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到1958河南灾情(老农挑粪时看到一轮红日)

前言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一曲《东方红》一举唱红了中国大地的农民歌手李有源。在1947年胡宗南进犯时,他曾全心全意地投身到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斗争中,还亲手送自己身强力壮的大儿子李增堂给部队抬担架,又让会做一手好针线的大儿媳妇做军鞋。当时二儿子李增光还小,他就让他拔草喂羊,他教导儿子说,把羊喂得肥肥的,好慰劳人民解放军。

李有源的故事在陕西佳县可谓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1942年到1958河南灾情(老农挑粪时看到一轮红日)(1)

农民歌手李有源

《东方红》的诞生

《东方红》的创作不是偶然。

李有源,1903出生在民歌之乡佳县城北五里的张家庄。家贫无田,三辈佃农,13岁就成了放羊娃,饱受旧社会的剥削和压迫之苦,只读过一个冬书。一个冬天里,他读完了《百家姓》、《三字经》和《千字文》等,学会了不少字。由于家境贫寒,只好辍学。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主动给学校做些杂务活,比如烧水、扫院、筛炉灰等,他的好学感动了老师,于是老师允许他旁听。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有源不得不担当起繁重的劳动,再也不可能去旁听。从此,田间、炕头、到处都成了他学习的课堂。他还善于编写民歌和秧歌,还会拉板胡,会弹三弦等。别人的唱词、说本甚至是被废弃的书,都成了他学习的课本,几年后,李有源成了周边各村少有的文化人,后来被政府录用,在乡镇担任文书工作。

1935年10月,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抗日战争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在广大农村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这让李有源非常激动,他陆续编写了一些宣传革命的民歌和秧歌在村里和县城演出。

1942年到1958河南灾情(老农挑粪时看到一轮红日)(2)

毛泽东

有一年正月,张家庄和邻村屈家庄联合起来闹秧歌,屈家庄的伞头(陕北地区大秧歌舞中领舞领唱的演员)屈士才在一首秧歌里把毛主席比作一盏灯,李有源觉得这个比喻非常新鲜,可后来仔细一琢磨,一盏灯只能照亮一家一户,可毛主席的光辉能照亮千家万户。他觉得这个比喻不准确,但一时又想不出比这更好的比喻来。

1940年,佳县民主政权建立之后,翻身农民得解放,李有源满怀激情地编写了许多秧歌、民歌、快板和小剧等宣传革命:

“千年铁树开了花,穷人翻身当了家,毛主席领导咱闹革命,从此穷苦人坐天下……”

但是,无论哪一种形式,他总觉得不能把自己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探厚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他朝思暮想,想要创作一首歌来颂扬共产党和毛主席。

1942年到1958河南灾情(老农挑粪时看到一轮红日)(3)

李有源画像

1942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李有源担着粪桶到佳县城去挑粪,此时,一轮红日正从东方冉冉升起,霞光万丈,身上的寒气消失,浑身顿觉温暖了起来。他心中一动,“把毛主席比作太阳,最好不过了。”

到了城里,他又看到了一幅“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救星”的标语,于是他马上开始构思一首新歌。经反复推敲,终于编出了以《骑白马》为曲调的《东方红》。

其实,东方红的前身《骑白马》也不是第一首原曲,《东方红》的原曲是晋西北民歌《芝麻油》:“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抽筋筋,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呼儿咳吆,哎呀我的三哥哥”。后来在1938年,我国著名音乐家安波等人按这个小调,填上了新词。名曰《骑白马》:“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咳吆,打日本我顾不上……”。

直到1942年,这首歌又被农民李有源重新写词,从此,一首对中国人而言,熟悉程度堪比国歌的《东方红》诞生了。

1942年到1958河南灾情(老农挑粪时看到一轮红日)(4)

毛主席画像

被送上太空的《东方红》,唱出了一个新时代

1944年春节,张家庄的秧歌队进城演出,李有源的侄子李增正为伞头,他第一个唱出了《东方红》这首歌,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从此,《东方红》不胫而走,在佳县附近的城乡广泛流传开来。

1944年春,佳县组织70多名群众移居延安开荒种地,李增正任移民队副队长,为了宣传移民的好处,李有源又创作了《移民歌》,并把《东方红》作为移民歌的第一段。李增正和移民队的同伴们一路走来一路唱,一直唱到延安。《移民歌》让延安的军民耳目一新,精神为之振奋。又经延安文艺工作者加工整理,形成后来完整的《东方红》。

同年,《东方红》在解放日报上发表。

《东方红》一旦唱出,便像插上了翅膀,飞越黄河,跨过长江,漂洋过海,响彻全世界。

1951年,李有源以农民作者的身份,参加了绥德专区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次年又出席了陕西省文艺创作代表大会,并荣获奖旗、奖章等,李有源也被人们尊称为“人民歌手。”

1955年,人民歌手李有源因病去世,享年52岁。

1942年到1958河南灾情(老农挑粪时看到一轮红日)(5)

总政交响音乐会《东方红》

1962年,中国文艺报第三期刊登了一篇杨兴的文章,文章说:

“从祖国的松花江畔到喜马拉雅山,从海南岛到内蒙古草原,无论在农村、部队、工厂,还是在团体机关,无论是草原牧场,还是森林矿山,到处都可以听到《东方红》的歌声……,《东方红》不仅在我国国内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漂洋过海响遍了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国家的人民群众,以不同的语言歌唱《东方红》,《东方红》在全世界人民群众中受到了普遍欢迎。”

陕北民歌、俄罗斯民歌和南非黑人民歌被誉为世界三大民歌。可见,陕北民歌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位也是相当重要的。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个民族的任何一首歌,从来没有像《东方红》一样被送上宇宙太空,唱响五湖四海,唱出了一个新时代。《东方红》是一部用老镰头刻在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

而佳县人民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热爱,完全可以从《东方红》这首颂歌中领略。国民党军队在佳县遭受到的是断粮断水之苦,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在佳县,佳县人民倾其所有支援他们。

1942年到1958河南灾情(老农挑粪时看到一轮红日)(6)

《东方红》歌曲被人造卫星送上太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军民情谊,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一杆杆红旗空中飘,跟上共产党把革命闹”等广为传唱的民歌,充分展现了民心所向,“大家团结闹翻身”成了引领时代的共识,边区到处兴起了母亲送儿妻送郎、兄弟争相报名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热潮。

人民,永远是革命的厚土。事实证明,无论什么时候,共产党只要根植于这块厚土,就会有千万年不倒的江山和更加辉煌的前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