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多浇水好还是少浇水好(韭菜浇水有5忌)

水是韭菜所有生理活动的参与者,水份管理是不是得当,对韭菜生根、发芽以及产量和品质形成等都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作为水分的主要吸收器官,韭菜的根系又入土比较浅,这样一来对吸收范围就比较小,一旦土壤含水量出现较大的波动,就比较容易影响到韭菜的生长。

由于韭菜具备一定耐旱能力,这种影响有时候直观上不会表现得太明显,但是却会反映在品质上及生长状况上。比如,干旱的时候叶片虽然保持绿色,但是纤维化程度却会提高,食用品质下降;在发生积水时,根部的生理活性降低,并且容易诱发病害等等。

韭菜多浇水好还是少浇水好(韭菜浇水有5忌)(1)

在生产上由于韭菜较为“皮实”的特点,常被视为“懒人菜”而疏于水分管理,这样的心态管理韭菜,其实不仅不利于实现高产优质栽培的目标,还可能导致病害高发而加大管理成本,甚至缩短韭菜的商品生产使用寿命,严重的还可能造成毁苗。

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对关键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是迈向科学生产的第一步。在韭菜水分管理中有些误区比较常见,为卿画眉说三农将其总结为韭菜水分管理“5忌”,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指导韭菜栽培科学浇水有所帮助。

韭菜多浇水好还是少浇水好(韭菜浇水有5忌)(2)

一忌播种后浇水不足

韭菜在播种后的管理中,首要的目标就是促进快速发芽,要达到这一目标,水分和温度管理就是重中之重。韭菜的种子需要先吸水鼓胀,之后种子才可能被唤醒并还是萌发,而在萌发的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种子自身储藏的营养物质才会被分解并成为发芽生长的物质保障。

因此韭菜播种后发芽的速度快慢以及出苗是不是整齐,都和水分供应是不是充分,地块土壤湿度是不是均匀有直接关系。在生产上,韭菜多数是用干种子直播,有的地方为了开播种沟方便,还会选在土壤相对湿度较小的时候进行播种,这种做法虽然图了一时方便,却对高质量出苗带来很大不方便。

韭菜多浇水好还是少浇水好(韭菜浇水有5忌)(3)

正确做法:在播种前,先浸种约24小时,然后在太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晾干,没有滴灌设备的地块,要在开好播种沟后浇足浇匀底水,然后再播种,有条件的最好在播种后盖上地膜,这样能将出苗的时间大约缩短一半,具备滴灌条件的在播种后滴灌给水,水分要下渗15厘米以上。如果出苗后进行漫灌,必须在表土干爽之后及时用锄头把表土的板结层给划破,这样能起到防止土壤水分流失和增加土壤透气性的双重作用。

韭菜多浇水好还是少浇水好(韭菜浇水有5忌)(4)

浸种鼓胀后的韭菜种子

二忌出苗后水分过量

韭菜是弓着身出苗,也就是在叶身已经露出来的时候,叶尖还会留在土壤里面,如果叶尖出来得太晚,就会浪费更多的养分,而且叶片不能伸展出来,小苗光合作用的能力也会削弱,这样以来对苗势整齐就会产生不利影响。

在这个阶段就需要土壤保持适宜的含水量,以减轻叶片挺身的阻力,常有菜农朋友在刚出苗的时候就漫灌一次,觉得即保持了土壤湿度,又能为幼苗的生长提供足够水分,能起到提苗的作用,其实这是个误区。因为虽然湿度较高的情况下有利于小苗挺身,但是却不利于根系生长,因为过量的水会让小面发生徒长,长成弱苗,而且根系在高土壤含水量的情况下生长较慢,根系发育不好,自然就难为地上部分生长提供强有力支撑。

正确做法:土壤湿度合适的地块(表土不发白,能看出湿印),在出苗之前,浅划锄,打破表土层即可,如果土壤疏松度较高,不划锄也可以;如果表土较为干燥,需要过一遍跑马水,并在表土不黏锄的时候,进行浅划锄。

韭菜多浇水好还是少浇水好(韭菜浇水有5忌)(5)

韭菜出苗“拉弓”

三忌收割后直接灌水

缩短两茬韭菜之间的收获时间,是在整个栽培季节增加收获茬次,提高产量和栽培效益的保障,尤其在价格较为可观的冬季反季节栽培中,这一点体现的就更为明显。为了促进收获后的韭菜尽快生长,最直接的做法就是配合着追肥进行浇水,但是这种做法却会为韭菜的安全生产埋下很大隐患,甚至有造成毁苗的可能。

韭菜多浇水好还是少浇水好(韭菜浇水有5忌)(6)

原因在于收割之后留下的伤口,伤口流出的汁液富含营养,会成为害虫滋生的温床和病菌侵染的绝佳入口,对本身就有病害发生、或者临近地块有灰霉病、菌核病、疫病等病害发生的韭菜地,如果在这个时候浇水,迅速升高的田间湿度,会让原本就处于对病虫害侵袭抵抗力处于脆弱期的韭菜雪上加霜,因为高湿环境是这些病害侵染滋生的绝佳助攻。对原本就病害防治不利的地块来说,有可能面临病害急剧爆发甚至防无可防而毁园的严重后果。

正确做法:收割的时候要赶在晴天上午,最好是有风相对空气湿度较小的时候进行。这样可以使伤口及时地愈合,从而为防止病虫入侵建立一道屏障。如果空气湿度大,可以在收获之后在茬口上撒一层草木灰或打一遍光谱性杀菌剂。但是不要立即浇水,要等到大约3天之后,伤口愈合之后再浇水。

韭菜多浇水好还是少浇水好(韭菜浇水有5忌)(7)

四忌防寒水缺位

到了严冬季节,土壤受热胀冷缩的作用,常常会出现开裂,开裂就会造成土壤“漏风”,这样土壤保存自身热量的能力就会被降低,而且土壤温度的波动范围也会更大,寒冬,温度较低的空气吹进去就会降低土壤的温度,这样以来就会给韭菜安全越冬带来风险。而在多风的冬春之交,土壤水分散失更快,韭菜苗即便扛过了寒冬的考验,也可能会因为失水过多而被抽干。但在生产上,由于韭菜具有一定抗寒能力,有农户常忽视浇水防寒,而让安全越冬面临风险。

正确做法:防寒水不可或缺,而且要掌握好浇水的时间,要在气温稳定在约5℃以下时进行,防寒水水量要足要浇透,这时候的韭菜已经进入休眠期,不会因为根系吸水而发生徒长导致越冬能力下降。

韭菜多浇水好还是少浇水好(韭菜浇水有5忌)(8)

五忌返青水漫灌

开春后,由于春季多风少雨,韭菜返青恢复生长的速度,往往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较大,这个时候很多菜农通常的做法是想小麦、油菜那样及早灌一遍水,而且为了省心省工,返青水的浇水量往往还都比较大,这也是一个水分管理误区。

首先要说明的是,返青水很有必要,但是在给水时间和给水量上必须把握好,原因是我们在满足韭菜对水分需要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返青对温度的要求,因为水分也必须是在温度有保障的前提发挥作用的。在春季温度偏低,不管灌溉用水源自地下水还是河水,温度都很低,如果给水量过大,会因为水分升温较慢,造成地温回升缓慢,从而延缓韭菜生长速度。

正确做法:首先在浇水的时间上,要选在晴天气温较高的时候,这样可以避免因浇水而给土壤造成的温度下降的幅度;其次浇水量要根据土壤湿度状况来确定,对大多数地区,过一遍跑马水,水能往地下渗入5厘米左右即可。

韭菜多浇水好还是少浇水好(韭菜浇水有5忌)(9)

结语

韭菜优质丰产栽培,是多因素促成的理想栽培效果,根据韭菜在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特点,来合理灌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各地温度、土壤状况等生产环境不同,在水分管理上会存在一定差异,生产者需要因地制宜,在掌握韭菜生育特性的基础上,做好水分管理。#中国地道风物#

原创不易,如果觉得本文能给您带来收获,请点赞、评论、转发,非常感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