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樊长使失去了孩子 差点拖芈姝下水

芈月传樊长使失去了孩子 差点拖芈姝下水(1)

初看《芈月传》的时候,我并没有注意到斓曦饰演的樊长使这个角色。重温了之后,这个胆小如鼠、一味隐忍的母亲引起了我的注意。

樊长使,是秦王嬴驷的妃子,在嬴驷的后宫中算不上是多么出彩的人物。她既没有芈姝、魏琰这样的家世作为支撑,也没有野心,嬴驷对其也没有太大的关注,即使她生下了儿子公子通,也就只给了个少使的位份,比未生子的芈月还要低。

樊长使胆子很小,害怕惹祸上身,不仅在宫里能忍就忍,谨小慎微地活着,而且要是这么教育自己儿子公子通的。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差点把王后芈姝拖下水了。

芈月传樊长使失去了孩子 差点拖芈姝下水(2)

痛失爱子之后,樊长使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为了让逼死自己儿子的芈姝母子付出代价,樊长使第一次鼓起了勇气,不顾一切跑到了秦王嬴驷面前,告发了芈姝曾经试图用杀人蜂谋害嬴稷的事情,得知真相后,嬴驷雷霆大怒,查封了椒房殿,如果不是他病入膏肓,时日无多,废后易储会动摇国本的话,芈姝和嬴荡可能就会被废。

樊长使拼死举报芈姝,差点拖芈姝下水,背后隐藏的是一颗爱子之心,是一个母亲被逼上了绝路后的反扑。只是,她的反扑太晚了,儿子已经没了,她做什么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芈月传樊长使失去了孩子 差点拖芈姝下水(3)

01.能忍就忍,她只希望自己和儿子可以平安度过一生;‍

忍,是樊长使在后宫生活的法宝。根据她的作风来看,她应该没有大的背景,没有显赫的娘家作为支撑,秦王嬴驷对其也不是太宠爱。一个女人既没有娘家做支撑,又没有宠爱,想要在后宫生活,确实很难。

芈姝为了芈月与魏长使、虢美人发生冲突的时候,有人趁机绊倒了樊长使,致使其早产,生下儿子后,樊长使把这件事情归咎于自己不小心,不想再追究。

为了抢夺小狗,公子通和嬴荡产生摩擦,被嬴荡欺负,樊长使怕得罪了芈姝母子,劝说儿子要隐忍。

公子通看到了珊瑚让人把蜂巢放在宫里,引发了杀人蜂事件,樊长使猜到了幕后黑手和他们的目标,却害怕牵连到自己跟儿子,让儿子保密。

公子通再度与嬴荡产生了冲突,遭到了嬴荡的羞辱,这一次,樊长使劝儿子忍让成为了压死了公子通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其走向了绝境。

退一步海阔天空,樊长使以为,只要自己隐忍,不跟别人计较,不跟别人发生冲突,不争不抢,安分守己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就不会遭到有权有势的人的忌惮,等到儿子有了封地,就可以跟儿子一起过上好日子。可是,她愿意忍,不代表别人愿意放过她。

芈月传樊长使失去了孩子 差点拖芈姝下水(4)

02.她的软弱和忍让,最终让儿子走向了绝境;‍

再看《芈月传》,我发现,公子通选择绝路,情有可原,他是真的找不到活下去的出路了。

就算公子通按照母亲的说法,继续对芈姝嬴荡母子忍让,就能换得平安吗?以嬴荡飞扬跋扈、目空一切、把别人的性命当作草芥的作风,他真的会放过公子通吗?到时候,嬴荡成为了君王,对公子通母子予取予夺,谁能保护得了他?

对未成年子女来说,他们的安全感来自于父母。而作为君王,秦王嬴驷忙于朝政,注意不到儿子们之间的事情,作为母亲,樊长使胆小如鼠,只会忍让,根本保护不了自己的儿子。因此,受到了羞辱的公子通未能及时得到公道,最终选择了绝路。

樊少使的软弱和忍让,最终让儿子走向了绝境。实际上,她若早点反击,就不会丧子。她若及时把杀人蜂的事情告诉嬴驷,也许就可以早点让芈姝付出代价,让他们自顾不暇,没有时间去欺负公子通。

她的软弱与忍让,不仅让儿子得不到安全感,而且越发地让芈姝和嬴荡不把其放在眼里,想欺负就欺负。

芈月传樊长使失去了孩子 差点拖芈姝下水(5)

在很多情况下,忍让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他们变本加厉欺负你。欺软怕硬,是人的通病,柿子要捡软的捏,老虎不发威会被当作病猫。

为人父母,一定要坚强起来,要有自己的底线,要给予子女安全感,别让子女在被欺负的阴影下生活。

最后,也奉劝那些喜欢欺软怕硬的人一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逆鳞,都有自己不可以触碰的底线,如果你欺人太甚,把别人往绝路上逼,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早晚会遭到别人的反击,要记住,兔子急了还会咬人。

芈月传樊长使失去了孩子 差点拖芈姝下水(6)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