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沙池风景区(广西南宁破产的那龙矿务局)

南宁新晋探险网红地非那龙矿的影剧院莫属,随着新媒体的盛行,信息传播度的扩展,很多人都慕名前来此地打卡。喜欢来游玩,是近些年的事,记得那龙矿破产的时候死气沉沉,几乎都没有关注到这个破产的老国企,或许是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出游方式的增多,前来此地游玩的人也开始增多,或许未来这里成为产业纪念园也不一定。

南宁沙池风景区(广西南宁破产的那龙矿务局)(1)

那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唐朝时期设置的朗宁县县治所在地就位于那龙,民国时期设邕宁县那龙区,当年的金陵还归那龙区管辖。解放后全国实行人民公社制度,那龙乡与双定乡合并组建金龙公社,1959年脱离邕宁县划入南宁郊区。那龙,原本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地方,让其成为曙目的是1958年成立的那龙煤矿,那龙煤矿设立后为方便行政管理还将金龙公社分离出那龙设置那龙公社。

南宁沙池风景区(广西南宁破产的那龙矿务局)(2)

那龙煤矿始建于1958年,那龙煤矿并不是说煤矿储备量有多么的丰富,而是得益于上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之风给刮起来的。全国解放后为收拾百业待兴的残局,不得不进行工业建设,建设工业需要能源,当时交通不便,传统产煤区与南宁相距甚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于是做出每个县都开设“小煤窑”的计划。

南宁沙池风景区(广西南宁破产的那龙矿务局)(3)

每县开设“小煤窑”的计划并不是说为提高煤炭产量,而是增强工人阶级力量,还有就是配合当年的大炼钢运动。大炼钢超英冲美是当时的口号,但以当时的冶炼基础想近期赶超英国是个玩笑话,最后确实赶超英国了,可钢铁质量、产量含的水分实在是太大。当时就有人开玩笑生猪可以年长500斤,结果上报领导的时候也是按照生猪年长500斤的标准上报。小炼炉年产生铁也不过500斤,非要上报1000斤,统计出来的钢铁产量就超过英国,足见当年的大跃进水分有多深。

南宁沙池风景区(广西南宁破产的那龙矿务局)(4)

那龙煤矿是大跃进匆忙上阵的项目,主要是完成县县挖煤的任务,还有就是靠近首府南宁,方便支援南宁的建设。按原先的预计年产量为10万吨,也就是一个小型的县办煤窑,后来南宁城区扩建,原本隶属于邕宁县的县办企业直接划入南宁矿务局。南宁城区扩建,能源需求逐步增大,那龙矿不得不进行扩建,使那龙矿的年产量超过40万吨。

南宁沙池风景区(广西南宁破产的那龙矿务局)(5)

年产40万吨的煤矿区比起传统产煤大区的合山矿务局、右江矿务局、罗城矿务局无法比拟,但在1994年升级为国家二类大型企业,而且还从南宁矿务局分离出来成立那龙矿务局。大家只知道那龙煤矿在那龙,可能不知道那龙矿务局的总部在南宁市的园湖路。那龙矿务局为县级单位,那龙矿务局的一把手比邕宁县的一把手还要牛气。

南宁沙池风景区(广西南宁破产的那龙矿务局)(6)

1994年升级为国家二类大型企业后,那龙矿务局亦称为区直属的五大矿务局之一。其它区直属矿务局有合山矿务局、右江矿务局、东罗矿务局和红茂矿务局,这五大矿务局亦成为我区近代煤炭工业的五大金刚。那龙矿务局煤炭的年产量比起右江、合山年产100万吨的矿务局来说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南宁沙池风景区(广西南宁破产的那龙矿务局)(7)

那龙煤矿升级为矿务局的原因不在于年产量多高而是人口规模有多大,70年代初的时候在职职工也不过是3000人,到90年代的时候就有近万人的规模,整个生活区都超过3万人。职工人数暴增的是70年代到80年代,中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那龙煤矿接纳很多的转业军人,还有就是接纳知青下乡,返城青年,那龙煤矿的产量上不去,但总人口却猛涨。那龙煤矿的生产力根本就支撑不起庞大的职工人数,之所以能够支撑下去那是有财政补贴。

南宁沙池风景区(广西南宁破产的那龙矿务局)(8)

本世纪初国家对国有工业进行体制改革,企业由国家财政补贴转向独立核算,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向自由经济市场。计划经济时代那龙煤矿就像是地主家的千金不愁婆家,进入市场经济后不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而败下阵来。2001年那龙矿宣布破产的时候有5630人分流和安置,办理内退和直接下岗的更是多得数不胜数。破产的主要原因是资源枯竭,那倒未必,感觉机构臃肿亦是罪魁祸首。

南宁沙池风景区(广西南宁破产的那龙矿务局)(9)

那龙煤矿虽说在2001年破产,其实在1998年的时候就开始做好破产前的准备,邻家大伯就是在1998年下岗的。当年大伯的母亲生病住院,留在老家的四个儿子凑不够钱出院,我还陪同堂哥一起去那龙煤矿寻求大伯的接济。大伯已经下岗,生活上已经很困难,但大伯和伯母还硬挤出来400元。说来挺好笑的,当时没有手机,大伯家也没有电话,去到农贸市场就看到大伯真的很幸运。大伯也开玩笑说下岗了没地方去,只能在附近转悠了。好在不久后南宁的安置房建好,搬到南宁去居住,大伯也算是完成他的一生,尽管人生不那么的完美。

南宁沙池风景区(广西南宁破产的那龙矿务局)(10)

那龙矿破产后年轻人为了生活大多数都外出,原来几万人的生活区变成老人村,而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一家老牌米粉店。这家米粉店的最大特色就是干捞粉,1999年在那里吃的时候三两加二两才能吃得饱,现在吃二两肚子都有点涨了。不知是人岁数大了还是消化机能跟不上,想吃却吃不得真悲哀。吃干捞粉的时候忽然想起蒲庙生榨米粉了,很喜欢蒲庙生榨米粉的香味,再来半勺辣酱吃得更过瘾。

南宁沙池风景区(广西南宁破产的那龙矿务局)(11)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影剧院,外表看上去宏伟的大楼,进去后就是破烂不堪,有些网友还把这里当探险圣地。可能大伙不知道观影满座的影剧院,“庐山恋”能让无数青年男女如痴如醉,“少林寺”刮起习武之风,“上海滩”让无数充满幻觉的年轻人对香港这座东方之珠极大的渴望和向往。那龙煤矿的破产,这座闲置20多年的影剧院就成一幅破烂不堪的景象,任其自然风化,不久的将来就是一片废墟,想要看那龙矿影剧院也只有回忆了。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