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的民俗龙抬头(天上下雨地下流)

二月二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也被称为龙头节、春龙节、春耕节等,寓意着大地复苏,百虫苏醒,一年的农事活动将要开始。俗语道:“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二月二的民俗龙抬头(天上下雨地下流)(1)

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如果穿越到唐代,你会看到这样的景象:阳光明媚,和风拂煦,百姓在田间采撷野菜,游乐其间。到了明朝,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炒豆”等项目。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谓引龙,虫不出也。”

不过,二月二为什么会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呢?民间有两种说法。从节气来说,农历二月初很多地方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也认为这是和风化雨的龙王之功劳。从古代天文学来说,二十八星宿中的七宿组成完整的龙形星座,每到农历二月的黄昏时分,“龙角星”会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所以称“龙抬头”。

二月二的民俗龙抬头(天上下雨地下流)(2)

“龙角星”

“龙抬头”寄托了古代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的强烈愿望,也体现了龙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龙在中国历史上起源甚早,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先人们就雕刻各种“C”形玉龙、玉猪龙等作为礼器。先秦文献中已有关于龙的记载,如《易经》中的“亢龙有悔”、“见龙在田”、“见群龙无首,吉”等描述。汉魏以后,关于龙的形象描写越来越神奇,甚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被《说文解字》称为“鳞虫之长”。

二月二,并不似其他节日那样源远流长,其为之节不过是唐朝的事,那时候的习俗内容主要以挑菜、踏青、迎富为主,此后又慢慢融合了惊蛰和社日的相关习俗,一跃成为影响深远的大节。

二太阳糕?

极有意思的是,谈起二月二,总绕不过一枚太阳糕。如今,稻香村等众多糕点铺仍有售卖。这太阳糕其实也没什么稀奇,无非就是江米为皮,枣泥为馅,近些年来,也有些个新花样出来。

二月二的民俗龙抬头(天上下雨地下流)(3)

太阳糕

但其必不可少的是,外皮要用红曲水印一只雄鸡作昂首挺立状,或是简单几笔画上金光灿烂的太阳。这似乎在隐隐说明二月二和太阳存在着某种联系。

太阳糕,又称太阳鸡糕,是二月二的节令小食,《燕京岁时记》道:“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谓之‘太阳糕’,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

看来,二月二吃太阳糕是自清代以来便有的习俗了。但或许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当时明确的时间节点是二月初一,而非二月初二。话及此,我们就不得不说起早年间北方的另外一个重要节日了,也就是后被并入到二月二当中的中和节。

中和节是唐代为着鼓励农事而设立的节日,“中也者,天地之交泰,和也者,象德化之优柔”,在这样一个吉时设立嘉节,自然是寓意稼穑允修,万物生长。

太阳被当做生命之源,将光明洒向大地,覃生育,助生发,于农事来说,便是根本,中和节由此被看作太阳的诞辰。人们在当天作太阳糕贡之,以祈求五谷丰登,穰穰满家。

二月二的民俗龙抬头(天上下雨地下流)(4)

青铜神树,商代晚期文物,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古时,人们认为太阳的升落与神鸟有关。一说金鸡唤日,一说金乌载日,如《山海经》便记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神树便是验证。

在后世的发展中,中和节的光环渐渐褪去,以至于被纳入到二月二当中去,以太阳的光明成就了二月二节的祥瑞地位。于是,我们直到今天仍能感知到二月二当中与太阳有关的文化意蕴,食太阳糕便是其中的一例。

先迎富,后有龙抬头

不惟中和节,二月二还吸收了社日、惊蛰和春分等岁时的部分内容。至于二月二为何能有这般魔力,有学者分析,主要还是日子选的对。

中国自古便有以重日为节的习惯,比如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端午节、六月六天贶节、七月七七夕节、九月九重阳节。到了二月份,二月初一的余音绵延到第二日,加之第二日本身便有着一些固定的活动,于是二月二一支独大,成为广为人知的节日。

二月二的民俗龙抬头(天上下雨地下流)(5)

迎富

起初,二月二是一个以游玩赏乐为主调的节日,人们踏青游春,挑菜宴饮,最重要的,还是要迎富。“秦俗以二月二日,携鼓乐郊外,朝往暮回,谓之迎富。”中国的岁时体系前后相接,衔连自然,循环且圆满,正月里送完穷,二月初便举行迎富之举。

按照周易所说,阴阳交替是个动态的过程。立春以后,阳气萌动,二月始,阳气盛于阴气,生命在淑气的催促下,结束休眠,正式进入生长期。人们顺应自然变化,选择在万物生长之际,开始新一轮的祈愿与祝福,这不就是最朴素的天人合一么?

二月二,这一日预示着人与时令完成了首次的至上融合。

二月二的民俗龙抬头(天上下雨地下流)(6)

打囤

到了元代,民间明确有了二月二当天龙要抬头的说法。一时间,关于二月二与龙的联系多了起来。人们起早把水缸接满水,并沿途撒石灰引龙回家,闺阁之中也不许穿针引线,以免误伤了龙眼睛。

直到现在,人们依旧延用此俗。天津汉沽一带,二月二当天,家家户户争相起早,一路上敲锣打鼓,从村外的小河引龙回来,边走边高呼。当地人称,小龙犯懒也会打瞌睡,边走边喊是要为帮小龙赶走瞌睡虫,保证接回家的是条勤快的龙。

二月二的民俗龙抬头(天上下雨地下流)(7)

郑王义绘,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豺虎画代表作

浙西南早年间时常大旱,吞云吐雨的龙更是当地人极为推崇的神物。社公庙、宗祠当中常见龙吐水画像。二月二节更是当地的大事。据当地的耄耋老人说,二月二当天,村落里事事紧张,时时小心,生怕冒犯了神龙。在这天,水只能进家,不许外泼、当天的水不仅仅是水,还是丰收的年成,必须格外对待。

龙在哪里?请抬头

龙到底是传说中的神物,无缘无故地怎么会和二月二扯上了关系呢?这就要抬头望一望天空了。

金庸迷们肯定都会那套“降龙十八掌”极为熟悉,乔帮主一招“亢龙有悔”,又一招“潜龙在渊”,霸气尽显,无人可敌。

二月二的民俗龙抬头(天上下雨地下流)(8)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道:“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显然,这里的“龙”并非实指能行云布雨的神物,而描述的是一种随气幻化的形态。

弄明白此番内里就好办了。提起龙,还有一句“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这说的是星宿图。古代中国的天文地理学非常先进,人们很早就学会了“观测天文以察时变”,于是,将星空划分为二十八星宿,根据日月的位置变化来划定方位,判断时间的变化。

二月二的民俗龙抬头(天上下雨地下流)(9)

战国曾侯乙墓二十八宿漆箱盖(摹本)

“青龙”又称“苍龙”,是二十八星宿中由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的龙形星象。许慎在《说文》里说的龙的变化实则指的星空当中龙形星象的变化。因其星象隐没恰好符合春升秋落的规律,因此常被当做时间流动的参照物。

二月初,苍龙星的龙角(角、亢两宿)显耀明亮,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而其他星宿则依旧隐没于地平线以下。总体看来,这条苍龙犹如抬头之势,亦即“龙抬头”。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二月二,龙抬头”竟指的是时间的自然流动。

自然节序的变化往往会附着以人文,所谓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实在不是什么深奥的哲理,将它放到平凡的生活里,不过是先民们对自然万物的朴素认知啊,是他们逐步认识宇宙,掌握规律,回归本土生活,以期现世安稳的心灵轨迹。

二月二的民俗龙抬头(天上下雨地下流)(10)

后世,人们又将“二月二,龙抬头”引申为“龙升天”,把二月初二这一天看作神龙升天的祥瑞日子,在中和节光明内涵的加持下,二月初二成为名副其实的吉时嘉节了。

为了纪念“龙抬头”或“龙生天”,这一天不管吃什么,都要和龙攀上点关系。吃面条是“挑龙尾”或“吃龙须”,面条和饺子混煮是“龙拿珠”,喻“龙戏珠”象。

二月二的民俗龙抬头(天上下雨地下流)(11)

二月二也有正儿八经独属于自己的节令饮食——糖糕和猪头肉。糖糕俗名“灯盏儿”,是一种油煎面食,内里白面和白糖为芯儿,外焦里嫩,通体金黄,香甜可口,是北方二月二节的必备吃食。炸灯盏儿是“炸龙鳞”,吃灯盏儿是“吃龙鳞”,龙鳞进肚,自然身体康健。

“二月二,龙抬头,天上下雨地下流,家家户户吃猪头。”在东北地区,年猪的每个部分吃起来都有讲究。猪头肉会留到二月二烀着吃,人们坚信,吃猪头肉就是吃龙肉,可保全家平安无忧。

二月二的民俗龙抬头(天上下雨地下流)(12)

乍一听,吃猪头肉就是吃龙肉的说法似乎无厘头,憨憨的猪与威武的龙实在不搭边儿,但想一想出土文物玉猪龙呢?从名字就能隐约感受到龙与猪存在着某种理不清的关系。

二月二的民俗龙抬头(天上下雨地下流)(13)

梁带村芮国墓地26号墓出土的玉猪龙

上世纪80年代,在辽宁出土的牛梁河红山文化代表玉器玉猪龙猪首龙神,肥头大耳,其眼部与头上的褶皱即是猪头纹。这就说明,龙形象的构建脱胎于猪,尤其是龙头,应当是由猪头衍变升华而来,甚至可以说,最早极可能就是猪头。

《三国演义》第七十三节道:

(关公)忽见一猪,其大如牛,浑身黑色,奔入帐中,径咬云长之足。云长大怒,急拔剑斩之,声如裂帛。霎然惊觉,乃是一梦。……平对曰:“猪亦有龙象。龙附足,乃升腾之意,不必疑忌。”……,拜云长为前将军,……,众官拜贺曰:“此足见猪龙之瑞也。”于是云长坦然不疑,遂起兵奔襄阳大路而来。

二月二的民俗龙抬头(天上下雨地下流)(14)

关云长此等勇猛的人物竟会为梦中的一只猪所累,想来是因为当时关于猪为梦兆有着不同的讨论,但从“升腾”、“猪龙之瑞”等话语仍可见古俗遗影,时间越往前推,猪的身份便越是高贵。

由此可见,从古至今,猪头肉确被认为是龙肉无疑了。眼下,猪肉价格略贵,但时有疫情,恰逢嘉节,不妨吃点猪头肉应个景。虽然也不求能有龙肉之功效,但民间素有食大压病的说法,二月初二饱食一餐又何妨?

春寒料峭,总觉得春还遥远,进了丽月,等到天上的龙星昂起了头,这才真正有了春的感觉。一犁春雨,染绿了陌上的枝丫,惊雷滚滚,即将唤醒酣眠的桃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