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早期小品牛大爷提干完整版(赵本山小品牛大叔提干中取名的艺术)

相信大家都看过赵本山先生早期的讽刺小品《牛大叔提干》的吧!讽刺的是一个乡镇上的企业搞接待,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情况。今天来聊一聊小品中取名的故事…

赵本山早期小品牛大爷提干完整版(赵本山小品牛大叔提干中取名的艺术)(1)

小品的主人公叫牛二耙,一听就知道是个地道的庄稼人,因为村里学校穷得窗户没玻璃,孩子上学受冻,所以特意找到乡长批了条子,然后去乡里公司去找马经理办两箱玻璃。来了三次不是找不到马经理,而是人家每天都忙于搞接待吃喝,根本就没空理会这档子小事…

关键牛二耙和马经理长得很像,注意这挂相的二人一人姓牛一人姓马,本来应该都是人民的公仆,做牛做马的才对;然而,牛二耙是为民请命了,那马经理呢,则成了任意挥霍民脂民膏的罪魁祸首。公司里的人对马经理都非常恭顺,按小品里演的,马经理还可能存在个人作风问题。当然,在那个时代,公款接待吃喝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许,马经理也为难,陪吃陪喝到住了几次院,也是腻害…

赵本山早期小品牛大爷提干完整版(赵本山小品牛大叔提干中取名的艺术)(2)

范伟先生饰演的是公司胡秘书。为什么要姓胡,因为寓意了胡来,胡作非为等意思。果然,胡秘书一看到牛二耙的长相,就胆大包天地想来个掉包计,以牛二耙代替马经理陪客,后来还想得出用线将乌龟蛋穿在一起的‘好点子’。本来牛二耙这么点芝麻小事,胡秘书完全是可以自行作主的,但浸泡在官场里久了的他,硬是以公司困难为由回绝了,典型的官腔啊!果然是干啥啥不行,‘胡来’第一名…

小品中最高级的取名,就是牛二耙取的‘扯蛋’了,由线穿龟蛋想到扯蛋,也是够扯啊!这些乡镇企业随便搞个接待就是这么丰盛了,当天客人若没来的话,全部都可以倒掉重做,一点也不在乎;但是,在面对领导(乡长)的条子办事时,以胡秘书为代表的公司管理层,却说经济太困难了,太紧张了。真正的‘胡扯’啊…

赵本山早期小品牛大爷提干完整版(赵本山小品牛大叔提干中取名的艺术)(3)

小品中还有一个没有姓没有名的次要人物——服务员,虽然年轻,但已是公司老员工了,什么套路都懂。与胡秘书都是‘你’‘我’的相称,牛二耙却叫她‘姑娘’,这姑娘在小品中除了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外,仔细看,她还多次吐出了舌头,表示惊讶。因为在她看来,牛二耙所有的一惊一乍,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

最后说说这个‘提干’。牛大叔来到公司,因为长相像马经理,就迅速被提干成‘马经理’了,只是这个‘经理’只能干一件事,就是陪好客人吃喝,好使也只是在这件事上。一旦客人不来了,小小的胡秘书马上就能撤了他的职。而事没办成,牛二耙也只能提出无声的抗议,那经典的用手比划着桌上的菜,你说讽刺不…

赵本山早期小品牛大爷提干完整版(赵本山小品牛大叔提干中取名的艺术)(4)

比起有文化的胡秘书,大字不识一个的牛大叔才是真正有内涵的人。他低调,干实事,连喝酒都是二话不说,拿起就干…不知道牛二耙回村后是如何解释‘扯蛋’的。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牛大叔提干》都是一部经典的讽刺小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