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教育孩子不偏科(为什么很多教师还是用传统的教育方式)

这个问题的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课堂教学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黑板、粉笔、教师的大脑和嘴,其它都扯淡。从教30年,经历了无数教改,全部失败,为什么?不接地气。全部回归传统。你想,牛顿三定律,是天才的发现,你叫学生探究出来,可能吗?学生有牛顿的智商?讲解学生都不懂,你叫它探究?最后的教法就是最简单的,多讲,多练,反复讲,反复练。

教师怎样教育孩子不偏科(为什么很多教师还是用传统的教育方式)(1)

我的回答也是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耐心的指导、语言幽默地化解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构建兴趣的大脑,协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的好习惯。

学习这件事,就像孩子们打游戏一样,只要有吸引力,只要有兴趣,只要想学、乐学,哪有学不好的道理呀!

书本上的东西都是前人总结的宝贵财富,属于“拿来主义”,拿过来放进自己的大脑,消化吸收,为己所用,创新改造,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创造价值,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了。

课堂上的探究,尝试过,除了花费太多的时间之外,没有探究出多么像样的东西来,想要探究,必须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

课堂上的学生是以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学就是以基本概念和基本案例为引子,引导学生掌握理解的。

学生只有接受了基本知识,在这基础上才能迁移,才能举一反三,深化讲解其它与之相关的内容,否则,雾里看花,模糊不清,永远是解不开的难题。

我搜集了很多网友教师的课堂教学体会,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1、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不厌其烦地讲与练,培养了无数各界精英。

2、教育没啥改革的,真心觉得老方法最好。教龄十三年。

3、太过于依赖多媒体的反而觉得不好,你不觉得现在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时间过长对眼睛影响很大吗?同时影响孩子的想象力。

4、娃说在学校一天大部分都是投影仪,老师写黑板很少了。

5、我还是喜欢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课。有时候用一下多媒体那样就得了。如果只是多媒体教学,我听孩子说,那样子对课堂的印象不够深刻。

6、几千年慢慢积累形成的数学概念,你让学生5分钟内形成?这就是探究式教学?

7、教育教学方法永远没有过时之说,现在很多的什么教育理念不过是新瓶装老酒,换个高大上的名字而已。

8、举一反三是老师举一,学生反三。老师写粉笔字教学便于大多数学生跟上进度,用多媒体教学容易造成速度过快的问题,有些学生听也听不赢,笔记也记不赢,做起题目就头晕,越读越没劲。

9、1987年参加工作,参加无数次教改,所有花拳绣腿都不及黑板粉笔!

10、从读书学习的角度,要有突破就从教学生表达的角度教学,教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所识所见所闻。

11、学习的精髓是记忆理解,融汇贯通,学以致用,讲求效质!偏离了这些,什么教改何种现代化手段,都是胡扯!

教师怎样教育孩子不偏科(为什么很多教师还是用传统的教育方式)(2)

12、听、写、看、想结合,唯有黑板。

13、这位老师讲得好,在讲题吋把方法讲到就行。至于教改提的老师不讲,学生小组探究,自学,纯属扯淡!

14、教练员指导运动员子弟也是多重复。教师教育学生的基本理论也是如此。这是客观规律。学驾驶技术不是也如是吗?多练是正途。

15、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讲课就是黑板、粉笔、大脑。

16、传统的教育怎么了?培养不出人才吗?中国顶级科学家都是受过传统教育的!

17、我从事高中物理教学36年l还是认为传统教法好。

18、现在所谓的以学生为中心是照搬西方的教学方式,然而,并不是所有学科都可以。有的知识对学生还是空白的,怎么能让学生讨论?

19、是不是觉得创新的教法就一定好?大多情况下都是虎头蛇尾,相反一些老教法都是被无数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为什么要拿学生的青春做小白鼠,去检验新教法的好坏?

20、改来改去孩子的自由阅读时间几乎没有了,课外实践也形同虚设。

教师怎样教育孩子不偏科(为什么很多教师还是用传统的教育方式)(3)

21、传统的很多是最好最合理的。

22、教龄40年今仍在一线,传统方法有道理,学语言怎么探究,习惯用法不得背过来! 成绩好就是练出来的, 别的都是扯淡,课件再花里胡哨,也不如老师讲解明晰。

23、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有太多弊端,唯一的好处就是总结和展示。上课的讲解过程不能使用多媒体!

24、教学教育哪有多少创新可用?如果人人都创新,还学3000年前的孔子干啥?

25、有个词叫耍花枪,花里胡哨的东西往往好看不太顶用。不过专家比较喜欢研究这些个。

看了这么多教师的内心真实感受,您对课堂教学还有什么建议吗?

高效的课堂教学,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黑板加上老师的大脑,兴趣的大脑和专注地倾听,才能成就一节高质量的课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