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经济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让夜间经济火起来)

夜间经济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让夜间经济火起来)(1)

不夜之城,一直都是“魔都”上海的标签,越夜越精彩。如今“夜经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开放度、活跃度的重要指标,具有无限发展潜力。曾经人民大舞台有过“午夜快乐汇”,现在上海遍布“24小时书店”,如今又增添了“24小时影院”,上海的文艺之心24小时不打烊。

餐饮领头、娱乐助推、多业并举,如今申城的夜市经济越来越热闹,但如何繁荣发展、不断壮大,还需多方给力、扶持推进。任何店铺一旦和24小时营业挂钩,立即就会接地气、赢人心,仿佛就会让街区变得温暖许多。全天守候的它们,慰藉的不止是白天过往的行人,还有深夜归来的加班人和昼夜颠倒的夜猫子,各式各样的旅游观光客。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接轨世界的一流旅游城市,无论服务业、文化娱乐行业,还是其它相关产业,在魔都的夜间经济中,都要有自己的作为和角色定位。

临近虹桥开发区和漕河泾开发区的101老外街,以及大虹桥商圈旁的阿拉城,近年来之所以吸引人和成为申城的地标性夜市,错位经营和拾遗补缺,充分挖掘各类节庆活动的市场需求,针对上海海外观光客的夜间消费,组织形式多样和接轨国际的娱乐活动,是其成功的重要发则。

市商务委等九部门今年4月出台《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打造“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夜生活集聚区的目标,推动上海“晚7时至次日6时”夜间经济繁荣发展。黄浦区作为中心城区核心区和商业聚集区,率先在全市推出首位“夜间区长”和首批5名“夜生活首席执行官”,进一步扩大夜间消费的影响力,这个月文化产业也加入其中,大光明和国泰首开“24小时影院”,以文化消费助力夜间经济发展。从演出剧场、图书馆、电影院,上海的夜间商业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文化氛围包裹着,服务内核不断提升,夜间经济正在各个区域迅及发展和差异化推动。

夜间是重要的消费时段,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城市和文化大都市。发展夜间经济,不仅是拓展新的消费领域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当然夜间经济在给城市带来活力、魅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对城市治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夜间消费的“菜单”能否更丰富,让人们有更多选择;公共交通能否跟上,为消费者和延时下班的工作人员提供便利;怎样管理好夜间餐饮的噪声、油烟问题,避免打扰正常休息的居民等等事项,可以说让夜间经济更好点亮城市的夜空,不仅是一道经济命题,也是一道治理考题。

夜间经济培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引导,也需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踊跃行动。如今上海已经有了“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期待顺应市民和广大消费者需求,出台更多的推动举措,在夜间经济的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在对接消费需求上出实招出新招,让人气聚起来,让夜间经济火起来,形态更丰富,样式更多元,魔都夜晚真正亮起来活起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