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真实gdp(占东莞GDP近27超强合照背后)

台上12人,整齐划一站好,双手紧紧握在一起,123定格拍照,为12月初的松山湖功能区投资推介会画上圆满句号。以上12人分别是东莞副书记白涛,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以及松山湖功能区“九镇”的主要领导人。这一天,东莞松山湖功能区揽资350亿元,共29个项目签约。

东莞真实gdp(占东莞GDP近27超强合照背后)(1)

12月2日,松山湖功能区投资推介会举行。

这是一张极具意义照片,10位镇街园区一把手背后是590平方公里,东莞26.6%的GDP。当然它的意义远不限于此,它见证东莞园区统筹发展的步伐,从过去镇街间的“背靠背”到现在的“手拉手”,还有更长远未来的握紧拳头。

2019年5月,松山湖及石龙、寮步、大岭山、大朗、横沥、东坑、企石、石排、茶山9镇组成松山湖功能区,成为优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的试点,开启东莞园区统筹发展新一轮尝试。以统筹的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进而发挥松山湖辐射带动作用和现有产业基础优势,对接和集聚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示范区。

至今,松山湖功能区试点一年有余,松山湖的引领、9镇的产业支撑,功能区做得如何,为东莞后续的园区统筹、市直管镇体制改革探索了哪一些经验?

东莞真实gdp(占东莞GDP近27超强合照背后)(2)

松山湖高新区。

01 机遇

东莞镇域经济全国知名,长安、虎门、厚街等等镇街都是百强镇上的常客,如何让镇与镇打破边界走到一起,实现资源再优化?东莞这一块努力了颇久,如2012年东莞市委同意虎门港(如今的东莞港)和沙田镇统筹发展,期间分分合合。东莞港管理委员会曾一度归属滨海湾新区管辖,2020年再度归属沙田镇管理。

2017年推出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思路,全市划分为六大片区及14个重点发展先行区,其中松山湖片区成为首个试点区域,要求在新一轮改革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2019年,松山湖从片区变身为功能区,范围扩大到“一园九镇”,同时变身的还有水乡功能区。无疑松山湖功能区的示范作用更为明显,这里由东莞创新引擎松山湖引领,有周边9个产业基础较为完善,经济实力较为强的镇街作支撑,如此搭配让统筹的推进合力会更大一点,速度也更快一点。

而这背后离不开的一个背景是大湾区的建设。空间资源限制是东莞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以统筹的方式解决是时间的问题。“三区”叠加机遇的来临,轨道交通打破空间距离,城市竞争更为激烈。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松山湖需要周边的产业空间资源支撑,周边镇街需要松山湖的资源溢出还有品牌形象,镇街园区之间需要互相借力。压力之一,统筹动力更足,共同利益诉求下,统筹进度更快。

2019年5月6日,东莞将168项市级权限下放松山湖功能区,以强化松山湖功能区统筹为主要路径的优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大幕正式启动。今年7月8日松山湖功能区“1 9”统筹发展联席会议召开,提出实施十大提升统筹发展行动计划。

如今,松山湖功能区总面积590平方公里,占东莞全市面积25%左右。2019年生产总值2522.76亿元,占全市26.6%。其中,进出口总值4106亿元,占全市近30%,税收总额491亿元,占全市近23%,功能区是东莞的经济重镇,也是科技重镇。

目前,功能区拥有超过10000亩的可开发产业用地,打造东部高端智能制造基地约6800亩,生物医药产业基地2500亩等重大产业平台,近3000亩为集中连片用地,为优质产业项目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而这一些数据只有联合起来并利用起来才能迸发出更大的价值。

东莞真实gdp(占东莞GDP近27超强合照背后)(3)

横沥镇城市图。

02 联通

“两不一增”是东莞市直管镇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则,即“不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不增加管理层级、进一步增强基层发展积极性”。

这个基本原则打破了外界关于区划调整、人事的猜想,打破了常见的统筹模式,那么松山湖功能区的模式是什么?

松山湖功能区诞生之初,就设计了五大统筹使命——发展规划、区域开发、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政务服务效能。松山湖管委会是松山湖功能区管理机构,新组建8个副处级部门,切实保障“五大统筹”相关职能的实施。

虽说不增加管理层级,但如何做好人的文章?毕竟人始终是里面的关键元素。8大部门的党政办公室、组织群团局就担当里面的关键角色。党政办公室其中一项职能是统筹功能区内各镇有关公文以及工作会务,组织群团局更明确,负责会同市委组织部统筹和指导功能区内各镇党政班子建设。松山湖管委会的机构改革,是推动松山湖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施功能区统筹的重要环节。我们也可以看到人员的相互交流,通过人员的融入,以完善功能区“一园九镇”对接沟通机制,形成改革合力,实现“一盘棋”发展。

而从目前松山湖管委会日常工作当中,硬件方面,基础设施正加快融通,包括打通松山湖功能区内部快速路网,市内外城市主干道实现互联互通。

软服务方面,争取向“联通”模式转变。如功能区9镇的重大项目在东莞市住建局向高新区及功能区各镇的授权委托权限范围内,可自由选择在功能区城市建设局或功能区9镇建设局报建。为提高重大项目报建效率,建议重大项目走“绿色通道”,在松山湖城市建设局报建。

而众多行动中,关于国土空间的规划最受关注。根据此前消息透露松山湖功能区严格把守成果质量。松山湖与9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三个板块:A板块包括石龙镇、石排镇、茶山镇、横沥镇、东坑镇、寮步镇6个镇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B板块包括大朗镇、大岭山2个园镇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C板块包括松山湖、企石镇2个园镇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功能区内各镇街也是希望这一次的国土空间规划,能够为镇街争取更多发展机会,如有镇街建议功能区结合镇街产业定位、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需求、土地开发情况等,合理统筹分配用地指标。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实施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到松山湖功能区及园镇今后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做好松山湖功能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东莞真实gdp(占东莞GDP近27超强合照背后)(4)

03 共享

另外还向“共享”迈进,除了共享松山湖的“科技”“创新”标签外,将松山湖的科技资源主动辐射到周边镇街。

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批授牌的十大“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之一。为了统筹园区资源并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确立了“一中心多站点”的发展模式。目前,已有14个单位纳入基地分站点。基地与各站点将积极培育及吸纳潜力资源,通过品牌统一、政策覆盖、资源共享等方式形成发展合力。

松山湖管委会与大朗镇举行松山湖科学城产业化基地签约会议,双方将合作推进松山湖科学城首个园镇合作试点项目。项目由松山湖管委会负责前期策划、指导设计,由屏山村投资建设。项目落地将有助于解决松山湖科学城近期在产业中试和成果转化方面的需求。

在大岭山镇福林工业园内,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多孔陶瓷团队打造的产品中试车间就坐落其间。该团队的产品不断测试、成熟,向着实现产业转化快速推进。这是松山湖创新资源外溢为功能区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的典型案例。科技要素在松山湖功能区加速聚集。

值得一提是,在松山湖功能区以外,还有更大的共享。东莞市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启动仪式于11月24日上午在松山湖国际创新社区举行。平台汇集了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科大学以及众多新型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等49家单位,3338台(套)科研仪器设备数据。

可以看到这里以松山湖科研机构、大学为主,平台设置的背后是,希望各类科技型企业积极利用平台来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并以科研仪器设备共享为契机,加强与高校院所对接,提升自身技术水平。

东莞真实gdp(占东莞GDP近27超强合照背后)(5)

散裂中子源的加速器BNCT实验装置。(资料图)

04 共振

当前 “园区带镇区,大镇带小镇”的效应还未完全凸显出来,重点在于园镇间功能协调和产业分工未完全理顺,如何让“共振”在功能区发生?目标一致,利益一致,行动一致,共振方会发生。

招商引资是走在最前沿,也是迫切需要执行的目标。

2019年,统筹功能区(1 9)共 216个重大项目,具体为 119个重大建设项目和 97个重大预备项目的管理和服务。此外,2020年1-7月,松山湖向功能区各镇推荐租赁项目17个,通过联动招商已成功牵线禾望生产基地、中微普业等项目落户功能区。

松山湖功能区统筹以来,就曾多次以功能区名义,统筹开展招商活动。2019年,松山湖功能区已组团赴北京、上海、深圳、义乌、澳门等地开展经贸交流活动,组织参加了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等招商宣传活动,向功能区各镇推荐项目35个。

各镇街行动上也颇为积极。2日的松山湖功能区推介大会上,大岭山有关负责人上台推介,他介绍大岭山的土地开发强度为周边镇街最低,空间资源充足,未来持续加强镇村土地收储,将工改工、城市更新作为主要方向,对镇内303家家具企业进行旧厂房改造,为承载大湾区和松山湖高端产业资源辐射,提供低成本空间。

松山湖功能区正式推出上市公司总部基地,上市公司总部基地拟以“一园多区”的模式选址建设,整体规划规模约1000亩,重点引进上市企业或准上市企业,将根据企业性质安排不同区域用地,旨在打造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总部集聚发展的新高地,以政策覆盖最全、上市服务最优的特区优势,深耕本土优质企业培育,吸引深圳及其他发达城市优质上市公司总部向园区转移,营造硬条件优越、软配套齐全的企业上市发展生态环境;力争打造成为整体市值上规模、综合实力上水平、产业质量上层次的上市公司总部集聚地。

从区域的共振到社会发展细胞的共振,松山湖功能区成立企业家联盟,带动企业同步参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受邀出席会议。他表示,关注联盟的情况,公司也做了对接并希望参与进去。他认为,联盟内聚集了不少企业家,里面也有上下游关系,也有技术服务团队可以为企业赋能,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作用很大,而且很务实。“我们非常看好。”

东莞真实gdp(占东莞GDP近27超强合照背后)(6)

松山湖企业家联盟成立。

05 共进

“立讯发源于深圳,但发展壮大得益于东莞,进入东莞10余年来,也是立讯精密整个集团增长最快的十年,最近三年更是迅速完成了市值从1000亿向4000亿的突破。”作为功能区企业家代表,立讯精密副总裁丁远达在发言时表示,立讯精密亲身见证并参与了东莞的高速成长,也见证的这片热土创造的奇迹。

在他看来,松山湖功能区应用端客户集中、上下游产业链完整,还拥有区域优势以及良好产业政策导向,优势突出。

“尤其是产业政策的导向,带来了产业聚集效应,让产学研用各个产业要素实现了有序、合理的配置,让立讯在研发与制造匹配上找到最佳契合点,并借助松山湖各大国家级基础科研平台,实现产业应用研发和基础材料应用的最佳契合。”丁远达说道。

期待更多的成绩在松山湖功能区发生。2日,功能区推介会上,松山湖再次向国内外发声。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委员朱沃强表示,功能区是大湾区内商务成本最低、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对比广州、深圳周边城市具备较为明显的投资成本优势。

东莞真实gdp(占东莞GDP近27超强合照背后)(7)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位置示意图。

他列举了一组数据,工业地价方面,松山湖功能区是55万元/亩,深圳275万元/亩,广州78.57万元/亩;写字楼租金方面,松山湖功能区35元/平方米,深圳222.22元/平方米,广州166.67元/平方米;厂房租金方面,松山湖功能区20元/平方米,深圳55.56元/平方米,广州60.6元/平方米;制造业人力工资松山湖功能区3800元/人(4000左右),7756.1元/人,广州是5671.64元/人。

除了投资成本,营商环境成为当下企业选择落户的另一重要考虑因素。深圳科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做机器人运营的企业,在全国布局有30多家全资子公司。公司总监何英介绍,这一次来松山湖很受益,企业一直在关注松山湖功能区,这里高科技企业集聚,国内大科技都在这边集聚,他们也想了解东莞、松山湖给予哪些配套。“整体配套上来了、成熟了,我们也在考虑在落地”,未来可能会在这边倾斜。

松山湖是东莞未来发展的创新引擎,而统筹是进一步激发片区活力,东莞城市整体竞争力的手段。不过,当前提及松山湖功能区的营商环境、实力,仍然以松山湖的情况为主,可见当前功能区内营商环境的整体提升仍有空间。只有当整体营商环境的提升、来往更便利,企业的投资选择才不再局限于松山湖,而是着眼松山湖功能区。

东莞副书记白涛表示,松山湖功能区大湾区东岸核心,以松山湖为创新核,9镇强劲的产业支撑为基础,日益成为东莞创新的”策源地”、统筹发展的“探路者”。他表示。希望松山湖功能区发扬战时机制和战时作风,拿出超常规、大力度、突破性的实招硬招,竭尽全力为项目落地投产保驾护航。

2021年即将开启,松山湖功能区在新的一年仍需找准统筹发展“切入口”“引爆点”,它承担着东莞城市脱胎换骨,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的重要使命,需要持续性的关注和投入。

从激发推动统筹发展的内生动力,到营造功能区干部群众真正理解并自觉支持统筹发展的良好氛围,再到真正带动“一园九镇”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和更可持续的态势发展,松山湖功能区任重道远。

采写 南都记者 梁锦弟

摄影 南都记者 刘媚 刘辉龙 部分为资料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