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工作记(非洲做事的5条方法论)

在非洲工作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

在大家一贯的认识里,觉得在非洲虽然工作环境艰苦,但人员关系简单,闲的蛋疼。但事实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他们背后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辛酸以及常人无法忍受的痛楚。

如果你决定要去非洲,想要工作时乐得自在,这一篇你一定要看!

东非工作记(非洲做事的5条方法论)(1)

1

找 个 师 父

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展业务,如果没有现成的经验或者师父的指导,靠自己的话,那就只有不断的试错。

然而,一般在非洲,除非熟人介绍过去的技术岗位,很少会有企业会专门安排一个同岗位的师父给你的,但三人行必有我师,不管是中国同事还是非洲同事,在某些方面都能够成为你的师父,你不需要刻意的去问,只需要带着自己的疑问,认真的去观察他,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学习提炼。

都说融入一个新的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住在这里。长时间的工作、生活在这里,不断的总结、改进,终究会形成一套自己的处事方法。

2

熟 人 经 济

非洲人是非常喜欢和熟知的人做生意的,有的人在非洲闯荡则顺风顺水,游刃有余,有的人努力万分,却寸步难行。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原因有很多,会不会和当地人混成熟人这点是重中之重。

一个在非洲干了六年业务的驻外人曾说过,做业务先扫街,走街串巷的先介绍自己,介绍产品,有需求的添加上联系方式,达成初步意向后,再重点介绍自己的产品,自己的服务,只要价格合适,成单是非常迅速的。

一单成功,回头购买的机率可以说是90%,在工作的一来二去中,和当地客户成为朋友,熟人介绍熟人,这样的单子也会多起来。

在非洲,性价比高的产品,优质的售后服务,永远是市场的王道。

3

和 当 地 人 相 处

不会带团队,就只能自己干到死!

非洲有独特的国情民俗,要想与非洲人相处得好,必须对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禁忌爱好和方式等切实了解,充分尊重,以他们最能接受的方式与之打交道,最忌讳的是“以我为主”,并强迫人家“主随客便”。

但毕竟不是同一个文化下长大的人,不管怎么注意,都免不了会有词不达意,引发矛盾的时候。一个在非洲生产车间带团队的“老非洲”曾说过,和当地人相处,需要有一个缓冲地带,而这个缓冲地带,最好是一个会讲中文,认可中国,认可公司,积极工作的当地人。

由这名当地人来做当地员工的小领导,让他来传递工作信息,由他来做当地员工的思想工作,从中协调,这是最为稳妥的办法,而这个缓冲地带的人,就只能花大量的时间去招聘、去培养了。

4

和 同 事 相 处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中国人不坑中国人。

其实在非洲工作,除了国企央企,一般一个企业都不会有太多的中国员工,3个属于是正常,有10个那就是相当的多,在海外就更应该相互扶持,一起同甘共苦过的同事,是一生都值得去维护的人脉。

但总有那种奇葩,一共就三个员工,还要时刻警惕同事甩锅,老板不管的话,那就听一句劝,早点做打算,合同结束有多远就走多远。

5

和 自 己 相 处

不管在哪里工作,学会和自己相处都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人在非洲,举目无亲,就显得更加的重要。

在非洲, KTV都很少,更别说游乐园之类的了,去一趟景区也很费时费力。娱乐设施少,赌场倒是不少,看过太多满怀梦想来,带着负债走的人,听一句劝,玩点啥不好,千万别玩赌。

非洲是一个很容易养胖的地方,就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会在枯燥的工作中自己找乐子,寻找一些爱好,比如学学做饭,给自己加餐,把自己养胖;再锻炼锻炼身体,把养的肉再减下来。

也可以读读书,写写字,提升一下技能,做一个靠谱的人,回国也好找工作,升职加薪不是梦。人生路上,可以慢,但绝不能停,要不断成长,要步步为营,要在最美的时光,做最好的自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