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时推杯换盏(从推杯换盏说起)

一般指酒桌的热闹场景。最直白的理解是朋友之间喝的高兴了,酒逢知己千杯少,你来我往,觥筹交错的和谐场面。

再深入研究发现,并不仅仅是指喝酒的场景,更深层的含义有着鸟枪换炮,升官发财的美好寓意。在古代特别是唐以来的达官贵人们一般都是不用杯子而用盏做为饮器,杯子是布衣平民才用的。而一旦升官之后呢,就立马把杯子换掉改用盏,作为身份尊贵的象征。所以推杯换盏呢,也借指某人升官发财,或者事业得志之后生活或者其他方面的条件得到了很大好转和改善。

最源头的解释,把我们带到了湖北房县。话说唐中宗李显被武则天贬为“庐陵王”到了房县(唐代时叫房州),日常生活中呢也仍然保持着随从严格执行尝菜尝酒的繁文薅节(防止被下毒),房州的纯朴百姓们不明白其中奥妙,只以为人家从大地方来,这个讲究肯定是显贵而上档次的,于是回去以后就学着做。来了客人,摆上酒席,主人喝完一杯,把空杯放在客人面前。可能开始几次,客人不知就里,不明白主人这是什么意思?逼急了,主人不再打哑迷,“我先喝完这一大杯,是实心实意敬你酒啊!” 话是没有错,却把李显宫中规矩全学走样了。但房州人慢慢觉得这个喝酒的办法实在,管用,也就慢慢地流传开来,传承下去,演变成地方的酒俗。

凌晨时推杯换盏(从推杯换盏说起)(1)

凌晨时推杯换盏(从推杯换盏说起)(2)

随着现在茶文化的兴盛,茶具也越来越讲究,我们这些喜欢研究杯杯盏盏的茶客,就有必要在称呼上推敲个彻底。那么,到底啥样的叫杯,啥样的该称为盏呢?

往细了说,往根上捋,其实我们魏晋南北朝之前呢,器皿的种类是非常丰富的,这些称呼里呢还含有大量生僻字,因为缺乏足够的实物佐证,我们在这里不深入探讨。而盏这个称呼确实是从唐开始出现的,到了北宋的大流行是因为斗茶的盛行,建盏,吉州盏,大量出现并被上层社会所追捧。用盏的太多了,用杯就显得很low而且另类。再到元明,蒙古人根本没那个闲情逸致去斗茶,朱老板呢又喜欢忆苦思甜,当冲泡茶开始成为习惯,紫砂大茶壶也出现了,渐渐的用杯子的又多了,盏的存在就开始觉得别扭。

通过我手上大量实物比较来看,直筒型小口径,上下一般粗或者口径比足径略粗的那绝对是杯了。口径远大过足径,但是高度偏矮的(4.8公分以下),我们现在也多称之为杯,但如果是宋物,称盏也没啥毛病。口径较大的,11公分以上,高度过5公分,往往做成束口,外观呈深斗型、香炉型的,那妥妥是拿来斗茶的,可做为盏的标准器了。另外还有斗笠盏,我认为绝对是杯的近亲,这中间是如何演变的有待收集更大量实物来对比研究。反正是喝茶非常的实用,缩小版的现在都叫斗笠杯了。

凌晨时推杯换盏(从推杯换盏说起)(3)

凌晨时推杯换盏(从推杯换盏说起)(4)

凌晨时推杯换盏(从推杯换盏说起)(5)

凌晨时推杯换盏(从推杯换盏说起)(6)

凌晨时推杯换盏(从推杯换盏说起)(7)

凌晨时推杯换盏(从推杯换盏说起)(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