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

今日1时20分

我们迎来霜降节气

这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气候由凉转寒

万物随寒气增长而逐渐萧瑟

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1)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

——(汉)张衡《定情赋》节选

节气概说

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2)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210°时为霜降节气。此时天气渐冷,初霜出现,之后就是立冬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到来。

时值深秋,夜间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表面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白色霜花。《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意思是说,豺开始捕猎;树黄叶落;蜇虫也藏入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

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3)

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这期间是无霜期。早霜时节菊花盛开,也有叫“菊花霜”的。而此时的南方,橙黄桔绿、田野葱翠,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道:“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此时,南方的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华南南部则要到隆冬时节才会有霜。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和地形不同,贴近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会不同。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农事农谚

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4)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霜冻是指温度骤降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而霜的形成,须是地面的温度降到0℃以下,并且贴地层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危害作物的是“冻”不是霜。与其说“霜降杀百草”,不如说“霜冻杀百草”。霜是天冷的现象,冻才会夺去作物生机。

初霜越早对作物危害越大。除全年有霜的地区外,最早见霜的是大兴安岭北部,一般在8月底;东北大部、内蒙和北疆的初霜多在9月份;11月初山东半岛、郑州、西安到滇西北已可见霜;而厦门、广州到百色、思茅一带见霜时,已是来年的1月上旬了。

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5)

农事谚语饱含着民间智慧和农民对节气的重视。俗话说“霜降见霜,米谷满仓”,霜降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已接近秋收尾声。“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就连耐寒的葱也停止了生长。而南方,还处在“三秋”大忙之中,单季杂交稻、晚稻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俗话说“满地秸秆拔个尽,来年少生虫和病”,收获以后的田地,需及时把秸秆、根茬收回,以免生出越冬虫卵和病菌。霜降时节,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干季,需高度重视护林防火工作。

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6)

有关霜降节气的农谚还有:

霜降前,薯刨完。

霜后暖,雪后寒。

晚稻就怕霜来早。

秋雨透地,降霜来迟。

秋雁来得早,霜也来得早。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一夜孤霜,来年有荒;

多夜霜足,来年丰收。

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

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满仓。

棉是秋后草,就怕霜来早。

迎伏种豆子,迎霜种麦子。

霜降播种,立冬见苗。

寒露种菜,霜降种麦。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霜降萝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来。

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7)

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8)

节气习俗

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9)

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10)

吃柿子

有些地方霜降时节吃红柿子,人们认为这样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是很好的节令食品。泉州老人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泉州话称柿子为“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会裂开。

柿子一般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的柿子皮薄味美,营养价值高。但吃柿子要适可而止,切勿空腹吃柿子和柿子皮,也不可与螃蟹同食。

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11)

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12)

贴秋膘

在北方,人们立秋“贴秋膘”,闽南和台湾地区的民间在霜降这天也要进食补品,相当于北方常说的“贴秋膘”。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得非常火爆。除了鸭子、柿子,有些地方会在这天吃牛肉。

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13)

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14)

赏菊

农历九月又叫菊月,霜降时节秋菊盛开,很多地方此时举行菊花会。自汉魏以来,人们便有重阳(九月初九)登山、佩茱萸、赏菊、饮酒的习俗。

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15)

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16)

送芋鬼

霜降节气,一些地方还有避凶迎祥的习俗。如山东烟台等一些地方,霜降这天人们要去西郊迎霜;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人们用瓦片堆砌成梵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直至瓦片烧红,再将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熟芋头,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就是“送芋鬼”。人们以这样的方式,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节气养生

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17)

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霜降节气养生保健的重要。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秋燥明显,燥易伤津。霜降养生首先是保暖,其次是防秋燥,运动量可适当加大。饮食方面,此时宜平补,需注意健脾养胃。

霜降时节天已寒(今日霜降入夜渐微凉)(18)

中医认为,霜降期间需要重视防秋郁。晚秋的肃杀景象容易引发忧思,此时节宜吃高蛋白食物,或结伴参加一些集体活动。霜降过后,枫树、黄栌等树木开始变色,“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外出郊游,登高赏红叶都是不错的休闲锻炼方式。

快抓住秋天的尾巴

再赏一回秋日的美景

然后继续加油,充实自己

整理行装再出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