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不正的人是什么心态(不闻六相人的本性)

人中不正的人是什么心态(不闻六相人的本性)(1)

大家好,今天我是有点枯燥的不闻

随着头条、知乎、B站这些软件广为传播,大家能看到很多讲人情世故的文章。

它们涉及到心理学、历史、沟通法、思维法、学习法。

他们讲人要向前走,要创造价值,要重视情绪。

可是你知道那么多的观点,却还是有非常多的疑惑。

时间一到,接触的东西多了,就会想:

活着是为了什么,怎么赚到更多的钱,如何减少自己的痛苦。

1

塔罗牌很准是因为行动、思考、情感、收获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东西,不论如何都能对应上一些。

心理学不能读心,但根据你说的话可以知道你的思考方式和习惯。

心理学的基础是生物学,本质上是研究人的学科,那么弄清人的本质即可。

这样能够知道人的言行、思维是怎样运作的。

也能分析社会上各种现象背后的原理,用来规避灾祸。

《圣经》认为人有七宗罪: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暴食、色欲。

他们认为这些东西会损害人的灵性。

但是,却没有人告诉我们,这是根植在人类本性中的东西,是人活下去的动力。

比如说一个人傲慢、贪婪,所以他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地位,增多自己的财产。

假如年纪轻轻就学会了佛教的那一套,轻视物质,轻视享受,那有些人也很容易推出轻视生命。

快乐都不要了,还要什么?

难道活着是来受苦的么?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情绪是他的底层驱动力,是促使他活下去的动力。

举个例子,知乎有人说他的朋友努力读书,最后当上了大企业的高层,原因是小时候被人瞧不起。

被人瞧不起,所以感到愤怒、不甘心。因此产生了动力,驱使他往上爬。

就这一个很简单的理由。

人中不正的人是什么心态(不闻六相人的本性)(2)

2

但是又不能让这些根源性的东西过度,否则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所以中庸、平衡之道才被人推崇,不能让他们毁了自己。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百度贴吧里有一个“戒色吧”。

里面的人大多因为手冲过度,把自己搞得精神不振。

国外的一对姐妹每天暴饮暴食,直到过度肥胖得了一身的病。

所以万法讲究一个平衡。

不论是快乐、悲伤、愤怒、欲望,任何存在于我们身体中的东西,只能让它适当流露。

若是一味地发泄,不能克制,就会损害己身。

也是因为性知识和医学知识的欠缺,让人趁机在“戒色吧”里卖药。

他们告诉你手冲多了对身体伤害很大,然后在帖子里放微信号或者QQ号。

有人添加后,就给他们推荐药品。

又或者建一个群,收费99/月。

这个月没手冲,全额返现,冲了,钱就归他们了。

还有认为自己胖,想要不运动就减肥的,去买减肥产品。

但那些减肥产品算泻药。

他们吃了后能够减轻体重,完全是因为拉得食欲不佳,饿瘦了的。

所以为什么说堕落是人类的根性。

因为我们本质上过度追求快乐,就很容易做出自毁的事。

吃喝,特别愉快,但是容易过度,导致体重增加。

纵欲,特别愉快,但是也容易过度,导致精神疲惫。

快乐吗?快乐。

但是这些快乐所带来的后果,慢慢地叠加,就会给你带来痛苦。

人中不正的人是什么心态(不闻六相人的本性)(3)

3

所以大家应该知道了。

假如学习无法使大脑获得愉快,大脑会倾向拒绝这些知识。

因为我们不过是碳基生物,受激素、多巴胺控制。

偷懒、寻求舒适、避免痛苦是人的本能。

《思考,快与慢》里面说人脑里有两个系统。

系统一是本性,要吃,要喝,要舒服,要偷懒。

系统二是理性,要做决策,要深思,要分析问题。

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是重要的?

你应该做什么让大脑获得愉悦呢?

当然是……

赚钱啦。

一个人学习,你学习是为了干什么?

再次请出万能的马斯洛需求层次。

首先一个人他必须得满足生存需求。

然后才能管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所以你为了满足生存需求,你就得赚钱。

学习,是为了生存,所以学习就必须得赚钱。

传统的观念总给我们“一心读圣贤书就行了”的错觉。

程朱理学都让你们白费了,“格物致知”是摆设么?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让你们看看就行的么?

那你读书不就是为了学以致用吗?

不就是为了赚钱帮助他人、愉悦自己么?

所以一般来讲,在上学的话,除了学课本里面的那些知识,还应该学怎么卖、怎么赚钱。

你学语文、数学、化学、生物……

是为了完善认知,让自己活下去。

不只是让你为了读而读。

人中不正的人是什么心态(不闻六相人的本性)(4)

4

那么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人,人类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是神经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记忆、联想。

即接触到外界的“刺激”。

那人类对什么样的“刺激”印象最深刻呢?

伤害。

一切暴力、恐怖、低俗的东西,都使人印象深刻。

因此才会出现记忆宫殿这种记忆法。

本质上记忆就是联想。

只要知道这些,就能用对应的方法改善记忆能力、学习能力。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某人表妹的同学,在学历史的时候,要记住戊戌六君子的名字。

她记了一百多遍,还是会忘记“杨深秀”这个人,然后表妹说,你就记“你两个脑壳生了秀(方言)”。

后来那同学次次考试,想不起别的人,但就记得“杨深秀”这个人。

虽然对先人很抱歉,但他们的确记住了这些人的名字。

也就是人脑对调侃、暴力、嘲讽、恐怖等一切负面的东西印象深刻。

为什么,因为这就是肉体的本质。

人们总是忘记快乐的时光,却一直记得令自己痛苦的事物。

不这样的话,你根本活不到现在。

这是利用肉体的特性来进行记忆。

所以记忆宫殿、数字编码所进行的画面联想,都是“XX砸破了XX”。

大多都是破坏性的场景。

人中不正的人是什么心态(不闻六相人的本性)(5)

5

有人说想忘掉过去的痛苦,回忆。

其实没有办法。

人是记忆的产物。

只能想,现在好好睡一觉,休息好。

明天起来,又是精神的一天。

痛苦的回忆就像一根苦瓜,不论怎么品味,你都不能品出甜味来。

唯一的做法只能是把它丢到一边,去吃别的风景。

有个朋友曾告诉我,不要试图改变自己的父母和他人。

我没放在心上,然后碰了一堆壁。

后来才懂,每个人有自己的局限性。

自以为自己能改变他人,是非常妄想和自大的。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不想醒的人。

所以嘛,去做别的事。

不想那些痛苦的回忆。

相信自己只是没有休息好。

告诉自己要向前走。

不要一味地品尝痛苦,不要得到了教训却不汲取教训。

希望大家获得分开美好回忆与痛苦回忆,并从痛苦中脱身的能力。

最后祝大家得未曾有,终获救赎。

人中不正的人是什么心态(不闻六相人的本性)(6)

*不闻六相:源光海,世界树,不见圆觉

感谢大家的点赞、评论和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