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特点(郑和下西洋与明朝)

明朝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开始航海,而“麒麟外交”就发生在他七次下西游的过程中。从当时的大背景上来讲郑和之所以可以频繁下西洋,主要与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力量以及科技发展有关系,如果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当时的明朝综合国力比较强。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海上通商,通过下西洋活动其实也可以展现明朝国威。从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三宝太监郑和一共有七次下西洋的航海经历。郑和所带领的船队最远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在整个航海历程中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特点(郑和下西洋与明朝)(1)

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意义绝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所带领的船队在与世界各国交流的过程中,既让世界了解了当时的明朝,也让明朝统治者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加详细的认知。“麒麟外交” 也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如果从政治背景上来讲,郑和下西洋其实是由明朝统治阶级,主导的一次由海上丝绸之路面向世界的政治活动。只不过在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郑和下西洋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在七次航海历程中让明朝与亚洲和非洲各国形成了广泛交流。

一、麒麟外交以及这种外交形式的特点

郑和下西洋其实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和经济上的活动,这种交往更多的体现在文化输出和动物交流。这其实也就是郑和下西洋“麒麟外交”的起点。所谓麒麟其实指的就是长颈鹿,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长颈鹿对明朝人来说绝对是稀罕物。麒麟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但现实生活中这种神兽根本不存在。郑和航海至非洲的时候,当地人为了表示友好并想与明朝建立外交关系的初衷,将长颈鹿作为赠予郑和,并托付他带给当时的明朝皇帝朱棣。

相信大家都知道郑和有七次下西洋的经历,其中可以将这七次下西洋分为1-3次和4-7次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活动地区在东南亚和南亚,而拓第二阶段郑和率领团队到了西亚和东非地区。郑和七下西洋的时候有七次“麒麟外交”,而这七次“麒麟外交”多发生于下西洋的第二阶段。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文化外交、贸易外交,而动物外交其实就是郑和创下的先例。

在航海的时候每途径一地,郑和都要与当地的实际管辖者进行交流。而这种交流活动并不仅限于语言原则,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以物物交换和赠予为主要方式。明朝的瓷器在航海外交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非洲国家的人对明朝瓷器都特别感兴趣,他们都愿意用“麒麟”也就是长颈鹿来换瓷器。现在的中国英文“china”,其实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特点(郑和下西洋与明朝)(2)

二、麒麟外交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屡次“麒麟外交”活动中,其实都收到了比较理想的外交效果。对于明朝人来说“麒麟” 是代表祥瑞的神兽,当郑和通过下西洋的方式将所谓的麒麟不断带入明朝时,土生土长的明朝人通过这个神圣对外面的世界也会有一个了解。虽然当时人们对航海活动并不是特别了解,但通过政府行为所组织的远洋航队,前后七次到达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并带回了其他国家的物品、文化、人文历史和动物,这种冲击力无论对永乐帝还是宣德帝来说都非常巨大。

如果从实际意义上来讲,麒麟外交并不只是单纯的动物交流。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在明朝的时候,无论人们的思想有多开明其实都无法抵挡异国物品的冲击力。简单的说就是麒麟外交,不仅让明朝对外界世界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为本国人民和外族人搭起了一座可以神交的桥梁。这种外交形式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代,都不得不说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虽然表面上看是两国之间比较平常的交流活动,但事实上麒麟外交所起到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对明朝乃至明朝之后的历朝历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特点(郑和下西洋与明朝)(3)

三、麒麟外交让明朝融入世界

如果说麒麟外交只是郑和七次下西洋中的一个小插曲,那么因麒麟外交这个关键点,所衍生出来的世界观也非常值得大家思考。明朝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可以用帝国称呼的朝代,这说明除了最基本的国土面积比较大之外,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也都可以位列当时世界前茅。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才会有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即使对于现在的科技来说,要想组织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其实也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在当时的历史阶段明朝之所以能够组织规模比较大的航海活动,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国力、财力还有战斗力作为依托。或许大家也可以说这是明朝穷兵黩武的佐证,但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之后,完全可以证明当时时的航海活动以及麒麟外交都非常成功。

因为麒麟外交让世界了解了明朝,也让明朝人的世界观更具前瞻性。虽然郑和下西洋和麒麟外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无力,但与其给明朝乃至后人带来的重要意义来讲,这些所谓被浪费的资源和时间都不值得一提。通过轰轰烈烈的下西洋活动,以及有助于宣扬国威的麒麟外交,让明朝有一个非常闭塞的国家开始走向国际化。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特点(郑和下西洋与明朝)(4)

结语

一个看似是动物交流而产生的“麒麟外交”,实际上却是明朝这个主权帝国对世界的傲视。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特点(郑和下西洋与明朝)(5)

郑和也好他带领的庞大舰队也罢都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如果没有明朝比较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没有一个比较开明的统治者和造船的团队,相信郑和七次下西洋以及麒麟外交都不复存在。其实麒麟外交对于明王朝来说,只是国家向世界证明实力的渠道。

参考文献

1.邹振环《郑和下西洋与明朝的麒麟外交》

2.常任侠《明初孟加拉国贡麒麟图》,《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年第3期,第14-18页。

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第2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