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飞扬新人首播(逆风飞扬第七集)

上一集聊到通过作业让孩子自己检查解决“粗心”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在我后来的私塾教育(非传统教育培训)中发现这基本上是个非常的普遍问题。

“粗心”其实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已经上大学的家长来说,我们听到学生家长说“粗心”时,我们多数是会心一笑,因为我们都经历过。对于很多小学生和初中生家长来说,他们是焦虑的。一次次的考试后,总是因为“粗心”而丢掉不少不该丢的分数。

许多孩子考完试后,总会向家长信誓旦旦地保证:“题目不难,这次肯定没问题。”试卷发下来,成绩却比预想的差了十万八千里。孩子看到卷子后总爱对家长说:“粗心了,这些题目我都会,下次保证做对。”结果下一次依然会再次出错。

孩子能粗心到什么程度呢?我曾经在私塾里做过一次“粗心测试”训练,结果是千奇百怪的错误。我用一百道很容易的题在规定时间内做粗心测试,其中不少题是完全重复的,只不过放在前面和后面的区别。结果最粗心的一张卷子出现了,我粘出来,大家看看:

逆风飞扬新人首播(逆风飞扬第七集)(1)

逆风飞扬新人首播(逆风飞扬第七集)(2)

这孩子很有意思,在第三题时,把图中的7 -7算成结果7,第六十一题时,一模一样的原题,依然再错!而且是一模一样的错!

最有意思的是,当我把这个错误抄到黑板上时,这个出错的孩子还感觉很可笑,一个劲问我:这是谁啊?!

所谓的“粗心”大体上是由大大咧咧式、“童子功”不扎实式、过程不规范式、盲目悲观和盲目乐观式、家长大意式五种类型的“粗心”情况组成的。

逆风飞扬新人首播(逆风飞扬第七集)(3)

大大咧咧式的学生很多,每次考试总有学生忘写名字和学号、或者答题卡涂错行、或者正确答案誊抄到答题卡时抄错的,就像高考每年都有学生在这么重大的人生考核中忘记带准考证一样。

在私塾考试时,几乎每次都有学生不写名字就交卷的,后来我用不写名字0分处理,才算慢慢解决了这个问题。不少过去爱先答题最后再写名字的学生,现在改为先写名字。这样训练久了,正式考试时他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就不可能再出错了。

另外这类学生在生活中其实也是丢三拉四的,生活中家长必须从严要求细节,才能在学习中更好的建立优秀的学习习惯;

“童子功”不扎实的学生,总爱在计算环节上失分。这个很多其实是在小学阶段没有训练好,其实后果是很严重的。比如上到初中以后,学习物理和化学,都有相当多的计算内容。“童子功”不扎实,会在后续的学习中带来极大的麻烦。

对于“童子功”不扎实的孩子,要从计算步骤上入手,一步步写清楚,严禁跳步骤行为。同时演草纸使用要规范,有的孩子生活中大手大脚,但在使用演草纸时却节省的要命,要不吝啬使用草稿纸。其次是做到写在草稿纸上的步骤和演算,要整洁、有序、不凌乱。还有的学生在演草纸上划的乱七八糟,自己誊抄时都看不明白。演草时,要按题目顺序划分好打草区域,检查时一目了然,减少计算错误。

有关演草纸的使用,在本文下半部分,我将专门讲解!

过程不规范的学生,主要体现在最后的解题大题中。这些题答题的规范性要求很高。有些同学最后的答案对,解题的思路对,就是因为关键的步骤不全,导致得分不全。这样明明会的题,总是或多或少被老师扣分,其实非常不划算。这类学生平时要注重规范化训练,最简单的办法是,每次全市统一考试时,都有答题给分规范,学生平时要按照考试答题给分规范答题,慢慢养成规范的答题习惯。

盲目悲观和盲目乐观的学生次次都见,有些孩子考前和我讲,老师,我一到考试就紧张,就手心出汗,晚上睡不着觉。。。。。这类孩子其实是悲观型考生,最怕自己考不好。这样的学生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自身实力有限;二是来自家长的压力过大;

还有一类学生是考前特乐观,感觉自己这科没问题,肯定过关!结果往往是这科考砸!盲目悲观和乐观的学生,解决办法容易,努力学习提升自身实力,家长放手减压,考前平和心态是上策。

以上是学生的问题,其实最可怕的是家长的大意。不少家长每次看到孩子因为“粗心”丢分时,并不在意,认为下次认真就好了。大家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其实可聪明,就是粗心。他如果不是少写个负号,就和XX一样是第X名了!

这类家长很可怕,因为你在变向的纵容孩子粗心,孩子在学习阶段很多情况下其实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家长的态度、言谈话语都在时时刻刻的影响着孩子。

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的归因理论,每个人对现实中发生的结果,总要寻找合适的原因。而粗心,恰恰是许多学生在学习问题上找到的最普遍的原因,也是最好的借口。

综上所述,只要解决掉粗心问题,把不该丢的分数拿到手,其实多数孩子都能获取到较好的成绩。

下面我详细讲一下有关“演草纸”的问题:

演草纸,为什么有一个“演”字?我想和军事沙盘倒真是可以联系一下,虽然并不贴切。

打仗要在沙盘上“推演”,有时候战役的成败就取决于决策者在沙盘上的推演。假如把一场考试比做一场战役,演草纸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

然而,在生活当中,基本上没有几个会正确使用演草纸的孩子。

很多学生在数学训练考试从来不用演草纸,或者就是用一张小破纸胡写乱画。

儿子开始时也一样,从小学没有养成正确使用演草纸的习惯。一次考试训练结束后,我顺手拿起他的演草纸,让他给我找出第七题的演草过程,儿子拿过刚演草过的演草纸,翻来覆去根本就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大家看一下我拍的照片就知道了。

逆风飞扬新人首播(逆风飞扬第七集)(4)

包括成绩好的孩子,很多也不会用演草纸。有家长会说,成绩好就行,不会用就不会用。

NO!他们现在才初一,数学学习很简单,所以在卷子上或演草纸上胡乱画几下,也能解决问题,但随着难度的增加,他们多数会吃大亏的!!

那些真正成绩优秀的孩子(真正的优秀以最终考上的大学为准则),平时就很注重规范草稿演算,这有助于他们理顺自己的思路,减少不必要的失误。相应的,他们在学习的其他方面也比其他同学要更有条理一些,这就是学习成绩好的细节所在!

实际上你观察一下,只说数学的学习。凡是成绩不好的,基本上都是不会用演草纸。要不是压根就不喜欢用,要不就是也用,但不规范,演草纸用到最后,自己都看不明白了,所以有学生经常会从演草纸向答题卡上抄答案时会抄错。

事实上演草纸的重要性和军事沙盘一样,有时直接决定你一场考试的成败!正确使用演草纸,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计算过程和结果的正确性。尤其是涉及大量计算的题型,演草纸就显得特别重要。平时孩子作业或考试时一般是用演草本,但正规考试是只能用演草纸的,所以我重点说一下演草纸的使用。

逆风飞扬新人首播(逆风飞扬第七集)(5)

以郑州的中招考试为例,我就此专门又向一线教师打听了一下。中招数学考试是发演草纸的,至于每人多少张,没有定数,根据试卷包里的纸量为准,考生不得外带演草纸。

说到这里,我要讲一下中招数学考试的题量了,郑州中招考试数学总共是24题,分别是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解答题。

其中每一类题型的最后一题才是较难的,比如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填空题的最后一题、计算题的最后一题和解答题的最后一题(一般是最难的,做为压轴题出场)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前两题多数是概念性的问题,并不需要演草纸,只要理解并会准确运用概念即可。计算题前面的计算量一般都不大,所以中考时,一张演草纸是足够使用的,但如果你不会合理使用演草纸,那么很可能你的演草纸是不够用的!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演草纸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以A4纸为例,先对半折叠再竖向折叠,这样正反面就是八个区域;

二、从第一个区域开始,无论从哪一题开始演草,都要标注题号;

三、演算完一题后,直接用笔画出分隔线,以此类推;

利用折痕或者画线将演草纸进行分区,将整张演草纸按照题号来进行分区,而且每一个区前面标有题号,这样,当你要检查此道题目时就会很容易找到题目.

四、演算时,字体不要太大,要整齐干净,尽量把过程写清楚;

很多孩子都发现,考试时明明很“若智”的错误,就是检查不出来,这就是不写过程导致的结果。

五、遇到难题,思路走到一半没有的时候,留下空白余量,先做其他的题目;

这样的好处是,当你对任何演算过的一题有疑问时,可以马上找到对应的演算过程。尤其是碰上难题没有完成的题目时,可以迅速找到演草纸上演草过的过程,便于马上找回思路。

逆风飞扬新人首播(逆风飞扬第七集)(6)

否则,没有规划的乱用,当你想再做只完成了一部分的题目时,乱七八糟的演草纸上,你根本无法理清第一次接触题目时的思路,只能重新再来,这在考场上是非常耽误时间的。

六、不确定的打标记

考试时,如果遇到不敢确定的题,要注明检查环节,便于最后查漏补缺。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当家长天天打听如何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时,其实让孩子规范地使用演草纸,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学习习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