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邻居家的怪事(民间故事深夜过豪宅)

早年间,大名府有个年轻后生,名叫沈桐。沈家世代经商,到沈桐祖父当家时,希望子弟能读书求功名,可惜几个儿子都不争气,无人成才。

沈桐父亲接管家业后,秉承祖训,督促儿子和几个侄子刻苦攻读,希望能有出人头地者,可惜事与愿违。

沈桐父亲觉得对不起亡父在天之灵,积郁成疾生了大病,五十岁不到就去世了,沈桐当时才十三岁。

父亲过世后,沈桐的大哥沈林当家做主,二哥沈槐协助。两个哥哥比沈桐大着十几岁,对这个幼弟很是疼爱。

沈桐这一代人,哥哥们都读书无成,为见分晓的只剩他一个,家人们自然将所有希望都放在他一人身上。

民间故事邻居家的怪事(民间故事深夜过豪宅)(1)

沈桐聪明过人,对读书很有潜质,但他自小衣食无忧,受尽宠爱,养出一些纨绔之气,耽于玩乐,不好好读书。

所谓长兄为父,大哥沈林在得到母亲允许下,对弟弟严加管教,还将其关在家中,限制自由,只可惜收效甚微。

这天晚上,沈槐找到沈林,说道:“大哥,三弟这样下去可不行,得不得功名还是小事,若是纨绔之气渐盛,那可不得了。”

沈林叹了口气道:“我何尝不知,但这小子滚刀肉一块,油盐不进啊,这都十六七岁了,整日游手好闲,不好好读书,搞得我头疼。”

沈槐不由一笑:“大哥,你我读书时不也这样吗?父亲为此打过你多少次?不记得啦。”兄弟俩相视一笑,随即眼圈红润,想起了父亲。

沉默片刻后,沈槐道:“三弟的聪慧在你我之上,只是性格洒脱不羁,我看他与四叔有些相像,听父亲说过,四叔年轻时也这样,后来祖父将他赶到兖州独自看店,才转回正道,我们不如效仿祖父之法,让三弟去怀庆府单独照看那家布庄,体验一下世道艰难,或许他也会像四叔那样,幡然醒悟呢。”

沈林听完,觉得二弟说得有理,兄弟俩就去见母亲陈氏商讨。陈氏虽疼爱幼子,但却深明大义,同意了此事。

民间故事邻居家的怪事(民间故事深夜过豪宅)(2)

几日后,沈林以当家人的身份,将三弟沈桐派去怀庆府,打理那间生意萧条的布庄。沈林要求弟弟,在三年内将布庄扭亏为盈,这三年,家里不会支持一文钱。

沈桐性格不羁,傲气十足,读书识字对他来说很是枯燥,虽然大哥提出的要求苛刻,但他毫不畏惧,一一答应。

母亲陈氏一改往日的不舍,连个随从都没他配,就让管家陈宇将其送去怀庆府。临走前,沈林偷偷对陈宇耳语一番,陈宇一一记下。

布庄掌柜叫沈伍,是沈家老人,年过七旬精力不济,铺子只有一个伙计,生意冷淡萧条。陈宇遵照沈林吩咐,私下交代沈伍一番,而后返回大名府。

别看沈桐一身纨绔,但骨子里却不服输,他决定做出个样子,不让哥哥小看。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布庄虽是老店,但无异于重新开始,为了盘活铺子,沈桐先和沈伍学本事。

沈伍精力不济,但经验有的是,沈桐聪慧过人,只要抛却浮躁,接受能力惊人,结果半年不到,就融会贯通。不仅如此,沈伍还将沈桐祖父当年创业的艰辛一一诉说。

不知是迷途知返,还是天性使然,沈桐竟慢慢改变,两年时间不到,不仅铺子扭亏为盈,连纨绔之气也改掉大半。

这日,沈桐去开封看货,他独来独往惯了,没有带随从,独自前往。不日到达开封,事情办的顺利,逗留几日启程返回。

这日进入郑州地界,沈桐见官道旁的大树下,歪躺着一个老者,他下马过去一看,这老者还有气息。

民间故事邻居家的怪事(民间故事深夜过豪宅)(3)

沈桐拿来水囊给老者喝下,过了一盏茶时间,老者缓缓醒来,但气息依旧微弱,看样子是生了病。

沈桐询问,老者说自己姓孙,住在十里外的三家镇,这次是从城里探亲返家,不想中途旧病复发,才昏倒路旁。

沈桐虽是富家子弟,又有纨绔之气,但他却是个心善仗义之人,这都是遗传父母的好基因,见老者身体虚弱,他心生怜悯,就将其扶上马背,送回三家镇。由于送救及时,在郎中救治下,孙老汉转危为安。

孙家人对沈桐感恩戴德,备下酒菜款待,沈桐豪爽,也不推辞,酒宴完毕,沈桐起身告辞。

行出六七里,微风一吹,酒劲儿猛然上头,沈桐晃晃悠悠从马背上溜了下来,那匹马说来也怪,丢下沈桐跑掉了。

眼见天色见晚,返回孙家借宿一宿最为合适,可他不愿麻烦人家,心想:“此处离郑州城不过三十里,就走着去吧。”沈桐还真想得开,起身掸了掸尘土,往郑州方向而去。

酒劲儿还没散去,走了二三里有些困倦,就歪在路旁树下休息,不想眼睛一闭睡着了,醒来时天色已经大黑。此时酒劲儿已过,异常精神,接着皎洁的月光,沈桐继续前行。

不知走了多久,见到居民房屋,应该是临近郑州城郊,不远处有所很大的宅院,宏伟壮观,一看就是大户人家。

沈桐不由自主走近观看,离院墙不足丈许时,墙内突然飞出一物,正好落在沈桐额头。疼痛感让沈桐“哼”了一声,用手一摸,手指沾血,竟被砸破了。

要搁在以往,沈桐定会暴怒,可这两年的历练,让他成熟沉稳许多,他一手握着额头,一手捡起砸中自己那物,原来是块儿瓦片。

民间故事邻居家的怪事(民间故事深夜过豪宅)(4)

沈桐苦笑一下,心道:“看来我今日走霉运,不宜出行啊,先是落马丢马,再是飞来瓦片砸破头,哈哈,真是晦气。”想完后,他将瓦片隔墙扔进去,扯下一块儿内衣包了包头,继续前行。

刚走出不远,忽然感觉后面有动静,沈桐回头一看,有两个人影在大宅墙头晃动,沈桐好奇,停住脚步躲在一旁观看。这两个人影比较瘦小,动作也迟缓,慢慢从墙头溜到外面。

沈桐心道:“看这俩人的动作,也不像贼,就不多管闲事,由他去吧。”此时已过三更,沈桐被砸破头也不觉得困倦,就继续前行,准备天亮赶到南城,找个郎中给自己敷点儿金疮药,再去集市买匹脚力。

沈桐走出不远,似乎感觉有人跟踪,他回头一看,见身后不远处是两个小身影。

这俩人见他停下,也停住脚步,而后慢慢上前,天黑看不清二人样貌,沈桐也不在意,就继续赶路,结果走出一段路,这俩人还在后面跟着。

沈桐疑惑,走上前去问道:“你俩什么人,为何要跟着我。”

话音刚落,那两人都“呀”了一声,其中一个小声道:“小娟,怎么不是他?难道他没来吗?”另一个则说:“不知道呀,明明说好的,怎么会不来呢。”

这一说话,沈桐听了出来,这两人竟是乔装的女子,他猛地一怔,心道:“对了,方才从墙内翻出的,就是她俩,那瓦片,八成也是这二人扔的。”

想到此处,他气不打一处来,开口道:“我晓得了,刚才扔瓦片将我头砸破的,就是你们?”

那个叫小娟的胆子较大,上前开口道:“那刚才往院内扔瓦的是你喽?你可真是的,怎么乱扔,坏我们事情。”

民间故事邻居家的怪事(民间故事深夜过豪宅)(5)

沈桐被他这话逗乐了,故意生气道:“哎呀,砸破我头还恶人先告状,你俩鬼鬼祟祟翻墙而出,定是窃贼,看来我得将你二人捉住,送去那户人家领赏,要么就是送官查办。”

这话一出,旁边那个姑娘害怕了,颤声道:“公子别误会,我们不是贼人,而是那户的家人,深夜翻墙事出有因,还请你高抬贵手。”

沈桐感觉奇怪,便问道:“究竟是何缘由?讲个清楚,不然我真的将你二人送官。”那女子将沈桐叫到一旁,说出缘由。

原来这个女子叫杜玥蓉,是这家大户的小姐,小娟是她的贴身丫环。玥蓉与自己表兄陈河互生情愫,可父母对表兄颇有成见,认为他品行不良,断不会同意此事,所谓情到浓时忘乎所以,玥蓉为了和表兄在一起,就让小娟从中联络,决定为情私奔。

他们约定私奔之日就是今晚三更,玥蓉在墙内扔出瓦片,若陈河在外接应,就将瓦片扔回,不成想扔回瓦片之人是沈桐,玥蓉与小娟误会,便翻墙而出。

到了墙外,二人看到不远处的沈桐,误认为是陈河,就急忙跟随。陈家家规很严,若被父亲等发觉,那就惨了,所以玥蓉不敢喊话,一直在后尾随,想着走远后,离家安全了,再叫住陈河。

得知真相,沈桐不禁一笑,说道:“好个有情的女子,竟然与人私奔,我愿成全你们,砸破头的事就不追究了,你赶紧去找表兄吧,我也得赶路了。”

玥蓉施礼说道:“方才误会,上了公子,真是罪过,他日若有缘分,定当偿还。”说完后,领着小娟往回走去。

沈桐也不多言,转身赶路,刚走出十几丈,忽听得身后传来女子呼救声,沈桐一惊,急忙向后跑去。

到近前才发现,是两个男子在掳劫小娟和玥蓉,看这二人容貌和装束,很像流匪强盗,应该不是陈家人。沈桐自小仗义,好打不平,大喝一声冲了上去。

可能是情绪激动,额头伤口崩开,鲜血流淌面门。沈桐面白如玉,又是一身白衣,配上鲜血,再经月光一照,甚是吓人,那俩匪徒以为碰到鬼,仓皇而逃。

民间故事邻居家的怪事(民间故事深夜过豪宅)(6)

沈桐上前扶起二人,说道:“送佛送到西,还是我陪你去找表兄吧,省的意外。”玥蓉感动,又是一番感谢。

三人悄悄来到陈家院外,不见陈河人影。玥蓉悄声道:“表兄定是等不到信号,回家去了,这可如何是好?”

“去找他啊,若家人发现你不见了,定然出来寻找,若是被抓到,你与表兄可就没机会了。”沈桐一脸严肃道。

逼上梁山,没有办法,玥蓉此时也只能这样,她与小娟带着沈桐奔陈河家而去。两家离得不远,两刻钟时间就到了。玥蓉和沈桐躲在一边,小娟上前叩门。

不多时,陈河披着衣服走了出来。沈桐看他那样子,心中疑惑道:“看他这面容和妆容,不像是与人私奔的样子啊,难道......”

此时,玥蓉将陈河拉到一边,言语一番,陈河大惊:“表妹,我想过了,你我这样是不对的,我父母不同意,姨母和姨丈也不会同意,我们俩无一技之长,就算逃到他方,将来如何生存,你还是回家吧,和姨母姨丈好生认错,他们应该不会为难你。”

“什么?”玥蓉把眼一瞪,大喊道。

这一声把沈桐都吓了一跳,想不到这个柔弱的小女子,竟突然爆发。

“我一个闺阁女子,甘冒名节和与父母决裂的风险,与你共谐连理,你竟当成儿戏,不去赴约不说,还讲出这等话来,我真是瞎了眼,怎么就信了你的甜言蜜语,我现在已无回头路,你若还有情愫,就跟我一起走。”玥蓉眼中含泪,悲愤道。

世上真有无耻小人,陈河就是如此,玥蓉话音落下,他竟翻脸道:“你我注定无缘,再说了,深更半夜,你与陌生男子共处一个多时辰,谁知发生了什么,我陈河好歹也读过几年书,怎能与污点女子共谐连理。”

民间故事邻居家的怪事(民间故事深夜过豪宅)(7)

“混账东西,留你这等小人在世上,只能祸害他人。”沈桐实在听不下去,上前就要暴揍陈河。

“沈公子住手,为了这等小人,不值得,我们走吧。”玥蓉此时异常平静,带着小娟转身离开,沈桐对着陈河骂了句“畜生”,跟进两人而去。

走出二三里路,沈桐叫住二人,说道:“玥蓉小姐,你有什么打算,不如我陪你回去,好生向父母认错,骨肉亲情,他们会原谅你的。”

“可我自己不能原谅自己,眼瞎认错人、半夜逃家门,我有和面目去见父母?”玥蓉悲愤,可她没有哭,眼圈泪珠始终没有落下。

正当沈桐暗自佩服这个小女子时,玥蓉突然开口:“沈公子,今晚相遇就是缘分,况且你还有相救之恩,若不弃,我愿为妾,伴随你左右。”

这话吓得沈桐不轻,竟呆立在当场。玥蓉见他这副模样,说道:“公子是嫌弃我不贞吗?若不愿,我就带着小娟去到他方,今生不嫁。”

说实话,沈桐是被玥蓉给惊到了,这女子看着柔弱,实则刚烈,算得上一个奇女子,他血气上涌,接口道:“有何不愿?小姐贞烈,令人敬佩,我沈某尚未娶妻,能与小姐共结连理,乃三生有幸,我现在就送你回家,然后回大名府禀报母亲,备下聘礼前来求亲,若你父母不同意,我就跪死门前。”

玥蓉道:“不行,我要同你一起去大名,不是不信任你,而是担心进了那个家门,就再没有自己做主的余地。”这时,沈桐那股子倔劲儿也上来,开口道:“好,就这么定了,我们现在就出发回大名。”

这二人都是性情中人,一问一答颇有喜感,小娟扑哧一声,笑出了声,随即说道:“小姐、沈公子,我看你俩才是天生的一对儿,性子都这么相似,哈哈,想不到那半片烂瓦,竟成了你们的红娘。”

民间故事邻居家的怪事(民间故事深夜过豪宅)(8)

小娟的俏皮话,将沈桐与玥蓉给逗乐了,三人商量一番,玥蓉写了封书信,说自己心情烦闷,带着小娟出去散散心,半月之后便回来,请父母宽心。写好后悄悄塞在自家门下,此时临近五更,三人赶紧离开上路。

天亮后,三人来到集市,沈桐雇了辆马车,中午时分就到了黄河渡头,登船过河,第四日傍晚,回到大名府家中。

自上次离家,已近三年,中间只有春节回来过。其实沈桐的情况,沈伍隔段时间就书信汇报,母亲和两个哥哥了如指掌,对他的转变和能力大为欣慰。

正当母子三人商量,准备将他召回,给其成家立室时,沈桐竟回来了,还是带着娘子回来的。沈家人都不拘小节,没有读书人那种迂腐,得知前因后果,都高兴异常,认为这是天作之合。

五日后,家人已经备好重礼,沈林沈槐疼爱弟弟,整整备了七大车,两兄弟一商量,决定陪弟弟亲往郑州,沈桐的两个嫂子也同往,路上陪伴玥蓉。

七车装聘礼,三车坐人,为了给弟弟弟媳装门面,沈林还叫上七八个伙计同往。队伍很是气派,不日来到郑州。

话说当日天明,门房发现书信,即刻交给玥蓉的父亲杜泰,这时候,家人才知道玥蓉出走。杜泰很气愤,一面让人四处寻找,一面责怪妻子梁氏教女无方。

转眼半个月,等不下去的杜泰要去报官,请官府寻找女儿下落,还没等出门儿,沈桐一行就到了。

民间故事邻居家的怪事(民间故事深夜过豪宅)(9)

女儿安然归来,诉说过往内情,她没有隐瞒,将自己欲与陈河私奔之事也讲了出来。这杜泰也是性情中人,听完后暴怒:“这个混账,我定要狠狠教训他。”

玥蓉劝阻:“都是女儿不孝,让父母牵挂,也怪女儿不听父亲之言,轻信陈河这个小人,不过若非此劫,女儿也遇不到沈公子,这或许是命数吧,父亲就不要动怒了。”

有句话叫: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况且沈桐身材修长、样貌俊朗,与女儿站在一起,真的非常般配。梁氏心花怒放,说道:“老爷,此事就算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招待亲家众人,还有就是给玥蓉办嫁妆,他们俩机缘巧合走在一起,这才是上天赐予的大好姻缘呢。”

杜泰对沈桐的印象也不错,觉得这伙子的性情,也自己有几分相似,听妻子这么一说,愤怒全消,急忙吩咐家人招待沈林等人,而后列下清单,让管家照此购买,给女儿筹备嫁妆。

外人并不知道杜家小姐夜逃之事,只晓得大名府豪家前来提亲,聘礼厚重,排面十足,众人无不羡慕,杜泰脸色风光,心情大好。高高兴兴、顺顺利利,沈桐与杜玥蓉结为夫妇。

沈林与沈槐都是重情之人,又异常疼爱这个幼弟,兄弟俩一商量,竟将家产的四成分给沈桐。沈桐知道哥哥们疼爱自己,他心中感动,与玥蓉商量后,只收下两成。不日后,沈桐决定,搬去怀庆府定居,他对那里有感情。

民间故事邻居家的怪事(民间故事深夜过豪宅)(10)

转眼多年过去,沈桐夫妇生下两子一女,在玥蓉的建议下,小娟早已做了妾,也生下一子两女。

这一年,沈桐的长子沈遇中了秀才,对于沈家家族来说,这是天大的喜讯,祖父当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沈桐的三个叔叔,十几个堂兄弟都来祝贺,大哥沈林是当家人,带着众人去祖坟祭拜,告慰祖父在天之灵。

又过去多年,沈桐已年近六旬,儿子沈遇后来中了举人,虽然未能中进士,但也如愿进入仕途。

玥蓉和小娟也近六旬,身体依然康健,三人早已不问家务,只管享受天伦之乐。每当月圆之夜,三人总会谈起几十年的那晚,谈起那块儿烂瓦片儿。

(故事完)

写在最后:

茫茫人海中相遇、相识、相知、相爱,而后走在一起,这需要天大的缘分,可惜现在许多夫妻,却不懂的珍惜,真令人叹息。

劝解世人,珍惜那个和你没有血缘关系,却同你朝夕相伴、随你一起行路、与你同甘共苦的人,因为他(她)比你的骨肉至亲还要亲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