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的皇后乌拉那拉氏(雍正生母乌雅氏)

1722年康熙病逝,帝位之争也尘埃落定,最终成功登基的是一向“默默无闻”的皇四子胤禛,而不是在西北立下赫赫战功的皇十四子胤祯。奇怪的是作为皇四子与皇十四子生母的乌雅氏,对康熙的病逝表现得极其痛苦,整日水米不进,并声称要殉葬于康熙帝。

这相当于给了新皇帝雍正一个下马威,若只是普通妃子便罢了,偏偏是雍正的生母;

若生母乌雅氏一死,自己便要背负不孝的罪名,更给了自己的敌人攻讦自己的口实。

不管是哪个儿子继承皇位,乌雅氏都是当之无愧的皇太后,为何四子胤禛继位乌雅氏的反应如此大呢?乌雅氏并不“领情”,千方百计地阻止雍正封自己为皇太后,究竟是为何?

雍正皇帝的皇后乌拉那拉氏(雍正生母乌雅氏)(1)

而且,一直到乌雅氏突然病逝,都没有搬到太后居住的宁寿宫。

崩,年六十四。葬景陵。上谥,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我们这篇文章一起去认识一下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历史上真实的一生。

01 康熙的德妃

康熙一共有四位皇后,前三位皇后: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都是康熙在世时亲自册封的。

唯独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是康熙病逝,皇四子胤禛登基后追封的;

《清史稿》中关于雍正生母乌雅氏的出身是这样说的:“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是护军参领威武的女儿,后来入宫侍奉康熙身边”,乌雅氏隶属于正黄旗,正黄旗与镶黄旗都属于上三旗,如此看来乌雅氏的出身还是不错的。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护军参领威武女。后事圣祖”。

而且雍正继位以后,封赏外戚,将生母乌雅氏的曾祖父额布根称为“本朝旧族,创业名家”,而且提到努尔哈赤早就将曾祖一族养在内廷中,跟自己的子侄一样对待,按照雍正的说法:乌雅氏的祖上俨然就是皇亲贵胄的样子。

“抚育禁庭,视同子侄”

但实际上真是如此吗?

根据《八旗通志》的记载:额布根的长子,也就是雍正生母乌雅氏德祖父额参其实曾经担任内务府膳房总管,内务府膳房总管一职其实是所有包衣奴才的首领。

《八旗通志》中记载:“额参,满洲正黄旗人,姓吴雅氏(亦作乌雅氏),世居叶赫地方,初任布达衣大(即膳房总管),累擢至内大臣(正一品)。”

而且在《八旗通志》中还提到了乌雅氏的弟弟,也就是雍正的舅舅博起曾担任镶蓝旗包衣佐领之职,以此可证明乌雅氏一族并非出自正黄旗,而是出自镶蓝旗。

所以说:雍正的生母出身并不高,不过就是镶蓝旗包衣奴才出身

那么,雍正为何要对自己生母的出身大做文章呢?

雍正之所以隐瞒是出于朝政考虑,了解清史的人都知道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是辛者库出身,正因为胤禩生母出身低微,多次成为康熙贬低胤禩的借口。

雍正作为九王夺嫡的胜出者,自然想要在生母出身的问题上掩盖一些事实,以此来抬高生母娘家的地位,更是为了凸显出自己与其他皇子与众不同的地方。

当然,雍正如此做,对于生母乌雅氏自然也有好处。

雍正皇帝的皇后乌拉那拉氏(雍正生母乌雅氏)(2)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乌雅氏虽然出身不高,但这并不没有耽误康熙宠爱自己,并且“母凭子贵”从包衣奴才做到德妃的位置上,当然乌雅氏还要感谢一位贵人:雍正帝的养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康熙十二年,乌雅氏入宫,同乌雅氏一同入宫的还有万琉哈氏,万琉哈氏生下了皇十二子胤祹,胤祹后来交给了苏麻喇姑抚养,在康熙朝万琉哈氏只做到定嫔的位置。

想对比万琉哈氏,乌雅氏幸运得多。

乌雅氏是满族包衣奴才出身,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必须要入宫做宫女。凡是入了宫的宫女便没了自由,连嫁人自己都不能做主,除非是能得到皇家赐婚,要么就需要等到年满25岁以后再出宫嫁人,这也是所有满洲八旗女子的宿命。

乌雅氏入宫,便被分到了康熙的表妹皇贵妃佟佳氏身边当差;佟佳氏深得康熙宠爱,自然去的机会就多。

乌雅氏入宫的时候只有14岁,年轻貌美,恰好皇贵妃佟佳氏怀孕,不管是皇贵妃故意安排还是康熙乌雅氏毛遂自荐,康熙宠幸了乌雅氏。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皇贵妃佟佳氏必定是同意的,要不然对于这样背主的宫女下场是很惨的。

很可惜皇贵妃虽然生下一个女儿,但是早夭;也是在这一年乌雅氏怀有身孕,别宫而居,并成功为康熙生下一个皇子,这位皇子便是皇四子胤禛。

雍正皇帝的皇后乌拉那拉氏(雍正生母乌雅氏)(3)

不过乌雅氏因为位份太低并没有亲自抚养皇子的资格,康熙下旨将皇四子胤禛交给皇贵妃佟佳氏抚养,次年乌雅氏被封为德嫔。

乌雅氏算是深得康熙宠爱,仅仅一年后又生下了皇六子胤祚,乌雅氏“母凭子贵”被封为德妃。“祚”寓意着“皇位”,可见康熙对皇六子胤祚确实很是喜爱与重视。

咨尔德嫔乌雅氏。柔嘉成性。淑慎持躬。动谐珩佩之和、克娴于礼。敬凛夙宵之节、靡懈于勤。兹仰承太皇太后慈谕、以册印、进封尔为德妃

德妃仅用三年的时间从一个小小的宫女就做到妃位,确实不一般;

但很可惜,皇六子年仅三岁夭折。

不过即便如此,乌雅氏德妃的位置仍旧没有人撼动;之后德妃又为康熙生下一子三女,其中长大成人的只有一子一女,女儿是和硕温宪公主,而儿子便是皇十四子胤祯,德妃最疼爱的儿子。

德妃与荣妃是康熙所有妃子中生育子女数最多的,可见“惠宜德荣”四妃在康熙朝确实盛宠不一般,而且这四位妃子是我们在影视剧中见到的最多的妃子,毕竟她们本身都有很多传奇的故事。

雍正皇帝的皇后乌拉那拉氏(雍正生母乌雅氏)(4)

德妃与胤禛的关系冷淡

乌雅氏外貌端庄秀丽,虽然是包衣奴才出身,但是看上去长得雍容华贵;再加上天生淡泊名利,为人做事都很低调,在后宫之中,这一点是很得康熙赞赏的;德妃的低调,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子女不受到任何的伤害。

不过乌雅氏与皇四子胤禛的感情谈不上亲密,虽然胤禛是乌雅氏的第一个儿子,但因生胤禛时身份低微,并不能亲自抚养。

康熙将皇四子胤禛交给了皇贵妃佟佳氏抚养,皇贵妃虽然生过一个女儿但是早夭,自那以后再也没有生育。

正因为膝下无子皇贵妃才将胤禛当成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对待,将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胤禛身上。

胤禛11岁之时,刚被封为孝懿仁皇后几个时辰的佟佳氏病逝。

胤禛对孝懿仁皇后的养育之恩很是感念,登基以后仍旧传旨赞扬孝懿仁皇后,并且给了孝懿仁皇后唯一的弟弟高官厚禄,而孝懿仁皇后唯一的弟弟便是雍正口里的“舅舅”隆科多。

雍正与养母孝懿仁皇后的感情如此深厚,却与生母的感情很是冷淡。毕竟胤禛从小并不在乌雅氏身边长大,后来乌雅氏又生下两子三女,更是无暇顾及别宫抚养的儿子。

1688年乌雅氏最小的儿子皇十四子胤祯出生,经历了皇六子胤祚夭折后,乌雅氏对小儿子胤祯很是宠溺。生母如此厚此薄彼,胤禛自然感受得到。

雍正皇帝的皇后乌拉那拉氏(雍正生母乌雅氏)(5)

康熙晚年,九王夺嫡时,乌雅氏长大成人的两个儿子占到了对立面上,皇十四子胤祯虽然与皇四子胤禛是一母所生,但与皇八子胤禩更为亲近。胤祯站在明处,而胤禛站在暗处。

千方百计拒绝做皇太后

1722年十二月康熙病逝前,召皇五子胤祉、皇八子胤禩等诸位皇子以及步兵统领隆科多等人,前往畅春园,在康熙的病榻前宣读康熙遗诏:“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继皇帝位!”

“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若继我登基,即皇帝位。”

九王夺嫡随着康熙的病逝而结束,皇四子胤禛得以继承皇位。

对于乌雅氏来说,不管是皇四子胤禛继位,还是皇十四子胤祯继位,她都是名正言顺、当之无愧的皇太后。

但因为康熙死得蹊跷,一时间宫里有流言传出,大概的意思是:

皇四子胤禛篡改遗诏,康熙是被皇四子毒死的,康熙原本是要将皇位传给皇十四子胤祯。

而乌雅氏在康熙死后与雍正发什么很多的矛盾,让大家更加坚信:雍正的帝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

乌雅氏对康熙的病逝表现得极为痛苦,整日就是泪流满面,不肯吃饭喝水,并且口口声声说要给康熙帝殉葬,而这无疑就是给新帝雍正一个实实在在的下马威。

雍正皇帝的皇后乌拉那拉氏(雍正生母乌雅氏)(6)

若乌雅氏只是一个普通的妃子,自然无碍,而她偏偏是新帝的生母,若雍正坐视不理,任由乌雅氏胡闹,正好给了自己的敌人一个借口来打压自己,刚刚成新帝的雍正,皇位还没来得及坐稳。

雍正苦苦相劝,甚至告诉自己的生母乌雅氏:若是您死了,我也跟您一起。如此乌雅氏才停止,勉强答应雍正的苦苦哀求。

但随即而来乌雅氏又给亲儿子出了另一个难题:按照大清祖制,新帝登基,新帝需要跪拜皇太后,给皇太后行礼。

雍正登基的前一天礼部前去永和宫,告知乌雅氏第二天礼仪的细节,没想到乌雅氏居然告诉礼部这些事都无关紧要,自己并不打算出席新帝的登基大典。

乌雅氏此举,无疑使用皇太后的身份公开的质疑雍正的皇位;

雍正虽生气,但乌雅氏毕竟是自己的生母,自然是打不得骂不得,没办法只好亲自去劝,乌雅氏才勉强同意。

而紧接着乌雅氏又拒绝了翰林院给她拟订的皇太后的尊号,并且表示自己就想继续住在永和宫,而不是搬去太后居住的宁寿宫。这一次乌雅氏的态度很坚决,不管群臣如此劝说,乌雅氏就是不松口,即便是雍正亲自前往,乌雅氏还是不松口,只是说:康熙帝新丧,实在是无暇顾及其他。

不仅如此乌雅氏甚至是对雍正的帝位提出了怀疑,她居然公开说:怎么也没有想到皇四子胤禛能登基称帝;乌雅氏此举无疑是狠狠地打了雍正的脸,对雍正帝位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生母乌雅氏如此对待自己,雍正自然是满腹牢骚,但他刚继位即便是再委屈也不能发泄出来;因为雍正很清楚,若是对待皇太后有任何无礼的举动,都会成为敌人手里的把柄。

所以雍正只能是逆来顺受,但乌雅氏没想到的是:雍正对生母奈何不得,只能将自己的怒火发泄到弟弟皇十四子胤祯的身上。

乌雅氏所做的所有的为难雍正的行为,不过是想给自己的小儿子胤祯出气,但事实证明乌雅氏妇人之仁,反而害了自己的小儿子,让胤祯变得很是被动。

很快,雍正削了胤祯的兵权,并且将十四子软禁到了遵化,为康熙看守陵寝。

雍正皇帝的皇后乌拉那拉氏(雍正生母乌雅氏)(7)

雍正此举无疑是给了生母乌雅氏一个沉重的打击:丈夫病逝,幼子被软禁,乌雅氏经受不住打击,一病不起。

根据史料记载,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二日乌雅氏发病,仅仅一天以后病逝。

乌雅氏发病以后雍正衣不解带,在床前伺候,并且下旨让十四弟入宫探望太后。

乌雅氏病逝后,她“接受了”生前所不想接受的一切,雍正先是将生母的梓宫移到了宁寿宫,在宁寿宫三日后,又移到了寿皇殿。

乌雅氏从发病到病逝,如此之快,不免让人怀疑:是雍正害死了自己的生母吗?

乌雅氏病逝距离康熙病逝仅仅半年的时间,而且关于乌雅氏的记载也是很模糊。

民间流传的说法是:乌雅氏是被雍正逼迫,直接撞柱子而死的。

在《大义觉迷录》中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雍正将十四子调回京城并且囚禁起来,皇太后想要见小儿子,雍正很生气并不允许;皇太后见雍正不答应,便直接撞上了铁柱子,一头撞死了。

“皇上将允禵调回囚禁,太后要见允禵,皇上大怒。太后见允而不可得,于铁柱上撞死”

另一种说法是:雍正下旨让九弟允塘前往西宁,皇太后说雍正:“你何必如此用心良苦!”雍正并不予理会,直接走了;皇太后很是生气,便直接撞死了。允塘的生母随即自缢而死。

“皇上令九贝子(允糖)往西宁去见活佛。太后说:'何苦如此用心!’皇上不理,跑出来。太后怒甚,就撞死了。九贝子之母亲,亦即自缢而亡”

这两种说法的可信度都不算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雍正确实与自己的生母关系很微妙,即便是雍正登基,乌雅氏仍旧不愿意承认其就是新帝。

雍正皇帝的皇后乌拉那拉氏(雍正生母乌雅氏)(8)

不管乌雅氏究竟是何死因,也不管她有多不情愿成为雍正帝的皇太后,最终的结局还是以孝恭仁皇后的身份与康熙合葬在景陵,升附太庙。

结语

乌雅氏从一介小小的宫女,成为康熙宠妃,生下三子三女,位列四妃之一,这一路走的可以说是很顺畅。

或许正因为平顺的日子过惯了,非要闹出一些事情来;继承新帝之位的不是自己的最喜欢的小儿子胤祯,乌雅氏就百般为难自己的大儿子,殊不知自己的妇人之仁,只能害了小儿子。

按理说她是后宫之中最后的赢家,应当颐养天年,却到头来没有享受作为皇太后的尊荣与待遇,早早病逝了。

不免感叹:这真的是乌雅氏想要的结果吗?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