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的发光还是白得发光(白到发光最可怕)

白的发光还是白得发光(白到发光最可怕)(1)

白的发光还是白得发光(白到发光最可怕)(2)

​有人会傲娇的说“我比你白”

也有人会说“虽然我黑,但是我高级”

“一白遮三丑”, 不管五官长得怎样,白的看起来就是精致些!不可否认,国内大部分人“以白为美”,夏天晒黑后如何快速变白?冬天如何保养把夏天欠下的“黑债”清了?那么多美白方法中哪种才是科学有效的?

白,就要白的安全,明明白白的教您白......

白的发光还是白得发光(白到发光最可怕)(3)

人体皮肤的颜色主要由基因决定,我们黄种人的皮肤不可能美白成白种人的肤色,那么要想变白,避开皮肤变黑的因素才是关键

白的发光还是白得发光(白到发光最可怕)(4)

皮肤颜色的深浅主要取决于黑色素的含量,酪氨酸是生成黒色素的主要原料, 酪氨酸酶是酪氨酸合成的限速酶,所以黑色素的合成主要依赖于酪氨酸酶的活性,紫外线是激活酪氨酸酶活性的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由此可见,皮肤变黑的幕后黑手是紫外线和酪氨酸酶这就是为什么美白首先要防晒(物理 化学)

白的发光还是白得发光(白到发光最可怕)(5)

那么被晒黑了如何拯救?

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美白产品,如何选择才不掉坑?

懂得识别美白产品的成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的美白产品分为物理美白和生物化学美白两种。

物理美白:通常用钛白粉和氧化锌等粉体遮盖以达到美白效果;

生物化学美白:通过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阻断黑色素的运输等途径,达到美白肌肤的效果。

白的发光还是白得发光(白到发光最可怕)(6)

下面我给大家扒扒一些常用“美白产品的”成分

含汞、铅、氢醌(对苯二酚)等成分的皮肤美白剂不要选

这些美白的功效强,但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金属成分会积累体内极难排出,形成积蓄性中毒、可致血液不畅、皮肤新陈代谢减缓等,一旦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会危害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白的发光还是白得发光(白到发光最可怕)(7)

“明明白白的白,健健康康的美”

想要美白,不能盲目,一定要在安全健康的基础上追求美白,因此,我们将目光转向了一些新型美白活性物质

(1)熊果苷:来源于天然绿色植物,是一个安全、高效的皮肤美白活性物质,有效地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形成,同时还有杀菌、消炎的作用。

白的发光还是白得发光(白到发光最可怕)(8)

(2) 抗坏血酸葡糖苷:是维生素C的一种形态,它被皮肤吸收后能够转化成为维生素C,显著地减少黑色素,是公认最为稳定的维生素C衍生物,也是目前各大品牌最常使用的美白成分。

白的发光还是白得发光(白到发光最可怕)(9)

(3) 谷胱甘肽:广泛存在于面包酵母、小麦胚芽、西红柿、菠萝等,是一种温和的美白成分,是美白药丸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白的发光还是白得发光(白到发光最可怕)(10)

(4) 烟酰胺:与烟酸统称维生素B3,属于稳定的美白成分,除了大家熟悉的美白效果外,还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减轻炎症的功效。

(5)光甘草定:是从甘草中提取的天然美白剂,其卓越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具有显著的美白功效,具有“美白黄金”的称号,另外其具有很好的抗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去黄效果是熊果苷的1164倍,美白效果是维C的232倍,是目前疗效好、功能全面的美白成分。

白的发光还是白得发光(白到发光最可怕)(11)

在成分安全、合法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外用美白、祛斑产品可以达到“速效”。如果想要“嗖”一下变白,大概只有两种方法:一是涂粉底,二是把周围人变黑。

白的发光还是白得发光(白到发光最可怕)(12)

光甘草定虽然美白效果安全显著,但是其价格昂贵,一般都是国际一线大品牌Dior、Chanel等在用,目前国内使用不普遍,但是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关注,如艾菲斯旗下的“艾芙芷亮肤莹透面膜贴”就使用了光甘草定为核心成分,抗坏血酸葡糖苷(维C衍生物)、谷胱甘肽、烟酰胺为活性成分。

白的发光还是白得发光(白到发光最可怕)(13)


小结:”在对的时间做对的美白“

1. 柠檬汁、姜黄敷脸等民间美白方法没有严谨的科学研究支持

2. 美白产品选择要注重公司资质 产品成份,含汞、铅、氢醌等产品要拒绝

3. 速效美白产品不存在,防晒 保湿是维持皮肤美白亮丽的法门

4. 皮肤状态正常,不推荐口服美白药物,可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5. 要在安全健康的基础上,再追求美白

白的发光还是白得发光(白到发光最可怕)(14)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谢谢!

[1] CHAJ, YANG H, MOON H, etal. Inhibitory effect and mechanism on melanogenesis from fermented herbal composition for medical or food uses[J]. Food reserchinter national,2011,45(1):225-231.

[2] 刘雨萌.甘草活性成分提取及其在美白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