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规矩除了三从四德还有什么(带你详细了解古代的三从四德)

古代的规矩除了三从四德还有什么(带你详细了解古代的三从四德)(1)

可不是

古代的规矩除了三从四德还有什么(带你详细了解古代的三从四德)(2)

哈哈,言归正传,古代的"三从"指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明代女教书大力宣扬三从四德思想,三从四德思想在明代得到空前加强,《内训·女教篇》要求妇女"四善即备,三从宜知",《女小儿语》也说:"三从四德,妇人常守。"《闺范 · 序》更强调"令之谨守三从,克遵四德,以为夫子之光,不贻父母之辱。"

古代的规矩除了三从四德还有什么(带你详细了解古代的三从四德)(3)

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

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为历代三从的基本内容,也为历代通性规定。

1、"在家从父"是针对女子出嫁之前而作的规定,它要求女子嫁人之前要听从父母之言,顺从父母之意。《内训·女教篇》要求女子对父母要言则必从,呼则必应,它说:"在家从父,古语有之,……言则必从,呼则必应,晨昏侍侧,出入禀命。"《昏前翼·从命》甚至将违抗父母之命视为大恶,它说:"女子德性,婉婉温柔,事无大小,禀命而行,不宜刚强执拗,惟父母之言是听,若任意违抗,是为大恶,虽小不可放过。"

2、"适人从夫"是针对女子婚姻期间所作的规定,它要求女子出嫁后对丈夫要恭敬温顺,惟命是从。《内训·女教篇》说:"长而适人,克遵古礼,父母有命,无违夫子。合卺而饮,誓与终身,必敬必戒,永坚此心,…… 及相夫子,婉婉听从,既嫁从夫,传有明证。朝侍巾栉,暮司枕被,昼营家务,夜司防务。《女小儿语》又说:"事无大小,休自主张,公婆禀问,夫主商量。夫是你天,不可欺心,天若塌了,哪里安身。也休要强,也休撒暴,惧内凌天,世人两笑。"值得注意的是,妇女从夫也不是盲目的完全听从,对于丈夫的过失,可以有自己的主张,并负有规劝的义务,《内训 · 女教篇》说;"有食必待,有怒必劝,有命必记,有过必谏。劝夫远色,助夫延宾,戒其安逸,禁其食淫。"《女小儿语》也说:"夫不成人,劝救须早,万语千言,要他学好。"此外,妇人还需帮助丈夫成德立业,成为贤内助,《闺范·妇人之道》说:"贤妇,爱夫以正者也,成其德,济其业,恤其患,此皆正之谓也。"

3、"夫死从子"是针对女子夫亡守寡时所作的规定,它要求女子在丈夫死后要听从儿子的安排,不可掌握家中权利,不可对儿子发号施令,家中事务也由儿子做主。《内训·女教篇》说"夫死从子,昔有格言。"无子者则听从嫡侄为是,《温氏母训》说:"凡无子而寡者,断宜依向嫡侄为是。"但事实上,此条形同虚设,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妇女在家中的地位还是高于儿子的,在"孝"的理念下,儿子反而对母亲言听计从。"三从"的对象是父、夫、子,三者皆为男子,体现出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女子要屈从男子,听其命令,顺其安排,成为男性的附庸。《内训·修身章》说:"是故妇人者,从人者也。"强调女子的从属地位,认为女子天生就是从人的,没有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反映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体现出对女子的歧视与漠视。

古代的规矩除了三从四德还有什么(带你详细了解古代的三从四德)(4)

女教书认为"四德"也很重要,是衡量妇女贤良的重要标准,须为妇女所备。《闺范·妇人之道》就强调四德的重要性,并概括其特征,论其与贤恶的关系,它说:"至于四德,尤所当知。妇德尚静止,妇言尚简婉,妇功尚周慎,妇容尚闲雅。四德备,虽才拙性愚,家贫貌丑,不能累其贤;四德亡,虽奇能异慧,贵女芳姿,不能掩其恶。

古代的规矩除了三从四德还有什么(带你详细了解古代的三从四德)(5)

1.妇德

妇德,女教书多以女德称之。女德,《内训·德性章》解释为;"贞静、悠闲、端庄、诚一,女子之德性也;孝敬、仁明、慈和、柔顺,德性备矣。"在女教书中,女德地位非同一般,首以德性,次以修身,女德乃修身之基,要成为贤良淑贞的妇女,没有女德是不行的。怎样培养女德?女教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要求:① 要孝顺亲长。孝顺亲长为百行之源,事亲之本,故为女德之首。② 要宽慈去妒、向善去恶。妒忌危害不小,对家庭、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应为妇女所忌。③ 要重德轻才。在德才关系上,女教书大多主张"德本而才末。在重德轻才观念的影响下,女子教育多以道德教育和生活教育为主,虽然也有些女子学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但这只限于部分上层人家或部分民间女子,不是社会主流。

2.妇言

女教书认为,妇人一言一语关乎妇女形象,进而关乎礼乐教化,对社会风俗风气影响很大,不可不慎重,祸从口出,不可不防。基于此,女教书十分重视对妇女的言语教育。妇女怎样言语?女教书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了指导: ① 要学会"寡言""谨默"即少说话,甚至不说话,以免招惹是非,引起祸端。② 要言语得体,说话小心,不要搬弄是非,不要说人坏话。

古代的规矩除了三从四德还有什么(带你详细了解古代的三从四德)(6)

3.妇容

女教书不要求女子具有多好的容貌,认为容貌并不重要,德才是女子最重要的,甚至反对妇女打扮,穿金戴银。妇容怎样具备? 女教书要求妇女要做到两点:① 要举止端庄,落落大方。《内训·女教篇》认为和婉乃妇容的重要标准,影响妇女的坐立行走,须为妇女所备,它说:"惟女之容,贵乎和婉,坐立恭庄,步履详缓,头容常直,目容常端。② 要穿戴朴素,仪容整洁。《昏前翼·衣服》主张妇女可穿布衣䌷缣,须戒垢腻点污,它说"女子在家,但与布衣鲜明者,止是䌷缣,不与纱罗缎绢,其衣朝夕架阁,务令整齐,或有垢腻点污者,宜戒之。

4.妇功

妇功是以培养女子勤劳节俭为目的的教育,故它有两项要求:一为勤劳,二为节俭。勤劳即要勤于耕织操持家务,出嫁之前主要指女工针织,出嫁之后还包括中馈、置酒食、勤蚕桑、忙耕作等。勤劳对妇女很重要,是妇女的天职,为治家必备,《内训·勤励章》说:"治丝执麻以供衣服,幂洒浆、具菹醢以供祭祀,女之职也。《昏前翼·职业》还为女子职涯做了规划,它规定:"八岁,学作小履;十岁以上,即令纺棉、饲蚕、缫丝;十二岁以上,习茶饭、酒浆酱醋;十四以上,学衣裳、织布、染蘸,凡门内之事,无所不精。节俭即要节约简朴,不能奢侈浪费。勤劳与节俭密不可分,二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为家庭富裕兴旺的重要前提,《女范捷录 · 勤俭篇》说:"勤者女之职,俭者富之基。勤而不俭,枉劳其身,俭而不勤,甘受其苦,俭以益勤之有余,勤以补俭之不足。"

古代的规矩除了三从四德还有什么(带你详细了解古代的三从四德)(7)

简单地说,女教书宣扬的三从四德思想,有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它反映出禁锢妇女、束缚妇女、压迫妇女、教化妇女、塑造妇女的教育倾向,目的在于使广大妇女在封建淫威下顺从封建意志,按照封建统治者的意愿塑造品格,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要求克己复礼,成为安分守己的良家妇女,这是对妇女权利的忽视。另一方面,它又灌输了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对培养女子良好的道德品格起到积极作用,如宽慈去妒、孝顺亲长、勤俭节约都具有合理成分,这些因素被后世继承,成为中华美德的一部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