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之后是谁统治的魏国(曹叡的后继魏帝曹芳的傀儡生涯)

景初三年(239年),曹叡(曹丕之子)病逝于洛阳,时年三十五岁,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葬于高平陵。

自从曹叡崩后,曹爽与司马懿辅政,魏帝自此沦为傀儡。再后曹爽被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斩杀,魏国大权完全落入司马氏家族手中。

曹芳(232年-274年),字兰卿,魏明帝养子,是三国时曹魏第三代皇帝在位15年。在《三国志》中与其被迫退位之后继任的曹髦、曹奂合称三少帝。

曹叡之后是谁统治的魏国(曹叡的后继魏帝曹芳的傀儡生涯)(1)

1.曹爽主政

魏明帝死后,年幼的齐王芳继承魏统。8岁便即位的曹芳自然没有亲政的能力。因此,明帝临终前托孤于曹爽、司马懿,并以二人为辅政大臣,辅佐年幼的齐王芳。其后,曹爽为了独揽大权,使齐王芳下诏以司马懿为太傅,虽外以名号尊之,实际上是夺了司马懿的实权。至此,魏国迎来了曹爽主政的新局面。曹爽以兄弟、亲信担任要职通过重用兄弟与亲信,曹爽巩固了自身的权势。

曹叡之后是谁统治的魏国(曹叡的后继魏帝曹芳的傀儡生涯)(2)

曹爽主政的局面基本上起于正始元年(240),而终于嘉平元年(249)的高平陵事变。在这一段不短的时光中,年龄渐长、并逐步产生独立意识的齐王芳,究竟对曹爽其人及其掌权持有何种态度?

曹爽主政之后,为了进一步树立自身的威望,于正始五年起兵讨伐蜀国。虽然出兵的计划受到了司马懿的反对,但是曹爽依然固执己见,结果此次进攻蜀国的行动以失败而告终。除了讨伐蜀国外,在曹爽执政期间,他还推行了正始改制,其中以选举制度的改革为重点。曹爽集团对于九品官人法所存在的弊端,采取类似明帝的做法,加强考课,以考绩、中正品状作为依据。这一举措损害了以司马懿为首的世家大族的利益。

曹叡之后是谁统治的魏国(曹叡的后继魏帝曹芳的傀儡生涯)(3)

曹爽“迁太后(明元郭皇后)于永宁宫,专擅朝政”。司马懿见自身在大政方针上与曹爽产生分歧,而且又无力阻止曹爽改革旧制,遂于正始八年五月称病,不与政事。

掌权后的曹爽的确显得骄奢淫逸,多违法度。不仅如此,他还不纳劝谏。曹爽重用在魏明帝时期受到罢黜的官员,对于曹芳而言,曹爽此举违背了先帝的用人政策。

曹爽对于曹芳的政令虚与委蛇,多次出现违诏,对曹芳皇权的挑战,相比于司马懿,在司马懿主政的时代,至少是不敢公然违诏的(后来的司马师除外)。

曹叡之后是谁统治的魏国(曹叡的后继魏帝曹芳的傀儡生涯)(4)

2.高平陵事变中曹芳的态度

嘉平元年(249)正月,司马懿乘齐王芳及曹爽离开洛阳拜谒高平陵的机会,在洛阳城内发动政变,一举击败曹爽集团,控制了曹魏政局。

曹叡之后是谁统治的魏国(曹叡的后继魏帝曹芳的傀儡生涯)(5)

就在司马懿于洛阳城内发动政变的同时,齐王芳与曹爽正在洛阳城外。司马懿为了使自己的这场政变显得合理合法,他不顾魏文帝后宫不得干政的诏令,迅速地入宫奏报太后(明元郭皇后),以便顺利地奉太后的旨意罢废曹爽兄弟。同时司马懿不仅认识到了太后对于自己发动政变的重要性,他对处于曹爽手中的皇帝曹芳的重要作用也丝毫没有忽视。

司马懿命高柔、王观等人完成军事部署之后,立即亲自同蒋济等人出洛阳,屯于洛水浮桥,以迎天子齐王芳。他随即向皇帝上奏疏,向曹芳表明自己发动政变的用意。此份奏疏非常具有针对性,称“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威权",“公卿群臣皆以爽有无君之心",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曹爽。又上述曹爽“长此以往,陛下将困于险境”。毫不掩饰地揭示了曹芳皇权旁落,难以久安的处境。

曹叡之后是谁统治的魏国(曹叡的后继魏帝曹芳的傀儡生涯)(6)

从司马懿发动政变后立即前往洛阳城外迎接天子,并在上疏中切中曹芳要害的表述,以及勒令曹爽立即解除对齐王芳的控制等举措来看,政变过程中的司马懿充分认识到了皇帝曹芳对于自身成败的重要性。他试图通过奏疏来左右曹芳对于整场政变的看法,期望齐王芳能够了解自己发动政变的苦衷,并且期望能够得到齐王芳的认同及支持。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对曹芳处于曹爽的控制之下是十分不安的,因为他明白曹芳虽然只是一个傀儡,但是他毕竟是名义上的曹魏皇帝,是左右他的政变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只有得到了曹芳的认同和支持,司马懿的政变才具有合法性,而这种合法性又来源于曹芳皇帝身份的正统性。

由于曹爽的妥协而导致高平陵事变较迅速地平息,高平陵事变对曹芳的未来又意味着什么呢?

曹叡之后是谁统治的魏国(曹叡的后继魏帝曹芳的傀儡生涯)(7)

司马懿虽然通过发动政变夺取了曹魏大权,司马氏在魏国掌权的局面产生了,但是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中的矛头是直指曹爽的,他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消灭曹爽集团以便掌权。

对于曹芳而言,高平陵事变和曹爽的倒台并没有威胁到他的切身利益。因为司马懿的政变并没有直接挑战和威胁到曹魏的皇权,而且司马懿发动政变以剪除曹爽的理由之一还是要匡扶魏室。所以说,对整个曹魏政权而言,高平陵事变是司马氏主政的肇始,亦被认为是整个魏晋禅代历史进程的开端。对于当时的曹芳来说,高平陵事变并没有直接威胁到他的皇权。这场政变于曹魏政权意义重大,但于曹芳,不过仅仅是使得他从曹爽的傀儡转变成为了司马懿的傀儡。

曹芳经过了高平陵事变,送走了一个令他感到不满的同宗辅臣,又迎来了一位异姓的当权者。

3.淮南王淩反叛

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事变,一举消灭了曹爽集团,掌握了曹魏的中枢政局。但是,曹魏政权内部反对司马氏的力量仍然是存在的。

曹叡之后是谁统治的魏国(曹叡的后继魏帝曹芳的傀儡生涯)(8)

久在淮南的王淩对司马懿掌权有所不满,与令狐愚密谋发动叛乱,废曹芳,改立曹操之子楚王曹彪为皇帝,但由于黄华、杨弘的告密而走漏了消息。司马懿先发制人,亲自引兵镇压,并对王渡恩威并用,最终将王淩的叛乱企图扼杀于襁褓之中。

不论王淩是否忠于魏室,他欲废曹芳而立楚王彪的企图实在是失策之举。对于曹芳来说,王浚试图发动的淮南一叛对他的皇位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此举挑战了曹芳的皇权,极大地伤害了曹芳的切身利益。如果王浚的叛乱成功,毋庸置疑的是,曹芳和司马懿都将是这一事件的受害者。因此,即使王浚心存曹氏,即使王凌是反司马氏篡权的忠义之士,但在曹芳看来,王浚只能是一个乱臣贼子。因此,曹芳对于此次淮南一叛的态度肯定是相当清楚的,必然是坚决镇压。

同时,王淩叛乱的主要目的在于打击司马懿的势力,司马懿对此也是不能容忍的。故而,在镇压王浚一事上,曹芳和司马懿的基本利益一致,他们都不希望王淩得势掌权。

曹叡之后是谁统治的魏国(曹叡的后继魏帝曹芳的傀儡生涯)(9)

4.曹芳与司马懿之间的关系

魏明帝临终时托孤于司马懿,是将年仅8岁曹芳交付给了司马懿,足见临终前的魏明帝对司马懿的信任和器重。司马懿既有受文帝遗诏辅助明帝的顾命之效,又有明帝的托孤之谊,复有辅佐曹芳的君臣之义。四朝重臣的司马懿和幼年的曹芳之间,甚至可能还有一种“祖孙之情”。因此,司马懿和曹芳之间,应该是有感情的,他们之间并不全是政治利害关系。

曹叡之后是谁统治的魏国(曹叡的后继魏帝曹芳的傀儡生涯)(10)

掌握曹魏权柄的司马懿对于自己的辅佐对象齐王芳是认可的。他认为齐王聪明,没有道德缺陷,是“自堪人主"的。故而他可以“心勤尽忠”地辅佐曹芳。

曹芳对司马懿是很尊重的。齐王芳刚即位,作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就享有了乘舆入殿的崇高待遇。当然,他不仅是四朝重臣,而且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乘舆上殿是朝廷给予有疾在身的三公们的特殊优待,表达了皇帝对三公的尊敬,是一般臣下所不能享受的殊荣。

司马懿为曹魏政权屡立功勋,抗拒诸葛,消灭孟达,平定辽东,推翻多违法度的曹爽,并且讨灭擅行废立的王淩,可谓劳苦功高。即使司马懿真有篡位自立的想法,他也没有将此种想法明显地付诸实施。应该说,在司马懿的有生之年里,他更多地是以曹魏的忠臣,是以一种正面人物的形象示人的。

曹芳与司马懿之间有较好的个人感情,这是以二人相似的政治诉求为基础的。这种基于共同政治利益与个人感情的和睦的关系,应该是曹芳与司马懿之间关系的主流。比如高平陵事变之后,因为司马懿年老有病而不能够上朝,所以皇帝曹芳遇到军国大事,都会亲自前往司马懿府邸咨询。如果曹芳被司马懿牵制过多,估计连面都不愿意见,更不会到司马府了。

曹叡之后是谁统治的魏国(曹叡的后继魏帝曹芳的傀儡生涯)(11)

5.司马懿死后,曹芳被司马师废除帝位

是否司马懿主政时,真心辅佐曹芳已经不得而知,关于司马懿的阴谋论历史争议比较多,个人比较赞成:“司马懿年轻时,为魏谋划篡汉,老了为子孙谋划篡魏”。或许是天生的反骨吧。但至少司马懿身前大权独揽的情况下,还是明面上尊重曹芳的。到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曹芳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曹叡之后是谁统治的魏国(曹叡的后继魏帝曹芳的傀儡生涯)(12)

嘉平三年(251)八月,司马懿去世,司马师取代了其父的地位,开始掌控曹魏大权。司马懿去世后,魏明帝钦定的两位辅政大臣曹爽和司马懿都已经不在人世。嘉平三年司马懿去世时,曹芳已经年近二十,他已经具备了亲政的能力,他完全有理由收回皇帝的权力。然而事与愿违,司马师依仗权势,借机取代了其父司马懿的执政地位,没有还政于曹芳。

与司马懿相比,司马师的辅臣地位是自封的,是缺乏合法性的。同时,司马师也不具备其父所拥有的崇高威望。因此,司马师在处事态度上与自信的司马懿有很大的不同,以至于他们父子对待傀儡皇帝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司马师的夺权是期望亲政的曹芳所难以接受的。司马师此举极大地损害了曹芳的政治利益。所以说,司马师代父主政之后,曹芳和司马师的政治利益是有巨大冲突的,他们冲突的焦点在于对权力的争夺。而且随着曹芳的长大成人,冲突将一触即发。

曹叡之后是谁统治的魏国(曹叡的后继魏帝曹芳的傀儡生涯)(13)

正元元年(254),忠于曹魏的李丰、张辑等人试图以夏侯玄取代骄横跋扈的司马师,结果事情泄露,李丰等人都遭杀戮。同年的三月,由于受到李丰事件的牵连,曹芳的皇后张氏被废。至此,齐王芳与司马师的矛盾已经公开化,而二人的关系已经变得相当地糟糕。曹芳对李丰之死和皇后被废是难以忍受的,他试图发动政变,铲除司马师兄弟。

就在即将发动政变的关键时刻,曹芳竟然因为惧怕而变得患得患失、瞻前顾后。 而司马师已经下了废帝另立新君的决心,就在曹芳犹豫不决时,司马师先发制人,勒兵威胁太后(明元郭皇后)和曹芳。曹芳最终被司马师所废,被迫退位就藩。至此,8岁即位,在位十五余年的曹芳被司马师赶下了皇帝宝座,而继承皇位的将是另一位少帝,年仅14岁的高贵乡公曹髦。

266年,晋朝立国,曹芳被封为邵陵县公,274年逝世,享年42岁。谥号厉,故又称邵陵厉公。

曹叡之后是谁统治的魏国(曹叡的后继魏帝曹芳的傀儡生涯)(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