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是分三国吗(不只东汉末年分三国)

一本《三国演义》家喻户晓,让中国人都了解了东汉末年那段三分天下的历史。然而事实上,漫漫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三分天下的,不只是东汉末年的魏蜀吴,在另一个历史时段中,曾经也上演了一部“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是分三国吗(不只东汉末年分三国)(1)

魏孝武帝元修

追溯这段三国的历史,还要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说起。话说北魏自道武帝拓跋珪开国以来。共传二十帝,国运148年。在最后一任皇帝元修继位的时候,皇权早已旁落,朝政被权臣高欢把持。孝武帝元修不甘做高欢的傀儡,然而又自知自己并无实力与高欢对抗,无法除掉高欢。在此之下,元修多次笼络地方势力,与其密谋除掉高欢,然而都遭失败。永熙三年,元修与高欢正式决裂,高欢带兵从晋阳直奔国都洛阳。元修自知抵挡不住,慌忙带着王公贵族逃出洛阳。这时,元修寄希望于盘踞在长安的军阀宇文泰,希望宇文泰出兵来帮助自己消灭高欢,夺回皇权。于是,就逃到了长安。

北魏分裂

元修逃走后,来到洛阳的高欢以元修弃国逃命为名,遥废其帝号,另立元善见为帝,并将都城迁到了邺城。而逃到长安的元修,也没有遇到辅国护主的忠臣,反而是刚逃狼窝又入虎穴,不久就遭宇文泰杀害。元修死后,宇文泰立宗室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于是,北魏正式一分为二,一个是被高欢把持的东魏,一个是被宇文泰控制的西魏。而这两个朝廷的皇帝,显而易见,都不过是傀儡而已。

东汉末年是分三国吗(不只东汉末年分三国)(2)

北周、北齐、南陈三国对峙图

有时候,同一场戏,历史总是喜欢重复上演,就像孝武帝元修的逃亡重演了汉献帝逃亡的历史一样,高欢和宇文泰的儿子也分别重演了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历史。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终于耐不住性子,废掉了东魏皇帝,自己称帝,建立了北齐政权。七年后,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也紧跟高洋的脚步,废掉了老爹立的西魏皇帝元宝炬,建立了北周政权。于是,与南朝刚建立的陈朝一起,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