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白话有可能失传吗(南宁白话将死)

南宁白话有可能失传吗(南宁白话将死)(1)

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语言,满口蒜香的东北话,温润甜心的闽南话,还有影视感满满的粤语,各有其乐趣所在。

而粤语是一种极具魅力的语言,它能保存古朴,也能传递新潮。在粤语文化里,人们总能找到一个值得细细玩味的点。

粤语最早起源于广西梧州、广东肇庆一带,后因商贸往来,人们急需在两广之间形成一种可以交流沟通的语言,南宁白话应运而生。

可以这么说,白话其实是粤语的一支,是南宁“土著”将粤语与本地方言相结合后推广运用起来的一种语言,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白话一直是在南宁行走江湖的必备利器。

南宁白话有可能失传吗(南宁白话将死)(2)

(图片来源网络)

但与广州人对粤语保有极大的自豪感不同,南宁在城市发展的变革中,逐渐放弃了这一地域风格鲜明的语言。

1997年,南宁开始响应号召推广普通话,并逐渐将一些在公共场合使用的白话替换为普通话,如公车报站,方言公共服务等。后来,南宁获得了“全国推广普通话先进城市”的称号,但与此同时,白话也陷入文化危机

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在南宁有越来越多的年青一代放弃了解锁白话技能的权利。会说白话的90后有了在社交场合嘚瑟的资本,不会说白话的年轻人,只能玩着一腔空壳南普。

和广州满大街年轻人张口即来的流利粤语不一样,如今在南宁街头还能把白话运用自如的,也许更多的只是老南宁。

南宁白话有可能失传吗(南宁白话将死)(3)

在家族会话中落单的年轻人

南宁青秀的“土著”H,从小就说着口音很重的南普,刚认识他的人也许会误以为,他大概是从小说白话长大的。实际上,H是一个“假南宁人”——他完全不会说白话。

其实H家里的长辈都是说白话的,不知道为什么到了他这里,家里就不刻意教白话了,完全顺其自然,大人们只是自己说自己的。当H终于意识到自己不会说白话是一件憾事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机和动力。

“听得懂,但是一句也讲不了,随便一个词我都能讲臭青。可能我没有语言天赋吧,有的人从小听就会了,但是我就是get不到那种感觉。

逢年过节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长辈们一开口说白话,H就像被划了一道结界,听得懂,就是要用不太搭调的普通话答话。

南宁白话有可能失传吗(南宁白话将死)(4)

(图片来源网络)

“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教我说,可能就是想顺其自然,以为我自己能学会吧。”

H其实也挺喜欢广州和香港的粤语文化,经常往广州跑,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在广州坐地铁听粤语报站的时候,他有时会在心里悄悄跟着默念一遍,只是早已过了有热情恶补粤语的年纪。

H觉得不会白话是一件很亏的事,一方面作为两广地区通用的一种语言,掌握白话是一种技能,技多不压身,出门买菜办事也更有底气;另一方面,白话可以说是南宁人最亮眼的标记之一,不会讲白话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南宁白话有可能失传吗(南宁白话将死)(5)

丧失第一语言的噩梦

比起完全不会白话的H,F显得更悲催了一些。如今一提起白话,F还是会拍大腿。

F小时候接触的第一种语言就是白话,一家三口都用白话和普通话夹杂交流,和很多讲白话的南宁家庭一样,稀松平常。

可是上了小学以后,父母就突然不允许F说白话了,强行以普通话作为家庭的指定用语。F小时候也没什么想法,很快就渐渐习惯了。

“他们怕我说不好普通话,对以后发展不好,可是我后来真的说不会白话了。”

在学校遇到会讲白话的小朋友,F有时也会跟着讲一些,但是学校的语境设定已经固定为普通话,再说白话不免会有一种别扭的违和感,后来也就没再有机会流利地使用白话。

南宁白话有可能失传吗(南宁白话将死)(6)

(图片来源网络)

上了高中之后,F已经彻底丧失了自己当初的第一语言,但是她偶尔还是会惦记讲白话的感觉,遇到什么有意思的语句,都会认真地问其他会讲白话的同学,这个词用白话怎么讲。

当然,没有人会怀疑F的语言天赋,她的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只是没有了某个语境,重拾白话很不容易。

现在想起来,F常常觉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段关于白话的经历相当魔幻,是父母的多虑活生生地扼杀了她讲白话的能力,简直一场噩梦

也没见得自己不说白话之后有了更好的发展,至于以后会不会再尝试去学,F自己也没把握。

南宁白话有可能失传吗(南宁白话将死)(7)

白话的觉醒与幸存

其实推广普通话的浪潮过去之后,当时民众保护本土文化的意识也渐渐有了一些觉醒的趋势。

有的人开始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白话对话,后来,电视台又开始播放港片和粤语影视剧,甚至还专门制作了一些以白话主持的本土节目,《老友倾计》《有话日日倾》等一系列经典节目就在当时被搬上了大银幕。

2012年,南宁开始启动发音人工作,在南宁市区寻找南宁白话和南宁平话及南宁普通话的发音人,采集回来的有声数据都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保留了下来。

2013年,老南宁口中正宗的南宁白话正式成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方言。

但还是有很多人被隔离在了语言断裂带,有的90后在城市发展中迷失了白话,当然也有的90后得以幸存。

南宁白话有可能失传吗(南宁白话将死)(8)

(图片来源网络)

Z是难得的将白话“自学成才”的年轻人,从小到大父母一直都跟他说普通话,但Z还是凭借一身南宁“土著”基因在小时候就悄悄学会了白话

年代久远,Z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张口说白话,父母并没有教,自己也没有刻意学,有这个语境在自然而然就学会了,身边会讲白话的朋友大概也是这样get到这个技能点的。

所以在Z家那边,你有时能看见这样一个轻魔幻的现象:年轻人在家用普通话和父母交流,但出了门,年轻友人之间就是一口地道的白话

X夫妇是一对年轻的90后夫妇,X的父母年轻时来南宁打拼学会了白话,她从小就跟着父母说白话和各种方言,X的先生则是南宁土著,白话是他们家族的“官方语言”。

虽然两人都精通白话,但是自从认识到结婚生子,两人一直都用普通话交流,也许是出于一种普遍的日常语言习惯,出门在外遇到陌生同龄人,一般都会用普通话交流

由于这种丰富的语言背景,他们2岁的女儿在家里不仅要学普通话,家里人自然也要教她白话。X一家对小朋友学白话没有过多的想法,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既然生在南宁,长辈也都是说白话长大,掌握白话就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哪怕以后小朋友更习惯说普通话

南宁白话有可能失传吗(南宁白话将死)(9)

(图片来源网络)

方言的消失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南宁白话的消亡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不单是受普通话的冲击那么简单。只是同为粤语片区,南宁跟广州比起来,白话的落寞更显荒凉。

其实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粤语文化,看港片、听粤语歌的爱好在年轻群体中长盛不衰,会白话的人心存自豪,不会白话的人则心生向往。

白话不仅是一种生活技能,最重要的,它还是一种无形的本土文化。我们姑且还能在这一代年轻人的圈子中找到白话的踪迹,但下一代人的时代来临时,我们还能不能在最寻常的街头巷尾听到一腔熟悉的南宁白话呢?

文章为11克南宁原创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