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坏肚子了怎么补救(该注意这些细节了)

吃坏肚子了怎么补救(该注意这些细节了)(1)

吃坏肚子了怎么补救(该注意这些细节了)(2)

文:小x

一个小事故

话说一个空气闷热的午后,室外温度高达38℃,我和小伙伴躲进了一家烤鱼店,在空调的冷风中吃着麻辣的烤鱼,感觉很赞!

晚上6点钟左右,和小伙伴俩人前后开始觉得肚子一阵阵绞痛,随后胃里一阵阵恶心,这感觉,很丧!和小伙伴一起回想下午吃的烤鱼,难道是有些地方没烤熟!相约一起去看医生,被告知是食源性疾病!

经历了生平第一次这么严重的上吐下泻,我从中感受到一个废话级的事实:吃坏肚子真的很不好受啊!决定在这个微生物还正值“繁荣昌盛”的时候,说叨说叨食源性疾病。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通过食物而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如病原菌或有毒物质引起的一类疾病,是全球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个听起来很专业的词儿,其实很接地气儿,大白话就是“吃了不卫生的食物后,生病了”!

吃坏肚子了怎么补救(该注意这些细节了)(3)

图源│Pixabay

食源性疾病的类型

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类型可以分为微生物感染型(细菌、病毒、寄生虫)和有毒有害物质中毒型(真菌毒素、动植物毒素、化学性毒素)。其中以感染型引起的中毒最普遍、最具爆发性。这些听起来就不友善的概念简单总结大致如下图里的内容:

吃坏肚子了怎么补救(该注意这些细节了)(4)

图│小x

怎么预防食源性疾病?

每年食源性疾病的频发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关注点,其实预防这类疾病往往败在了一些小细节上。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了全世界人的饮食健康早早就行动了,经过食品安全专家和风险信息交流工作者近一年的讨论,在2001年推出了预防食源性疾病的五大要点:

1、保持清洁

首先要保证手部卫生清洁,看了医学和食品从业者都比较熟悉的7步标准洗手法,我反思自己:平时的洗手真的挺敷衍的。

其次,刀具、案板、抹布等做饭用的工用具要保持清洁。抹布容易滋生细菌,白色抹布比较容易发现残留的污渍,发现有清洗不掉的污渍时就及时更换新的抹布吧。

还有,冰箱内部也要保持整洁。熟食、洗净的水果等直接可以吃的食物放在最上层,生肉、鱼等放在最下层,放在同一层的食物最好分别密封保存。不要一直囤太多的食物在冰箱里,这会助长喜欢低温的细菌们定居下来,记得必要时给冰箱来个大扫除。

2、生熟分开

最好是配专用切生食和切熟食用的案板、刀、容器,如果不能专用,至少做到切完生食清洗干净后再切别的食物。冰箱存放食物时也要做到分层、分类、分隔存放。

吃坏肚子了怎么补救(该注意这些细节了)(5)

图源│Pixabay

3、食物烧熟

食物要彻底烧熟煮透,尤其是畜、禽、蛋和海产品,中心温度要达到70℃以上。冷藏后需要再次加热的食物也要加热到70℃以上。特别是大的肉块(此处可以忽略牛排:三分熟牛排的中心温度最高约是57℃,五分熟的最高约是63℃,七分熟的最高约是68℃。源于牛排特殊的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牛排中心温度达不到70℃也可以安全食用。),中间部分确保是熟透了的。

日常家庭中没有食物中心温度计,可以根据食物的颜色、味道和质地来判断是不是熟了。以红肉为例,煮肉熟了之后,会变灰白色,如果是用煎锅来煎,还会出现黄黄的诱人色泽,因为蛋白质变性肉块变得干硬,同时还会散发出扑鼻的肉香味儿。

吃坏肚子了怎么补救(该注意这些细节了)(6)

图源│Pixabay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WHO建议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应该存放在5℃以下或者60℃以上,就是处于冷藏或者加热保温的状态。因为在5℃~60℃的温度区间,对微生物的生长相对比较有利。

熟食在室温下存放超过2 小时、60℃下超过4小时、8℃下超过24小时未变质的食物食用前都应该再加热。

此外需要解冻的食物最好放在冷藏室进行解冻,既可以减少食材营养成分的流失,又能控制被细菌污染的机会。

吃坏肚子了怎么补救(该注意这些细节了)(7)

与食物相关的温度指示 图│小x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水是病菌传播的重要载体,做饭的用水要保证是经处理的安全水。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要求是:①感官性状良好:透明、无色、无异味和异臭,无肉眼可见物;②流行病学上安全:不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③化学组成对人无害: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对人体不造成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远期危害。

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材,对于不确定是不是安全或者来路不明的食物,大家不要冒险尝鲜。水果和蔬菜等生吃的食物要清洗干净,必要时消毒或者削皮后再吃。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的是外出就餐或者点外卖时,尽量避免口味浓重的食物。因为有些食物的气味、味道和外观并不能完全指示该食物能否使人生病。如果食材原料不是很新鲜,在加工制作的时候用一些口味厚重的配料加以掩盖,对于体质不好、肠胃敏感的人,可能就没那么友好了!

人一天三顿饭,吃坏肚子很正常,但注意以上的细节,慢慢享受美食,一切还是那么美好。烤鱼还可以偶尔吃,但动嘴前我一定会擦亮眼。

食源性疾病的急救建议

我们人类不可能完全避免疾病的发生,但我们能做的是了解疾病并且尽量避免。食源性疾病出现了急性胃肠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泻,不要随意使用止泻药或者抗生素等药物,要谨防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及时寻求帮助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参考资料

[1] 杨丽 凡小丽 倪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健康博览》2019年6月第22期

[2] 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https://www.who.int/zh/home

[3] 食品微生物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吃坏肚子了怎么补救(该注意这些细节了)(8)

本文为文章作者原创,欢迎转发分享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转载、约稿、投稿请联系members@healthcrew.c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