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胡为什么离婚(以爱的名义放养)

引语

印度电影向来以华丽著称,民族风情,异域歌舞,加上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动作,深受大众喜爱。

《皮胡》作为一部印度电影,抛弃了前面所有的过往成就,一改往日大众熟悉的套路,走出了一条实验路线。

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拍摄手法上都别具一格。虽然观看人数不多,但是豆瓣依然评出了8.0的好成绩。

这部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真实再现了一个三岁孩子,在父母缺席的情况下,独自生活一天的状态,每一秒中她都在与死神共舞。

影片的主角只有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名字叫皮胡。她一个人演绎的精彩,不亚于任何一部明星大腕级影片。

皮胡的父母前一天晚上吵架,爸爸第二天远行出差,妈妈吃下过量的安眠药睡去,只留她一个人独自在家。

全程只有1.5小时的影片,小女孩无时无刻不在危险的边缘试探,分分钟都在用实际行动揪住每一个观众的心,她的一举一动随时都是一场灾难。

曾经有网友评论,有1000次想要撕碎屏幕冲进去救人。看过影片你就会知道,这个说法一点都不夸张。

两个年轻的父母因为爱情而结合,他们都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家境优渥却没法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他们冲破重重阻隔,宁愿背叛原生家庭也要修筑自己的爱情围城,是什么让他们把爱情变成了一地鸡毛,走向悲剧?

这部影片的教育和警示意义远远大过观赏意义,男人、女人、家庭和孩子,当爱情走向家庭要背负起它应有的责任。

萧伯纳说,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隐藏着甜蜜的爱。

影片中这个家庭里同样隐藏着甜蜜和爱,只不过它被那些缺点与失败击得粉碎!

皮胡为什么离婚(以爱的名义放养)(1)

01 天使般的孩童承载家庭里最甜蜜的爱意,纵然天使坠落地狱,也无法救赎父母那崩塌的爱情。

影片前奏中孩子们嬉笑的声音,气氛欢乐的生日祝福,皮胡软糯的歌声听上去是那么美好。

墙壁上挂满的合照,化妆台上满目琳琅的化妆品,房间里堆满的儿童玩具,都是那么温馨美好,充满生活气息。

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充满爱和欢乐。

当皮胡胖嘟嘟的小脸蛋露出画面,那翘起的小脚丫轻轻拍打,我看到了一个天使般的宝贝。

她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承载着过往所有的浓情蜜意。

皮胡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清澈而灵动。她还不能理解死亡的含义,也不知道真的即将面对的危险,她的全世界只装着爸爸妈妈,还有那可爱洋娃娃。

前一天晚上,她刚度过了3岁生日。起床后,她想要喝水,奶声奶气地喊着妈妈,喊了半天没有得到一丁点儿回应。

妈妈就躺在皮胡身边,一动不动。皮胡以为妈妈只是睡着了,其实妈妈已经成了一具尸体。

乖巧如皮胡,她不忍心打扰妈妈,自己扶楼梯下楼。

客厅里散乱的物品,掀翻在地的椅子,都说明家里刚发生了一场战争。

此刻是战争过后,屋子里死一般的安静,只听得见自来水滴滴答答声音,还有气球爆破的声音。

安静的背后充满莫名的恐慌。

屋子里还留着前一天晚上生日party氛围,五颜六色的气球,闪烁的彩灯,都是妈妈的爱心之作。

皮胡的无知无辜更是把这种未知放大了千万倍,让每一个成年人不敢直视。

皮胡为什么离婚(以爱的名义放养)(2)

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幼年丧母亲。在任何一件小事面前,她都显得那么渺小,那么无力。

皮胡所有的活动范围就在那么一间屋子里,她的行为也就是一个孩子的日常。

她想要喝牛奶,打翻一地;

她打开冰箱找吃的,一时好奇钻进去玩,差点冻死在里面;

她打开微波炉,飞速转动的火花和飘忽的浓烟随时带来一场灾难。

她打开天然气,把冰烧成了黑炭,火还在继续燃烧;

她要关掉电熨斗,手指从一排排裸露的插孔划过,随时都可能丧命;

她累坏了,就趴在妈妈尸体上睡了一觉!

皮胡那张稚气的小脸上始终无辜无忧,每一次都与死神擦肩而过。也许是她太可爱,死神不忍心下手。

这么可爱的孩子让人忍不住心疼,她虽然是家里最小的一个成员,却也是最合格的一位。

她浑身散发着爱的光芒,不仅仅是乖巧,她还会照顾妈妈,关心爸爸。

  • 独自一个人留在家里,没有使劲哭闹,也没有拼命淘气,乖得让人心疼。她想尽办法照顾自己,还不忘记给妈妈带吃的。

她拿面包喂到妈妈嘴里,小声喊着,妈妈吃一点吧,吃一点吧。

  • 她想尽办法接听爸爸,让她早点回来。爸爸每一次打电话回来,皮胡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求救。

她说,妈妈睡着呢,妈妈睡着,可惜爸爸并没有意识到危险。

经历那么多绝境,最终,皮胡没有逃过死亡的魔咒。她吃下了妈妈手里散落的安眠药。

也许是唤醒妈妈,也许是想感受妈妈的气息,她说,妈妈,我吃下了你的小药片,苦苦的药片。

她带那苦苦的药片,带着她进入了沉沉的梦乡。

一个天使般的精灵陨落地狱,她曾经是爱的供养,却注定无法拯救父母那破碎的爱情。

爸爸说我最爱我的皮胡,妈妈说我不忍心带走我的皮胡,而皮胡还是因为他们失败的婚姻失去了生命。

成年人的情绪失控,等于把孩子放在悬崖边跳舞。早一时晚一时,不过是断了孩子的生路。

皮胡为什么离婚(以爱的名义放养)(3)

02 妈妈勇敢背后藏着令人扼腕的懦弱,自己选择的路不一定要跪着走完,也可以重新选择条一条全新的道路!

张爱玲说,当爱情来临,当然是快乐的。但是这种快乐也是要付出的,也要学习去接受和失望。从此,人生不再纯粹。

皮胡的妈妈全程只有一个镜头,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她用一个尸体,向我们讲述了她短见的前因后果,还有一个女人的家庭影响力。

  • 不可否认,她可能是一个勤劳的妻子。

每天在帮丈夫操持家务,做好饭菜等他回来,为他烫好第二天要穿的衬衫。那台即将燃烧的电熨头,就是她常用的家务工具。

皮胡的妈妈学会了付出,却没有学会接受和失望。

因为一场争吵,她吃下过量的安眠药,虽然躺在皮胡身边,却再也听不到孩子的声音,活生生的咫尺天涯。

  • 不得不说,她真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

她的在化妆镜上留下的遗言说,我想要把皮胡带走,但是真的不忍心。一句不忍让人泪奔,但是再动人的情话也掩盖不住她懦弱的真相。

这个可怜的女人,曾经为了爱情,不惜背叛父母,脱离原生家庭,这是一切悲剧的始因。

  • 向往婚姻追求爱情,不应该以牺牲原生家庭为代价。当矛盾出现,智慧的人应该选择面对而不是逃避。

不管是婚姻还是爱情,都不过是人生的一个配件,有了更好,没有也一样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女人首先应该学会为自己而战,而不是逃避。

皮胡妈妈的爱情令人感动,也许海誓山盟,也许甜言蜜语。当爱情走进婚姻的围城,它总有一天会褪去激情,回归平淡。

要么选择接受,要么选择改变,每一条都是生活之道,最好拿出当初奔赴爱情的决心和勇气。

  • 爱情确实需要争取,但不应该是一厢情愿的牺牲。

每一个女孩的成长都倾注了父母全部的心血与爱,一个明理的女人应该懂得尊重自己的父母,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背叛。

没有父母支持的婚姻,女人首先就失去了抗争的底气,就像逆风航行的船只,一旦遭遇风暴随时都有可能彻底翻船,你必须时刻做好拯救自己的准备。

  •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前提是要有成熟的心智。既然做了人家的妈妈,就要担负起守护她长大的责任。

皮胡一次又一次求助妈妈,她想要吃东西,她想要逃出索命冰箱。而妈妈只留下一串血红的字迹,为了所谓的爱情选择轻生。

这种幼稚的行为,不仅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更是对孩子的残忍。

当婚姻让我们室息,当感情让我们绝望,我们应该拿出当时奔赴爱情的勇气去挑战改变。

妈妈选择赴死,不仅仅是懦弱那么简单。她的背后有着冲动型人格的巨大影响。

冲动型人格,顾名思义很容易冲动,特别是遇到情感困惑,更容易爆发,容易走极端。

  • 当初选择爱情是冲动,如今选择自杀也是冲动。

如果能够醒过来,她一定会后悔。冲动型人格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后悔,人生没有后悔药,我们只能努力改变这种状态。

比如,平时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让自己身心舒畅。多结交一些朋友,让自己有合适的倾诉对象。

每当冲动来临,可以去做点别的事情,适当转移注意力。总之,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摁下冲动的暂停键,让自己的情绪在空中飘一会儿,飘着飘着也就就散了。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生命只有一次,再苦再难,为了自己和孩子,我们都应该珍重生命。

勇敢活下去是一种责任。

皮胡为什么离婚(以爱的名义放养)(4)

03 爸爸祸从口出,去母留子的幻想变成噩梦,他亲手葬送了那个的童话般的世界。

林语堂说过,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驭它。倘若你智慧,即使婚前你和爱人不相识,婚后你也是能和爱人琴瑟和鸣相敬如宾的。

男人的智慧影响着一个家庭的航向,是驶向快乐的港湾,还是驶向绝境。显然,爸爸不聚会这种智慧。

这个神秘的男人全局没有一个镜头,让人感觉压抑又愤怒。

他打来第一通电话就是叫骂:你们女人就是男人的悲哀,你的死活与我无关,我只要我的皮胡!

关于他的身份,有一万种可能性,换句话说他是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男人。因为一点小事跟老婆争吵,隔着电话还不忘记辱骂,即使他辱骂的那个女人再也听不见。

这些暴力的语言,像极了伤人的尖刀,皮胡妈妈就倒在这样的尖刀下!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卢歇尔•马森堡说过,用暴力语言沟通,就会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毫无疑问,这个男人是非常痛苦的。因为他家庭崩溃,妻子自杀,幼子丧命。

  • 他缺乏沟通技能

镜头展示的只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除了责骂,他没有道歉,没有关系,没有开解,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沟通死角。

人与人之间建立感情的基础是沟通,婚姻需要经营,重在沟通。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女人,日复一日生活在这样没有沟通的环境下,就不难理解,她为什么宁愿去死也不愿意多活一天。

沟通是一门艺术,沟通就是架起婚姻的桥梁。俗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寒,更何况是深爱的枕边人。

林语堂说过,太太喜欢的时候,你要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着她生气就好了。

这才是男人在婚姻中的大智慧,少说,会说,婚姻才能更幸福,更长久。

皮胡为什么离婚(以爱的名义放养)(5)

  • 他冷漠的背后是控制欲

这个以事业为主的男人,一直在忙,忙工作,忙出差。吵完架就跟没事儿人一样,该干嘛干嘛。

妻子离世,他打了三次电话,每一次他都有机会去问清楚,妻子在哪。很可惜,他没有这么做。

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局外人有1000次想要冲进屏幕的冲动。他每一次电话就像蜻蜓点水一样,只管发号施令。

可是他发出去的指令有没被接收,有没有人执行,他好像从来都不关心。很明显他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习惯有一个随时听令于他的女人。

表面上看,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老婆,仅仅是把她当作生活中的一个物件,冷漠至极。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不难发现,他是个缺乏平等相处能力的人。

所谓的不平等相处能力,就是其中的一方占据绝对的领导力,这种人一般会有比较强的控制欲。

所以,当他在电话中抱怨衬衫没有烫好,电熨斗不知道拔掉这些生活细节的时候,他自己并没有觉得很过分,反而认为理所当然。

缺乏平等相处能力的人带给婚姻致命的伤害,婚姻讲究的是平等,特别是精神上,我们渴望平等的话语权,渴望关爱与付出。

优越感这种东西,没有几个是天生的,不过是因为身边的人给予了太多的爱与尊重,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

作为丈夫,不管在外面是何种身份,回到家里都应该卸下面具,参与家庭生活。如此,也就更容易看到妻子的劳动和付出,学会平等地去沟通和交流。

皮胡为什么离婚(以爱的名义放养)(6)

总结一下:

影片的结尾,这个离家三天的男人歇斯底里地呼喊着皮胡,那凄惨的呼喊声回荡在烧焦的房间里。

皮胡在另外一个世界说,爸爸我搭了两个房子,你把妈妈叫醒吧。

控制也好,冲动也好,不外乎两个成年人失控的情绪。他们因此以爱的名义把孩子放养,酿成一处悲剧。

故事结束,皮胡带给我的悲痛却一直回荡在脑海里。

《皮胡》这部影片生动地诠释婚姻的真相,一个家庭,之所以完整,是因为父母健在,孩子乖巧。

有父亲关爱,母亲陪伴,孩子才能健康长大,去拥抱蓝天。缺乏父母护佑,孩子分分钟都可能失去生命。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一旦有了孩子就要肩负起养育生命的责任。好好说话,学会沟通,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守住婚姻这座围城。

妈妈是孕育生命的天使,也是孩子遮风挡雨的堡垒。所有的爸爸们都要明白,爱护孩子的前提是守护好她的堡垒。

牵手一个人,组成一个家,也许只需要靠个人魅力即可实现。想要守住一个家,需要的不是魅力,而是能力!

爱情源于激情,而婚姻需要理解和包容,需要有平稳的情绪来诉说生活的点滴,表达你我的感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

美国诗人文学家艾默生说过,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我们想要守护好这个童话般的世界,要学会爱,因为爱才是巩固家庭的原始力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