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人的职业规划(企划落实于制作)

制作人的职业规划(企划落实于制作)(1)

作者:年糕/Anitama 封面来源:《冰上的尤里》

2016年秋季播出的动画《冰上的尤里》(以下《尤里》)在当时受到许多女性观众的喜爱,并且作为一部原创的动画取得惊人的成绩。在《Anime Style 011》中采访到作品制片人大塚学先生,从制作人角度回顾《尤里》中企划、脚本、作画等阶段的历程。

最初的舞步

谈起作品企划阶段,大塚先生谈到最初决定制作《尤里》的时候大概是在2015年的1、2月左右,那时候已经宣布“久保美津郎老师与山本沙代监督合作的原创作品”的消息。在山本监督制作完手机游戏《放課後ガールズトライブ》的OP后,大塚先生偶然看到了《尤里》的企划书。企划书上写着久保与山本监督的名字,久保老师绘制的设计图让大众产生兴趣。

制作人的职业规划(企划落实于制作)(2)

《坂道上的阿波罗》

在当时的企划书上,已经能看出这是一部关于滑冰的动画。说起滑冰题材,不由会让人觉得是一部写实的作品,这让大塚先生想起过去参与过的动画《坂道上的阿波罗》。该作品以爵士乐为主题,其中出现的演奏场景的制作方法与《尤里》类似,都以实拍画面作为参考,最终呈现出许多精彩场面。而《尤里》中的滑冰场景无疑是作品的一大卖点,但要还原滑冰时的出色画面并不容易。因而大塚认为《尤里》的工作量以及制作难度会比《阿波罗》大得多。

读完企划书后,大塚认为《尤里》可能会像是一部男子花样滑冰版的《乒乓》,作品中描绘出爽快的人际关系让他觉得非常有趣。大塚觉得就目前业界的情况而言,《尤里》在女性观众中会有非常高的人气。并且现实中男子花滑的粉丝也非常多,即使不关注这方面的大塚也能感受到这项运动的热度。因而在题材选取方面就达到企划的可行性。顺便一提,当社内女性制作人员们看到久保老师在企划书中所画的维克托与尤里时,都被角色们的魅力所折服。

制作人的职业规划(企划落实于制作)(3)

《冰上的尤里》主视觉图

在《尤里》的宣传主视觉图中出现众多的角色,令人惊讶于能在一季的长度中全部出现。问起为何要出现如此多的角色,大塚认为主要还是因为久保老师与山本监督的决定。她们两人都很喜欢花滑,在初期两人的创作动机就是想看到各种各样的选手,以及选手们不同的表演。正因如此,也就出现非常多的选手,比如散发成熟气息的克里斯托弗·贾科梅蒂,有着弟弟属性的南健次郎等等不同性格的角色。除了男性角色,作品中还出现许多和主角勇利有联系的女性角色。第一话中出现的姐姐真利,勇利曾经憧憬的对象优子以及美奈子老师。在大塚看来,女性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监督对于角色的置入,使得故事切入更为圆润,让第一话产生巨大的力量。另外作品中虽然有女性花滑选手登场,但是并没有关于她们的比赛画面,作品还是将重心集中在男子滑冰上。其原因就是久保老师与山本监督对男子滑冰有详细了解,并且也乐在其中。作品出现本田武史,织田信成,斯蒂凡兰比尔这几位花滑选手作为友情客串外,还请到朝日电视台的加藤太平先生来担当比赛解说员,这些都是久保老师和监督所要求和期望的,最终也实现她们想做的事情。在这次作品中,对于花滑有详细了解的基本上只有久保和监督两人。所以关于花滑方面都是靠她们来构想,其他制作人员则配合她们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品独特的优势

制作人的职业规划(企划落实于制作)(4)

《モテ記~映画監督日記~》一书

这次《尤里》中并没有用传统的文字来撰写脚本,取而代之的是采用漫画分格(ネーム)的形式。久保老师所画的分格类似漫画草稿,但和真正的漫画流程还是有所区别。不过脚本采用分格形式并非是《尤里》首创,在电影《桃花期》中也是以久保老师所画的分格作为拍摄基础。电影《桃花期》的导演大根仁所著的《モテ記~映画監督日記~》一书中就记录具体分格的表现与制作过程。

制作人的职业规划(企划落实于制作)(5)

MADHOUSE官网提供的情节书写样本。

鉴于《桃花期》中的使用,山本监督就决定采用以分格代替文字脚本的提案。虽然脚本形式发生变化,但其他部分还是保留原来的步骤。作品的系列构成一职由监督担任,先写好每一话的情节,脚本会议后久保老师根据这个情节指示完成分格。脚本会议中会确认情节上的内容,最终版中也会加入一些关键性的台词。即便没有,也要在会议中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对方。由于这次采用分格的方式,因而脚本都是由久保老师一人担当。作品的故事可以说是由久保与山本监督两人一起构想的,多次会议后让故事逐渐成型。两人在分工方面也很明确,久保老师负责决定角色的画法以及选择与画面相匹配的台词。分格的优势之一在于,能够分享给其他制作人员看到直观的画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分格之中也体现出久保老师的个人风格。而关于山本监督,她拥有非常敏锐的影像意识。那种能力不是他人能够模仿的,另外还掌握花滑方面的知识,以及知道粉丝们喜欢看到什么,对于这些事情都能做出果断的决定。强大的能力也许就是山本监督的个人风格,大塚先生不由感到敬佩。

虽然《尤里》是原创作品,但是依然展现出大气的感觉,更像是由人气漫画所改编的动画。但是如今的漫改作品往往无法将原作的内容塞进一季动画中。但是《尤里》这部原创作品能在一季的时长中展现出如同人气漫画所具有的庞大感,让大塚觉得是一部划时代意义的作品。而作品中展示出的庞大感,大概就是久保老师的风格。此外,久保老师笔下表现自然又迷人的角色也让作品显得格外特别,也减淡原创动画的感觉。

久保老师一般在画漫画时会在不同信息之间进行取舍,比如“这两个角色的对话需要在后面3格内完成”类似这样的决定。同样在绘制分格时也要做出选择,这样的做法就和传统脚本大有不同。本次制作流程中脚本会议基本上是久保与监督两人讨论,作为制作人的大塚只是大致上浏览情节,直到分格完成前,细节方面的问题都放手让她们两人去完成。对于分格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监督会详细地做出修改指示,在这一点上和传统脚本的做法是一样的。

制作人的职业规划(企划落实于制作)(6)

“爱的eros”一曲是作品中重要的主题之一,在分格阶段就已经决定了。不过第三集中勇利说出“作为男性也要怀孕”的台词,是作品中屈指可数的冲击点。大塚表示那句话真的是非常女性向的台词,并且只有女性才能想出来。那句台词大胆又给观众带来很深的印象,让大塚也感到非常震惊,这样的台词换做别的脚本家是绝对写不出来的。而在合作中两人配合的也相当默契。分格中无法将花滑的场景全部展现出来,只有一些连续的静止画,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形式。久保老师就会把重心放在角色情感的表现以及剧情发展上,而山本监督就是侧重于画面表现上,如何通过影像来表现花滑表演。《尤里》也延续山本监督以往作品中的时髦前卫感,并且又带有些暧昧的部分。因为久保与监督两人的相互理解,比如监督一个人构想,合作之下让作品变得更为优秀。

前文中提到作品中出现非常多的选手,在动画后半部分每集都会出现六位选手的表演。虽然不知道监督最初是如何决定的,但是作为制作人,大塚会更多考虑长度以及工作量的问题。出于制作上的压力,大塚希望监督能减少一些出场选手,最终妥协下就变为现在的六人。另外作品中没有对于比赛输赢进行价值判断,营造出的轻松惬意感也是作品的魅力之一,并且注重于对于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展现,保持作品整体的平衡性。

缔造奇迹的人们

除了担当系列构成以及在企划阶段指定情节外,山本监督最花力气的地方就是分镜工作。在《尤里》后期工期逐渐紧张,曾出现多次4人共同分镜的情况。在完成分格后,就要尽可能找到人来完成分镜,曾经向很多人都寻求过帮助。等其他人完成分镜后,最终再由监督进行统一。为了减轻山本监督的工作压力,本作中担当主演出(演出チーフ)的宍戶淳先生就成为制作现场的监督。当山本监督集中精力绘制分镜的时候,宍戶先生就会代替她参加分镜与作画会议。现场中往往会出现各种意外,而宍戶先生在工作中一直保持勤奋的态度。

立中顺平推特,参考实拍绘制的滑冰动作

这次作品中还专门请到立中顺平与安彦英二先生来画滑冰场景的镜头。关于滑冰场景的制作,首先需要让负责花滑编舞的宫本贤二先生进行舞蹈设计,之后把剧情中的相关滑冰场景全部进行实拍录像,最后将舞蹈视频剪辑后在交给相关动画制作人员作。作为参考的实拍素材可以重复利用,选手们的基本表演动作都可以使用同一个素材。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某一集中选手做动作的时候失败了,不用特意去录制一个选手摔倒的视频,而是通过作画来完成改动。所以选手在场上状态好坏两种情况也是一样的处理。

虽然最初没有使用3DCG,但是各种繁重的事情叠在一起,迫于制作压力最终还是借助3DCG。需要注意的是,3DCG的使用指示辅助作画,并非直接在画面中出现3D内容。让3D制作人员根据实拍而做出由相应运动的3D模型,减轻立中与安彦先生的负担。因此画面中那些华丽的转生回旋全是手绘完成。在表记中出现花滑CG演出(フィギュアスケートCG演出)的职位,负责3DCG的调整工作,比如“如果要做到这样的镜头效果,使用3DCG会相当辛苦”。并且不能拘泥于监督所给出的演出指示,还要考虑落实在动画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是全手绘没有借助3D模型的时候,在某些跟随镜头或者是复杂的运动镜头中也会用到3D背景进行辅助。

不过没有直接用3D模型来代替作画也是有所苦衷。在紧张的日程下也无暇为不同角色做精细的3D模型,作为参考用的都是外形一模一样的人型模型,加上相应的运动为作画提供参考。而作品中各个角色的体格外形上都不相同,不能直接描模型,在之后还要根据角色的特征进行修正。选手们在滑冰表演中表情的刻画也十分讲究,如果要用3D做出同样的表情效果的话,就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和开销。

制作人的职业规划(企划落实于制作)(7)

关于花滑镜头,假使整场表演都是全景人物运动的镜头,那么作画上就会有相当大的负担。所以就在这之中加入一些静止镜头或人物近景镜头,作为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镜头。这些镜头不用3D辅助,作画压力也会相对减轻。在前六话中,由于工作量过大致使作画压力增加,在某一话中出现角色表情崩坏的情况。于是大塚先生考虑调整一下工作节奏,因而考虑加入一下静止画或者衔接镜头,让后半部分的作画稳定一些。大塚认为在紧迫的日程下还能完成作品已经算是奇迹了。作为制作人,制作过程中也要考虑方法论,然后从中吸取经验。如果日常过于紧张,就要做出改变。大塚觉得这次作品能顺利完成离不开后期对于方针上的调整,否则将会出现更大的制作事故。

《尤里》中出现大量的滑冰场景,人物基本全都在动,对于作画上的要求非常高。能够完成高难度的制作,大塚认为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就是技术上的经验,从首部作品《坂道上的阿波罗》中的演奏场景,到《巴哈姆特之怒》中的跳舞场景,MAPPA经历过多部较高难度制作的TV动画,面对现场发生的各种难题也能处理得当。另一方面就是精神方面的因素。大塚认为,面对如此巨大工作量的作品,一般来说制作人员可能很难坚持到最后。但因为有之前作品的磨砺,故而大家能够面对各种失败后仍然挺到最后。

《冰上的尤里》与《坂道上的阿波罗》

虽然从大塚先生口中多次听到日程紧张之类的话,但《尤里》的制作还是在全部制作人员的努力下落下帷幕。《尤里》的人气已不必多说,作品受到观众的喜好也许就是对于制作者们最好的馈赠,因为动画制作也在良好的气氛中告一段落。面对作品的成功,作为制作人的大塚先生保持冷静,回忆起作品一路走来的不易。最初MAPPA宣布制作《尤里》的消息在业界传开,不少人提醒大塚是否有点乱来。而当时的大塚先生也不知道作品最终能否完成,并没有什么自信。真正投入到制作中后,内心的想法同监督与其他制作人员一样,拼尽全力完成作品。所以也没有去考虑作品能有多畅销,或者作品能吸引到很多女性观众的喜爱。

制作人的职业规划(企划落实于制作)(8)

MAPPA由丸山正雄先生创立,在本社第一部动画《坂道上的阿波罗》中大塚担任动画制作人一职。虽然《阿波罗》与《尤里》是完全截然不同的作品,但是对于大塚自己而言,他们都有一些相近的地方。《阿波罗》对于大塚而言,是在MAPPA工作中的第一个台阶,而《尤里》则是他踏出的第二个台阶。既然要向上提升一个台阶,自然意味着有更加艰难的工作等待大塚。《尤里》的制作无论对于大塚还是MAPPA而言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制作中的艰辛也完全超出大塚的想象,不过相应的,也得到超出想象的成功与回报。

同年由MAPPA制作的《在这世界的角落》也取得优异的成绩。无论《角落》也好,《尤里》也好,监督们都实现自己想做的企划,并且结果也让人满意。大塚认为在这之中制作人员以及公司的力量都在不断成长,不能因为巨大的成绩而得意忘形,要以更好的状态投入于后续的作品中。

【参考资料】:
  • 《Anime Style 011》

制作人的职业规划(企划落实于制作)(9)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官方网站:anitama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Anitama0815

合作邮箱:bd@anitama

原文: m.anitama/article/3ff8334b037f593e?utm_source=toutiao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