始尝试各种题材的电影,战争片、科幻片、史诗片、古装片,最后绕了一圈之后,却发现在20年的时光里,就像做了一场关于电影的春梦,醒来之后,却发现什么也没有得到,只留下湿了一片的床角。

吴宇森的浪漫江湖,折在了无情的现实之中,最终,还是回归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

这部《追捕》并不是改编自高仓健那部同名电影,而是来自于那部电影的原著——西村寿行的小说《涉过愤怒的河》。故事并非虚构,而是源于日本某制药公司的新药医药事故。但无论原著还是小说,其中的故事终究在时间的长河中显得比较老套了,但对于吴宇森来说,这个不是问题。

因为吴宇森的特点,可以驾驭任何老套的故事。

吴宇森追捕日本人(追捕吴宇森的梦遗)(2)

他的电影,总是伴随着俗不可耐的情节,但是却用自己标新立异且张狂的风格化,以电影中的主角角色做支撑点,来支撑万花筒般的技巧及夸张的通俗的情节。夸张的慢镜,舞蹈版的双枪交火,背靠背的射击,还有环绕式摄影,推轨画面剪接方式和交替镜位的拍法。这部《追捕》里全都有。

一部久违的枪战片,骨子里面就是极致的风格化回归,尽管这些大家都很熟悉。但好久不见的吴宇森,用原汁原味的暴力美学的大银幕呈现,要好过数以百计的模仿者。

更何况的是,无论原版《追捕》还是原著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简约的英雄主义,从而塑造了杜丘这位孤胆英雄形象。

吴宇森追捕日本人(追捕吴宇森的梦遗)(3)

这与吴宇森的江湖世界和英雄主义也是相得益彰的。

故事框架保留,角色内核完全更改。常见的英雄对应式角色设定,来自《英雄本色》的编剧陈庆嘉很好的把握了吴宇森的风格熟悉。警察与逃犯,之于张涵予与福山雅治;追杀者与逃亡者,之于河智苑与两位主角;而最终一同亡命天涯的,戚薇饰演的真由美与张涵予饰演的杜丘,却是矛盾对立的关系。

吴宇森追捕日本人(追捕吴宇森的梦遗)(4)

电影在人设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三方甚至四方的牵制力量,将吴宇森的江湖世界完全呈现出来。不可否认的是,为了塑造这样的江湖,这位71岁的老导演不得不在情节串联方面进行了取舍,一些转折部分,有些突兀,乃至不合常理。但整体下来,最终还原出来的,却是男性情谊的暴力江湖的传统致敬。

在《追捕》中,吴宇森加入了很多个人的风格,最后强调的,还是自己那一套东西。还记得电影公映之前,吴宇森与高晓松的对谈,再被问道为什么拍这样的电影的时候。他说起其中缘由,“我的生活,就是我的电影。电影中描写的那种友情,我真的就有这样的朋友”。

吴宇森追捕日本人(追捕吴宇森的梦遗)(5)

是啊,这是吴宇森的浪漫世界,英雄、友情、江湖,都变得非常纯粹,整部《追捕》,张涵予和福山雅治,其角色设定都很单纯,动机也很鲜明,追与逃,生与死。而河智苑饰演的杀手对于吴宇森这样的纯粹体现的就更加明显了。最后时刻的变节,不在于别的,很可能就是因为一句话,那个曾经跟她讨论过老电影的人,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是这样纯粹。

这是吴宇森的原则,也是当下电影中,物欲横流的世界最缺少了的部分,英雄的侠义精神,男人之间的情义,杀手对猎物的怜悯,天涯沦落人之间的交心,是那样的纯粹。这是一首理想主义的挽歌,对往昔英雄情怀的悲婉悼念,在尔虞我诈见利忘义的社会里,在这个卖腐基情四射的时代中,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种纯真情感?

吴宇森追捕日本人(追捕吴宇森的梦遗)(6)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首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在电影《纵横四海》中被周润发引用。浪漫的吴宇森是有原则的,他永远再拍自己的故事,到头来却发现,自己的电影之旅,也足够成为一部电影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