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怎么处理南京(南京垃圾分类实施一年半)

现代快报讯(记者赵丹丹杨晓冬文/摄)“六五”环境日要到了,南京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已经实施一年半时间。近日,现代快报探访了南京多个小区,部分小区靠着持续的严格管理和指导员的耐心宣导,大多数居民养成了分类好习惯,分类率高。但不少小区存在居民不配合、物业管理疏漏等诸多问题,分类率低。据悉,南京垃圾分类工作还处在“爬坡上坎”的“吃劲”阶段,厨余垃圾回收量上升难。因“两网”融合,可回收物量增长较快。

一部分人在坚持分类,不少人还是不分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探访了南京多个小区,对于垃圾分类,每个小区情况不一。街道、社区、物业重视,有分类指导员的小区,分类率自然高些;物业不管,又没指导员的小区,分类率比较低。

垃圾分类怎么处理南京(南京垃圾分类实施一年半)(1)

△花雨南庭指导员擦拭清理垃圾房

花雨南庭作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分类情况一直比较好。“我去年1月份来做指导员,居民分类一直做得都很好。”垃圾分类指导员袁师傅边冲洗着拖布,边告诉记者,“每天都要清洗垃圾桶,垃圾房内,基本上没什么异味。”据了解,小区垃圾分类情况已经趋于稳定,每天能分出3桶厨余垃圾。

垃圾分类怎么处理南京(南京垃圾分类实施一年半)(2)

△雨麓苑小区指导员分拣处理混投垃圾

部分小区居民还在依赖指导员在分类。在雨麓苑小区,分类指导员魏师傅说,小区100多户,厨余垃圾每天半桶,大多数的居民都能在家分好,再过来投放。但还是有少部分居民,尤其是年纪偏大的居民投放习惯还是很难改变,经常会乱扔或者混投。他就再做二次分拣。“垃圾不分好,没办法转运。”

垃圾分类怎么处理南京(南京垃圾分类实施一年半)(3)

△唱经楼小区的保洁员在指导居民分类

在唱经楼小区,记者看到,约八成居民在依赖保洁员分类,两成居民能够自觉分类。保洁员穆师傅不断分拣,确保每天能分出两桶半的厨余垃圾。“出租户多,不少人都不分类。”物业人员无奈地表示,厨余量要想上升很难,物业也没执法权,居民也不听劝。

垃圾分类怎么处理南京(南京垃圾分类实施一年半)(4)

△汇景和园小区垃圾混投

还有部分小区,因为没分类指导员,不分类的人是大多数。去年10月记者曾探访汇景和园小区,现在小区内垃圾混投情况并没有任何改善,垃圾房玻璃破损,一靠近就能闻到臭味。“也没有人管,也很少有人分类。”小区居民王先生说,最初他把厨余垃圾分出来,但是看到小区居民很多不分类,他也不分了。“这也不是靠我一个人能解决的事情,大家都不分,我也不想麻烦了。”

垃圾分类怎么处理南京(南京垃圾分类实施一年半)(5)

△金陵尚府单元门前设置垃圾桶

垃圾分类怎么处理南京(南京垃圾分类实施一年半)(6)

△鱼市街小区的单元楼下还有垃圾桶,混投垃圾较多

还有部分小区为了防止居民乱扔垃圾,把其他垃圾桶又拖回了单元楼下。金陵尚府小区和鱼市街小区就是如此,其他垃圾桶内各类垃圾都有。鱼市街小区的物业表示,小区太大了,大家不想跑远去垃圾分类收集点,不把桶放回单元楼下,有居民就乱扔垃圾。

厨余垃圾量上升难,可回收物量增长快

南京垃圾分类一周年时,城管部门公布的“成绩单”显示:南京家庭厨余垃圾处理量达到1100吨/日,饭店餐厨垃圾处理量达到约1000吨。

记者了解到,这半年来,南京家庭厨余垃圾处理量上升难,目前仍然维持在半年前的1000吨/日—1100吨/日。究其原因,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坦言,前端的分类率上不来,居民参与程度还有待提升,另外也受到了三四月份疫情影响。

不过全市的可回收物量在大幅提升。据统计,进入各区两网融合回收场站的可回收物量,2021年9月份约250吨,今年4月份约1.8万吨。这是因为南京正在推动废品资源回收网和垃圾分类回收网“两网”有效结合,通过“点、站、中心”的模式,让小区的可回收物尤其是一些低附加值的可回收物如酒瓶子、碎玻璃等应收尽收,可回收物量提升明显。

1144个小区在除差,9成居民代表认可才能“过关”

据了解,为推动南京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鼓励先进、激励后进,2021年底前,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全市5484个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进行评价。经过街道、区自查自评,初步评出A(优)级小区267个、B(良)级小区4073个、C(差)级小区1144个。C级小区要逐一除差。

这些差级小区存在设施不到位、日常保洁不到位,垃圾清运不及时,居民不配合、物业管理疏漏等问题。先由街道、社区针对问题清单进行整改,整改后,9成群众代表认可整改成效,才算“过关”。之后,区级城管部门进行复查审核,通过后,市级再进行复查审核,通过后,才算“除差”成功。

截至目前,上报的整改后的差级小区还没有一个“过关”,“除差工作难,不能一蹴而就,解决一个是一个。”一位基层垃圾分类工作人员表示。

而为了调动小区垃圾分类责任主体——物业的积极性,城管部门正在积极协调房产部门,拿出物业垃圾分类具体负责清单,明确责任。有的区在探索“以奖代补”方式,给物业补贴,调动物业管起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加大垃圾分类执法,有的区在实行志愿服务代替违规处罚

在探访中,部分居民表示,好像垃圾不分类也没人管,也不会处罚,他就“随意了”。根据《南京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未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等要求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管部门处以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个人经教育、劝诫后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并自愿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等社区服务活动的,可以不予处罚。

南京今年也在强调要加强执法,加大对乱扔垃圾、不分类的个人,不履行垃圾分类责任的物业进行处罚。

今年3月16日,浦口区率先推行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不予处罚执法,执法人员深入小区,对不分类行为进行执法。当事人须在签订志愿服务承诺书后的1个月内,按照就近原则,一般情况为自己居住小区,在7:00-8:00、18:30-19:30垃圾投放的高峰期完成2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对小区内随意倾倒、抛洒、堆放生活垃圾行为和未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等要求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行为人进行告知、引导。试点以来,浦口区共有5个小区27人签订承诺书,已有26人完成志愿服务。

此前,鼓楼区城市治理委员会公众委员、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沛霖就建议,对于垃圾分类等重点难点问题,应加强城市管理部门的执法权限,城市管理者可以将相关违法行为录入个人或单位信用等级系统,由此实现精准化、常态化的管控成效,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的执法效能。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