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中我们应怎样对待父母兄弟(王中熙解弟子规)

关键词: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弟子规中我们应怎样对待父母兄弟(王中熙解弟子规)(1)

孟子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侍奉父母,人生第一大事。这里的“亲”包含了父母但决不仅仅是父母,它涵盖了五伦关系中的父子、夫妇、君臣、兄弟、朋友。佛说众生与我一体,众生都是亲,这样心量就大了。

侍奉父母既要做到“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还要做到“亲有过、谏使更”,这样孝道才圆满。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和我们一样也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如果为人子知道父母的过失而不去“谏使更”,实际上是陷父母于不义,同样是不孝。要正确对待父母的过失,做到以诚相谏。学到这里再把前面所学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联系起来,是不是觉得圆融了。

经典、圣贤的教诲就像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是用来丈量我们自己的,决不是拿来乱量别人的。我们学《弟子规》决不是拿它来按图索骥找父母或他人的过失的,这样既曲解了经典,也失去了为人子的厚道。说是有位母亲批评孩子,孩子就拿夫子的温、良、恭、俭、让来回对母亲,这孩子是长傲气了。林则徐在十无益中就说:“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亲有过、谏使更”,谏是劝谏、规劝的意识,不是批评,不能把劝谏和批评、指责混为一谈。这里肯定了天下父母也是人,也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如何正确对待父母的过失,为人子不得不深思。

弟子规中我们应怎样对待父母兄弟(王中熙解弟子规)(2)

和大家重温历史上两个最经典的劝谏故事,“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通过自己的妻子、奴仆、有求于己的客人,对自己的赞美之词,领悟到齐王被人赞美而受到了蒙蔽,于是入宫劝谏。最后齐王知错就改,励精图治使齐国成为强国,众多小国闻之臣服。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说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有一次魏征在朝堂上又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到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劝谏是存心也是一门艺术,很多人看到父母的一些过失后,把父母噼里啪啦猛批一顿,也不管父母能不能接受,这是不孝的表现。劝谏父母要首重存心,存心差一点结果可能谬以千里。

我们常常听到为人子的抱怨:父母真固执,好说歹说都不听。这不见得就是父母固执,可能是我们劝谏父母时存心不对。我们劝谏父母决不是要批评、控制父母,是要父母能改掉过失,是念念为父母好,不是要父母听我们的,对我们言听计从。

你做的不是让自己生怨的事,也不是让父母生怨的事,哪里有固执和抱怨之说,如果有,要反省自己的存心和态度。是念念为父母好,还是自己的控制欲在作怪。念念为对方好是无私的,是完全不图回报的,这里没有我;控制欲表现为你就是要听我的,按我说的做,这里有一个我。劝人为什么劝到吵起来,甚至于让对方恼羞成怒、心生怨恨都是有我在里面,这样子我们就失去当初劝谏真正的目的。所以,时时要记住这颗存心,就是要希望他更好。当这一分心坚定的时候,在方法、态度上你自然而然会去修正自己。

弟子规中我们应怎样对待父母兄弟(王中熙解弟子规)(3)

“怡吾色,柔吾声”是告诉我们劝谏父母的态度要“诚于中而形于外”,只要存心对了,“怡吾色,柔吾声”是自然而然的事。我们不仅仅要在劝谏父母时和蔼可亲,轻言细语,我们更应该把和蔼可亲、轻言细语当做一个常态,常存爱敬之心。

见到父母犯过失,动不动就严厉的批评甚至指责,你说父母能接受?能生欢喜心?他不欢喜,就不可能听你的,那他更不可能去改过。

劝谏父母要以诚相谏,这个诚有两层意思,第一你的存心或者说出发点要纯粹。如果你动机不纯,或者高高在上不可一世,最后肯定是由劝到吵事与愿违。第二你规劝父母的自己要先做到,否则你还是等自己先做好了,再来劝谏父母,这样父母才相信你。

孔子在《论语》里面提到“君子信而后谏”,劝人有一个前提,一定是对方先信任你,才可以劝勉。“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假如对方还没有信任你,你去规劝他,他还会以为你有意中伤他。所以规劝别人,首先要赢得对方的信任。规劝父母如是,规劝朋友、同事甚至晚辈亦如是。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强出头,调解朋友同事的纠纷,结果弄的里外不是人,原因何在?你的信达不到,你的威信不够。

“悦复谏”也有两个意思,“复”是说改过的不易。没有人的过失是一劝就能改好的,世上只有颜回能做到“不二过”。所以在劝谏父母过失时一定要不急不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其次我们还要理解到,反复的劝谏父母不听,问题不一定在父母,而在自己。是因为自己“德未修”,所以父母才会“感未至”。

“悦”说的是规劝时间的选择,一定是要在父母高兴的时候,心情比较愉悦的时候才是最好规劝父母的时机。规劝父母之前我们先要察言观色,看看时机是不是成熟,否则可能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论语》有言“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可与言而不与之言”是说时机已经到了,你可以劝诫他,但是你却没有劝他,这样就“失人”了;我们就失职了,失了为人子之职。“不可与言,而与之言”时机还没到,你操之过急,这样是“失言”了;你可能就讲错话了,你的善心可能就行了恶事。要观机而谏,这也是一种智慧。

规劝父母时机要选对,地点也不能忽视。俗话说,“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在称赞别人的时候,你可以在人群当中讲,可以让别人“见人善,即思齐”;你给他的肯定,他也会更积极努力去做的更好。

但是规劝别人的过失应该要私底下,没有其它人的时候。其一“家丑不可外扬”,了凡四训也说“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这个“愆”是指过失。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别人的过失是不能扬的而要盖。其二要随顺人情,顾虑父母的面子,这样父母才会乐意接受你的规劝,达到改过的目的。上面说的是劝谏父母,那对孩子呢?兄弟姐妹和朋友呢?经典一定要活学,这样才能有举一反三的功效。

“号泣随,挞无怨”说的是如果真的事情很紧急,这个事情是关系重大,你劝谏没有时间,不可能等待,那怎么办?“号泣随”,看到父母不听劝谏的时候,就是痛哭流涕甚至被父母责罚,还是要去力谏父母。

唐太宗李世明,有一次随父亲打仗,父亲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李世民知道这么做很可能会引起全军覆没,所以力谏父亲。父亲不听,他就在军帐外面哭泣一整夜,哭得很大声,哭声凄厉感人。他父亲听到儿子在外面这样的哭泣,心里就重新安定下来,改变了自己的主张,终不至于全军覆没。李世明用自己真诚的行动来感动父亲,所以这个号泣是一种真诚的表现。

“挞无怨”是说即使因劝谏父母打骂我们,心里也不能对父母有丝毫怨恨之心。我们劝谏父母的存心是为父母好,既然为父母好,不是为自己,哪来的怨恨。挞无怨还是要把握一个度的,本着“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不能陷父母于不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