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丹拍过哪些电影(著名导演汤晓丹从书中得知一件事)

这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小故事。

故事中的人物涉及人民领袖、知名作家和著名导演。

严格说,这则故事人物之间有跨度和穿越,因为他们相互从未就此事直接谋面和接触。

1976年春节,患病中的毛主席偶有兴趣要看看电影,挑选了新上映的故事影片《难忘的战斗》。

但老人家只看了十几分钟,就被影片中解放军进入南方某大城市受到万众欢迎的情节所打动,进而泪流满面,难以自制。工作人员不得已把毛主席扶回去休息,中断了放映;

而《难忘的战斗》这部电影,是由著名导演汤晓丹执导的;

毛主席生前最后一次观看电影的故事,被著名纪实文学作家权延赤写进了他的代表作《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之中,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

汤晓丹导演则是在2002年,也就是毛主席已经逝世26年后,才通过权延赤的书著描述,得以知晓毛主席生前最后一次看的电影是《难忘的战斗》并被这部作品感动流泪的往事。

1974年,已过八旬的毛主席患上白内障,视力受到很大影响,但是他依然坚持每天读书,工作之余有时也会看看电影。

汤晓丹拍过哪些电影(著名导演汤晓丹从书中得知一件事)(1)

根据诸多史料描述:

1976年1月31日,是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毛主席心情很好,提出要看看电影。

身边工作人员很快给他找来了汤晓丹执导的新片《难忘的战斗》。

毛主席点头答应观看《难忘的战斗》。

电影开头,演的是解放军入城时的大场面。全城百姓,载歌载舞,捧着鲜花,打着横幅,欢迎解放军入城。

满银幕都是红旗招展,鞭炮齐鸣,敲锣打鼓的画面,人们欢呼雀跃的气氛热烈,场面非常感人。

作为开国领袖,毛主席当年率领人民军队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这些场景都是他心底深处的难忘记忆。

此刻,影片的情节一定激起了他的共鸣,勾起了他对如烟往事的回想,于是,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汤晓丹拍过哪些电影(著名导演汤晓丹从书中得知一件事)(2)

(剧照)

史料介绍:当时陪伴在主席身边的护士长吴旭君发现主席落泪,正要安慰。毛主席却指着银幕上的画面问吴旭君:“那时欢迎解放军的学生中,有你吗?”

在1949年,吴旭君还是上海的一名中学生,见证了解放军入城的壮观场面,也的确加入了当时欢迎解放大军的学生行列中。

刚刚观看电影时,吴旭君也被遥远的记忆触动了。此时毛主席一句发问,让她仿佛一瞬间重临当时的街道,好像又变成了人群中兴奋欢呼的一员。

吴旭君顿时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她没想到毛主席还记得她曾是上海的学生,别说安慰毛主席了,她自己也控制不住流着眼泪,便使劲点了点头作为回答。

过了一会儿,吴旭君突然听到了毛主席抽泣的声音,而且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动情。吴旭君顿时顾不上自己没有擦干眼泪,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上前去安慰毛主席。

但是毛主席的情绪很快感染了所有人,在场的工作人员也都不受控制地纷纷落下眼泪,这电影是看不下去了。

医务人员闻讯赶来,不等电影结束就赶紧扶着毛主席离开了。

电影《难忘的战斗》让晚年的毛主席感动流泪,自然也成为了一段历史佳话。

作家权延赤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过对李银桥等一批在领袖身边的工作人员采访,写出了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这本书出版于2001年。

汤晓丹拍过哪些电影(著名导演汤晓丹从书中得知一件事)(3)

2002年,导演汤晓丹夫人蓝为洁在上海读到了这本书。

她仔细阅读了书中讲述的“1976年1月31日大年正月初一这天,毛主席看电影《难忘的战斗》的情节”,心中大为震动。于是,急忙拿着书转述给了丈夫汤晓丹。

时年92岁的汤晓丹导演听了,诧异了好一会儿,因为他从来不知道这一情节。于是定了定神,认真地回想了影片《难忘的战斗》的剧情。

心中为毛主席晚年曾亲自观看自己执导的影片而自豪。

同时他猜想到:毛主席在观看电影时,一定是一方面为解放后军民的鱼水情所欢悦;另一方面又为新政权面临反动势力的破坏而担忧。当时他年事已高又身患重病,在这忧国忧民的情绪的触动下,最终忍不住才会放声大哭。

想到到这些,汤晓丹导演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也像个孩子般哭泣起来。

汤晓丹拍过哪些电影(著名导演汤晓丹从书中得知一件事)(4)

(汤晓丹和夫人蓝为洁)

电影《难忘的战斗》1976年公映后,曾火遍大江南北,产生极大影响。

这部电影是根据作家孙景瑞的小说《粮食采购队》改编的。

1958年,孙景瑞在北京创作完成了小说《粮食采购队》。小说以1949年春天武汉刚解放,解放军武汉军管会为了迅速克服粮荒,组织了一只粮食采购队深入到汉水中游一带去采购粮食事件为主线展开。

孙景瑞当年是粮食采购队的随军记者,亲历了那段斗争生活。据他回忆:“我接到命令,随采购队下乡采访,深入汉水西岸的乡镇,处在十分险恶的环境里。武装特务和土匪,频频袭击区乡政权和采购队,残害群众,暗杀干部,抢劫粮食,破坏交通,活动猖獗。采购粮食的任务相当艰巨···。”

小说《粮食采购队》完成后,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分别印刷发行,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197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重版《粮食采购队》,这次重版,作者进行了较大修改,书名也改为《难忘的战斗》。

197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将其搬上银幕,专门成立《难忘的战斗》摄制组,指派天然和于本正两人担任导演。

影片开拍不久,上影厂又让老导演汤晓丹进入摄制组担纲,这是汤晓丹经历“文革”冲击后的第二次出山。

第一次是上影厂1973年重拍《渡江侦察记》,安排在干校劳动的汤晓丹回厂做摄制组的顾问。汤晓丹是1954年老版《渡江侦察记》的导演,重拍《渡江侦察记》,他只是挂名。

这次拍摄《难忘的战斗》,上影厂领导明确让汤晓丹任首席导演,负总责。

汤晓丹在日记里记载:“这时我才感到责任比新拍《渡江侦察记》重多了,……我必须尽全力完成导演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事业,也是为了我自己。说实话,我除了电影,别的什么都外行,都不会干。拍电影应该是我的强项,应该拍出精品,做到名副其实在‘难忘的战斗’”

出生于1910年的汤晓丹,是印尼华侨。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启电影导演生涯。1933年,他执导了个人首部电影《白金龙》,至1988年拍摄其最后一部电影《荒雪》,一生执导的电影接近五十部。

新中国成立后,他凭借《失去的爱情》、《胜利重逢》、《南征北战》等优秀电影,成为当时知名的导演之一。

1954年,他执导的战争电影《渡江侦察记》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此后,他又相继执导了《怒海轻骑》、《不夜城》、《钢铁世家》、《红日》《南昌起义》、、《难忘的战斗》、《傲蕾·一兰》等经典影片。2004年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汤晓丹素以拍摄军事题材影片见长,尤其擅长刻画战争环境中的人情与人性,以人的情感和人的心灵,柔化战争的残酷和坚硬。

他虽然从未当过一天兵,但拍摄起军事题材影片来,却如鱼得水,被誉为“银幕将军”。

1975年12月,影片《难忘的战斗》摄制完成。1976年春节开始公映。

汤晓丹拍过哪些电影(著名导演汤晓丹从书中得知一件事)(5)

有纪念意义的是,通过《难忘的战斗》影片的拍摄,摄制组中的很多在“文革”中被打入另类人由此获得“新生”。

汤晓丹第一个接到新任务:筹拍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的献礼片《祖国啊,母亲!》;

已经调离演员岗位从事勤杂工的顾也鲁,又得以干起了老本行;

九年没戏演的演员焦晃,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话剧舞台···

当时还是上海郊区农场女知青的陈烨,因为在电影《难忘的战斗》中饰演范可君而小有名气,又接拍了上影厂的新片《阿夏河的秘密》,后调入上影厂,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受观众喜爱的女演员之一。

2012年1月,被称为中国电影“战争片之父”汤晓丹导演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102岁。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和配图均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