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徒步四姑娘山(阿来四姑娘山开讲杜诗)

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摄影 陈羽啸

在唐代,“摄影术”是一个来自遥远未来的词汇,但对杜甫而言,他就像一个玩转长焦镜头的高手,随口吟出的“窗含西岭千秋雪”,瞬间就把绝美的雪山画面拉到了数百里外的锦官城。

10月29日上午,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主办的阿来系列讲座——“杜甫 成都 诗”开启了第九讲——“西岭千秋雪”。阿来带领读者走出成都,沿着杜甫目之所及的雪山,来到他的家乡阿坝,开启了一场穿越古今的人文之旅。

7月份徒步四姑娘山(阿来四姑娘山开讲杜诗)(1)

当天的讲座地点在四姑娘山山脚下,海拔3000多米的露天讲台背后就是巍峨高耸的幺妹峰。气温微凉,天空如海子一般湛蓝,冰川融化的河水哗哗流过。阿来“杜甫 成都 诗”系列讲座首次走出成都,直奔这处人间仙境,让现场观众和收看直播的网友都非常激动。

7月份徒步四姑娘山(阿来四姑娘山开讲杜诗)(2)

上讲台时,阿来先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雪山,然后给大家深鞠一躬,在随后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尽情地把杜甫豪迈的诗情挥洒于天地间。

客串“地理老师”

海拔升高背后是精神空间的追求

四姑娘山,不仅是杜甫笔下的诗和远方,也是阿来追寻内心平静,探索自然的完美之地。他说:“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几乎每年都要来四姑娘山,有时一年还会来三四次。这座藏语里叫做斯古拉的山,汉语对音成四姑娘。这对得实在巧妙。”

阿来的写作历来很重视对人文、地理、历史的收集和梳理。在“杜甫 成都 诗”系列第九讲“西岭千秋雪”中,他首先聊起了关于四姑娘山的地理知识。“公元764年,春天将尽、夏天将到的时分,杜甫站在成都浣花溪畔,那个地方海拔500多米,今天我们带着他的诗,这个现场,我们来到了海拔3300米左右的高度,我们背后四姑娘山最高处海拔是6200多米。”

7月份徒步四姑娘山(阿来四姑娘山开讲杜诗)(3)

阿来继而娓娓道来:“从500多米到3000多米,再到6000多米,这种海拔上的不断上升,带来除一种地理空间上的自然呈现以外,更重要的我想还意味着人在精神空间上的一种追求,当然在这种人的精神空间追求中,诗歌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一直扮演着一种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个不是短时期的,因为我们关于情感、关于自然山水、关于生活空间的歌吟,从诗经时代就已经开始。”

诗中为何写“西岭”?

唐人是泛指而非特指

杜甫《绝句四首》中的那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被后世传诵了千年,阿来的讲座也以“窗含西岭千秋雪”为主题展开。“这《绝句四首》中,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就是这第二首,大家都熟读成颂。”

阿来指出,根据大家对唐代同时期的诗歌,或者唐代的历史地理方面的典籍中的认识,在今天有一个误解,这就是以今天的命名来理解过去古代的地理名词。“这就是诗中的‘西岭’,因为它在成都西郊,我们把它叫做西岭雪山。西岭雪山是成都市的最高峰,它的最高峰是大雪塘,海拔5300米多一点。如果从天府广场中心开始测算,我们和它的直线距离是80公里,四姑娘山和天府广场的直线距离是126公里。”

在阿来看来,当杜甫从成都西望那片白雪皑皑的群山时,“西岭”二字不是实指,而是泛指。“所有的这些山还有一个更大的共同名字——‘横断山脉’,大的山系中包含小的山系,西岭雪山和四姑娘山都在其中。但是唐代对于自然地理没有精确的认知,所以唐人把从成都平原西望的这一群山,都叫西山或者西岭,这是一个非常广大的范围。”阿来进一步诠释道:“杜甫为什么写‘西岭’呢?写山不合适,大家知道唐代的诗词要讲音韵、平仄,所以用‘岭’替代‘山’,西岭就是对西部群山的泛指。”

杜甫“朋友圈”起底

一众老友都对雪山痴迷

《绝句四首》之后,阿来又给大家赏析了另一首诗,它的作者是杜甫好友、剑南西川节度使严武。在这首名为《军城早秋》的诗中,严武写道:“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里面所提到的“西山”也是泛指的西部群山,杜甫也写了一首《和严大夫军城早秋》与老友附和,“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阿来说,滴博和蓬婆都是地名,也都是西山,“滴博是茂县以外的一座山,叫滴博岭。蓬婆就是今天去马尔康需要翻越的鹧鸪山。”

杜甫一生颇为坎坷,当他在成都落魄时,赏识他才华的严武对其颇为照顾。765年,严武因病离世,失去了恩人的佑护,杜甫怅然若失地离开成都。阿来称,当杜甫顺长江往下走到云阳的时候,患病在身的他就想起四川的好,写了几首怀念成都的诗,《怀锦水居止二首》就是那个时候所作。诗中那句“雪岭界天白,锦城曛日黄”,正是杜甫对成都“西山”的美好回忆。

接下来,阿来聊到了杜甫的另一位好友岑参,他曾在成都写下一首《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云:“常爱张仪楼,西山正相当。千峰带积雪,百里临城墙。烟氛扫晴空,草树映朝光。”阿来说:“只要登上张仪楼往西一望,西面的雪山就像突然在眼前一样,岑参写得很生动。唐代空气透明度比现在高,古人看到的雪山应比今人所见更壮观一些。”阿来表示,西山在这里仍然是一个泛指,但视觉中心应该就是四姑娘山,因为它最高,海拔6200多米。

诗“琴”合鸣

森林音乐会为这场文学盛宴压轴上演

自阿来书房1月22日在西部文化产业中心正式启幕以来,迄今为止阿来“杜甫 成都 诗”系列讲座已在成都举办了九场。而这次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四姑娘山讲解“杜诗”,更是把“诗与远方”的烂漫情怀发挥到极致。或许当年,杜甫期望和自己的好友同赴“西山”,来一次沉浸式的雅集;他也必想不到,千年之后,有一位喜欢他的作家,在他喜欢的雪山脚下,吟咏他的诗文。

7月份徒步四姑娘山(阿来四姑娘山开讲杜诗)(4)

雅集除了要有好诗,也要有雅乐。讲座之后,阿来还和现场观众还前往了位于双桥沟景区内的森林音乐荟项目,一起欣赏了在森林里露天演奏的钢琴曲。林中千年古柏郁郁葱葱、四姑娘山特有的乔木沙棘环绕四周,树上成群的鸟儿嬉戏于林中,鸟啼与琴声水乳交融,让人陶醉于大自然诗情和天籁之音的美好中。

7月份徒步四姑娘山(阿来四姑娘山开讲杜诗)(5)

据了解,森林音乐荟项目是浙川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一个缩影,德清县在与小金县沟通赠琴的过程中,得知四姑娘山景区需要一台钢琴时,浙江乐韵钢琴有限公司当即决定赠送一台价值百万的斯特劳斯牌钢琴,当千年森林遇上百年品牌,成就了浙川东西部文化交流协作的典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