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墨斋写春联100幅(马如林写春)

写 春 联

马如林

 今年第一年在城里过年,三十晚上清清冷冷,楼上楼下只在大门上贴一或正或倒的“福”字,心中空荡荡的,不禁回想起在老家热热闹闹过年、欢欢喜喜贴对联的情景。

今年是个例外,我一直保留着回老家过年写对联的爱好。每年春节放假回家,兴冲冲到小镇上买一支中字号毛笔、一瓶黑墨水和几张红纸,然后裁纸,摊开,稍作思索,一挥而就,很快堂屋里桌子上、柜子上和地砖上便摆满了横一条、竖一条的对联。

点墨斋写春联100幅(马如林写春)(1)

点墨斋写春联100幅(马如林写春)(2)

  我们这一代人,生长在“文革”期间,学生时代没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我写对联的喜爱,完全受父亲的影响。

“往后写对子交给你了,”工作后第一年回家过年,父亲对我说,“笔墨和红纸都替你准备好了,放在堂屋的大桌上。”

  对子就是对联。准确地说,是“春联”。春联只是对联的一种。往年对子都是父亲写。父亲不仅要写自家的,还要代叔叔家和生产队邻居们写。小时候,每到腊月二十几,左邻右舍便纷纷夹三二张红纸来,央父亲写对子。父亲也乐此不疲。直到我工作,父亲才把写对联的光荣任务交给我。

点墨斋写春联100幅(马如林写春)(3)

  父亲念过几年私塾,写一手好看的毛笔字,而且下放后,一直在农村做“小干部”,可以说从来没有离开过“笔杆子”。我钢笔字还凑合,毛笔字和父亲比,简直是飞机上钓鱼——相差十万八千里,没法比!印象中还是在小学防震草棚里老师教写过几回毛笔字。

这是我第一回学写对联,也是第一次认认真真写毛笔字。虽然明知自己毛笔字拿不出手,但“父命难违”,“子承父业”,只得勉为其难,硬着头皮遵从父亲安排,斗胆“献丑”。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当然,我也有自己的优势,起码读书比父亲多。父亲写的对子,内容年年老一套,也该换换新面孔啦!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豁出去啦!

  少年轻狂。我要扬长避短,推陈出新。裁好红纸,拿出祖传的砚台,墨是不用磨的,打开墨水瓶盖直接往里倒就是了。

点墨斋写春联100幅(马如林写春)(4)

  我摆好造型,开始写对子了。左手按住红纸,右手握住毛笔。可是不行!握笔的手总是发抖。自己一点基本功没有,而且好像还有点紧张。

  先放松、放松,想起父亲讲过的“笑话”。之所以笑话加引号,是因为确有其人其事,此人是我们村一个父亲称之为“满瓶不动半瓶摇”的人。他写过这样一副对子,叫:“今年大减产,明年大丰收。”对子初写成,此人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自以为好对子。因为那一年粮食确实减产,“今年大减产,明年大丰收”,三十晚上乍一看,怀着一种对来年收成的良好祝愿与企盼。可是大年初一早上他再一念,“今年大减产,明年大丰收”,傻眼了,今年又是大减产,明年才能大丰收!

  我收起红纸,铺开旧报纸,先在上面练习,同时对自己说,要放松。写着、写着,渐渐有了信心,有了底气,好歹自己也写了十几年字,而且在钢笔字上下过功夫。虽说“隔行如隔山”,但不是还有一句话“隔行不隔理”么?

  写到这儿,又想起一个民间故事。说过去一个财主请秀才写对联,秀才提笔便写,且边写边读:

  上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联: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人多,病少,财富。

  可是贴到门上去,人们的读法却变成:

  上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联: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人多病,少财富。

  两种读法断句不同,意思相去甚远。这当然是一个笑话。现在看上去,有“仇富”的成分。

  再次摊开红纸,我深呼吸几下,重新开始写对联。万事开头难,先写什么呢?先不要写大门和正屋里的对子,先从厨房对子写起吧。厨房里外人进来少,字写得丑一点没关系。这个的内容就不要变了,还按照父亲的老一套来吧!

  缸中多积水,灶下少堆薪。(灶前)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后)

  一人巧作千人食,五味调和百味香。(碗橱)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写完厨房写猪圈。

  养猪大如牛。(猪圈)

  父亲有时也会应邻居要求在鸡窝上写些吉利话。如:“养鸡大如鹅。”“鸡蛋比鹅蛋还大。”“三个鸡蛋有一斤。”等等。父亲写好这些,一般单独放。特别是一些不识字的邻居来取对子的时候,父亲总要叮嘱他们千万别弄混了!贴错了!

  可是偏偏就有人出差错。这人在自家房门框贴上“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这个没有错。横批应该是“计划生育好”,可是他在门楣上贴的是“鸡生大蛋”!张冠李戴,一时间,传为全村的笑话。

  记得“文革”时期,父亲还写过一种“报道”式的对子。如:“报道今年粮食大丰收!”也算是“与时俱进”吧。

  接着写厢房,厢房也不显眼,但这时候我已经完全放开了,开始展示自己的“才华”。

  何物媚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二月杏花八月桂”,杏花迷人,桂花芳香,不言自明。古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有志者,每见灯火伏案,每闻鸡鸣起舞,不让流年虚度。)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郑板桥)

郑板桥故居中堂上挂的这副题联,上海豫园万花楼用它做楹联。此联用拟人手法形象描绘春风拂柳,细雨润物的景象。上联与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异曲同工之妙,下联让人联想到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人运用此联表达男女之情,把春风与柳、夜雨与花,想像成恋爱中的男女,暗喻传达爱慕之情,赋予此联更深刻的含义。甚至有人建议,把它贴到现在的洗浴中心,足疗房,似乎更妙。

这当然是一种幽默,或者说是对当下的讽刺吧!

点墨斋写春联100幅(马如林写春)(5)

点墨斋写春联100幅(马如林写春)(6)

  我意犹未尽,思绪如脱缰野马。想起父亲常教育我们说“养儿不读书,不如一圈猪”,还有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手里提着的毛笔开始信马由缰,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欲读天下之奇书,须明天下之大道。(蒲松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人家不必论富贵,唯有读书声最佳。(唐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张月楼)

  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和刀。《神童诗》

  铁肩担道义,妙笔写文章。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中五车书。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点墨斋写春联100幅(马如林写春)(7)

点墨斋写春联100幅(马如林写春)(8)

  除了古今勉励读书的名联、名诗,我还写了很多谚语、格言、警句和名人名句的条幅。

  学然后知不足。(孔子)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书籍是积累世人智慧的不灭的明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点墨斋写春联100幅(马如林写春)(9)

一写而不可止。我随心所欲,把这些年在书籍和生活中看来的一些“乱七八糟”的文字全部抖弄出来。有些可以贴在自己的房门、书桌、床头,用来自勉;有些可以贴到妹妹和小弟的房间,勉励他们好好学习。还有一些贴与不贴,全凭父亲做主,由父亲说了算。

  父亲负责把关。我只负责写,贴是父亲的事。最终能不能用,还有父亲一道关,不用我操心。

  其实,我根本就不管能不能用,我的兴趣只在写。至于能不能用,对我来说,已经无所谓,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通过写对子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其时我才二十出头,年轻狂妄,喜欢特立独行,记得我还写过这样的对子。

  我本农家子弟,永葆布衣本色。

  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出路出路,走出去便有路。

  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

  我喜欢的对联还有很多。比如:

  包藏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志。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罗贯中《三国演义》)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有奇书读胜观景,得好友来如对月。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蒲松龄)

  竹本无心,皮外多生枝节;藕自有窍,腹内满藏情丝。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容天下难容之事;胸怀天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点墨斋写春联100幅(马如林写春)(10)

  我还曾见人写过这样一副对子,特别喜欢。

  我把情怀作喜欢,任人言语说千般。

  除了把写对子当作“玩”,也不排除炫耀自己,通过写对子来展示自己的心理。我有自知之明,自己毛笔字写不好,只能发挥“特长”,在内容上下功夫,也算取长补短吧。但正屋的对子是绝对不敢造次,生怕闹出笑话,还是按规矩来。

  下午,两个叔叔家和邻居们纷纷把红纸送过来。别人家就不要别出心裁搞创新,搞得不好贴错了,还会出洋相,闹笑话,还是老老实实写些父亲往年常写的对子吧。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喜滋滋过新年,笑盈盈辞旧岁。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

  爆竹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年。(这是从“爆竹声声辞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演变来的。横批应该是:“辞旧迎新。”)

  家和百事顺,国泰万民安。

  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

  春入春门春不老,福临福地福无疆。

  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

  向阳人家春常在,勤俭门第庆有余。

  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门对绿水,户对蓝田。

  飞雪迎春到,风雨送春归。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开门遇元宝,四面招财;出行逢吉日,八方进宝。

点墨斋写春联100幅(马如林写春)(11)

  横批有:

  喜迎新春

  欢度春节

  新春大吉

  前程似锦

  恭喜发财

  吉星高照

  迎门大吉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等等等等,恕不一一写出。

2011-2-14

点墨斋写春联100幅(马如林写春)(12)

点墨斋写春联100幅(马如林写春)(13)

点墨斋写春联100幅(马如林写春)(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