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和花木兰的关系(顶端专访歌剧中塑造花木兰蔡文姬)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王峰/文 记者 李源鑫 张舵/影像

近日,由顶端新闻联合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出品的主题MV《人民心中的歌》在顶端新闻和学习强国平台同步上线,献给党的二十大(点这里,再听一遍)。《人民心中的歌》由女高音歌唱家陈静演唱,冯建科作词,陈利民作曲,整首歌大气磅礴,以质朴的歌词、动人的旋律唱出人民心声。

作为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河南省歌剧团团长,陈静曾在《木兰诗篇》《蔡文姬》《朝阳沟》等歌剧中饰演各种经典形象,也一直在河南文艺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拼搏,在接受顶端新闻专访时,陈静表示,希望通过优秀的作品展示河南形象。

回望这十年的艺术道路,陈静表示:“剧目打造和人才梯队建设是核心,河南歌舞事业度过了快速发展的十年。”未来,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将继续抓作品,提升影响力,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全面呈现河南形象。

蔡文姬和花木兰的关系(顶端专访歌剧中塑造花木兰蔡文姬)(1)

主创同心,共同打造一首温暖的正能量作品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陈静、冯建科和陈利民坐在一起讨论,如何用优秀的文艺作品为二十大献礼,三人的共同感受是,这些年人民生活的丰足变化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就讨论要写一首讴歌党,反映老百姓心声的歌曲。“老百姓的心声当然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陈静说,“这是《人民心中的歌》的最初创作动机。”

如今大家看到的是一首大气磅礴的MV,主创在前期做了很多功课,从歌词的完善,到曲调的日趋完美都经历了一次次加工、修改,“歌词倾注了很多词作者心血,曲目又为歌词插上了翅膀,再通过歌手的演绎进行升华,从而呈现一首温暖的正能量作品。”

《人民心中的歌》MV开头是悠扬的童声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谈到这个创意,陈静介绍,一开始歌曲的结构不是这样,但她始终觉得歌曲应该表达传承之义,“在新时代创作这样一首作品,是一个传承,如果歌曲开始有一个天籁的童声出现,我想应该更多吸引力,所以我们共同讨论后,最终有了这样的呈现。”事实证明,目前的版本是几位主创相对满意的。

蔡文姬和花木兰的关系(顶端专访歌剧中塑造花木兰蔡文姬)(2)

2004年,陈静主演《木兰诗篇》

从小立志从艺,以“全省第一”的成绩投身文艺

1992年,第五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在北京举行,一个20岁的小姑娘打破了河南在青歌赛上零获奖的记录。当时的评委马玉涛说:“平地里杀出个小河南。”这个小河南,名叫陈静。

从小学开始,陈静就表现出良好的音乐天赋,不仅是学校的文艺积极分子,也是音乐老师格外宠爱的学生,但父母当时的观念是只有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他们觉得学习音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有点不务正业,所以不是特别支持我。”十三四岁的陈静说服了父母,“我告诉他们,不是因为从事音乐就放弃了其它学科的学习,我觉得他们是相辅相成的,都可以做好。我会给父母一个好的结果。”

陈静的音乐理想源自何处?她说:“1983年,我家拥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当我看到那年春节联欢晚会后,看到艺术家们在舞台放歌,我就认定这是我的梦想和追求,我想我能成为同样站在那个舞台上的歌者,我们的梦想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而且坚定不移。”

蔡文姬和花木兰的关系(顶端专访歌剧中塑造花木兰蔡文姬)(3)

陈静在跟小演员说戏

1988年,陈静以文化课和专业课双第一的成绩考入当年的河南省歌舞团,1993年和1996年,陈静应邀参加了央视春晚的演出,这位来自中原、怀揣音乐梦的小女孩,终于在央视大舞台上焕发了自己的光彩。

回望自己的从艺道路,陈静感慨道:“从事艺术,除了专业课要出类拔萃,文化知识也必不可少,我也感恩父母当年对我抓得这么紧,让我什么都没有落下,才能成就今天的我。”如今陈静也会经常跟学艺孩子的家长说,千万别说孩子学习不行才来学艺术的,学艺不是给自己找个饭碗,而是要作为一门爱好和事业来做,“首先要看孩子对艺术的喜爱程度,前期打基础的过程很辛苦也很枯燥,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做好陪伴,再加上正确的引导,让孩子知道经历过辛苦过程后能取得怎样的成绩,真正喜欢艺术的孩子会坚持下去。”

蔡文姬和花木兰的关系(顶端专访歌剧中塑造花木兰蔡文姬)(4)

交响合唱《朝阳沟》在北京上演

扎根河南,塑造多位河南经典形象

上世纪90年代,陈静在北京获得了很好的工作机会,但她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河南,“我想把在北京学到的本领带回河南去,通过我的努力,推动河南声乐事业的发展,并且把河南优秀的音乐作品传播出去。”

2001年,陈静回到河南,开始了塑造河南人形象的艺术之路。《木兰诗篇》里的花木兰、《朝阳沟》里的银环、《蔡文姬》里的蔡文姬……通过陈静的演绎,赋予角色自身的思考和情感,同时又把握住了河南的艺术风格,陈静在舞台上呈现了带有河南泥土芳香的歌唱艺术。

谈到人物的塑造心得,陈静说把自己融入到角色中最重要,以“花木兰”为例,之前有很多经典形象,在音乐舞台上要塑造怎样的“花木兰”?陈静看了很多相关影视作品,好莱坞动画片《花木兰》让她颠覆了对“花木兰”的传统认知,“她就像一个邻家女孩儿,不管塑造怎样的英雄人物,首先要塑造一个活生生的人,才能继而刻画出她表现出的家国情怀。”

如今,《木兰诗篇》又在紧锣密鼓的复排中,预计不久就会和观众再次见面,“18年过去了,如今我对‘花木兰’的思考又有所不同,新的《木兰诗篇》一定会有创新,我想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除了“花木兰”。《朝阳沟》中的“银环”和《蔡文姬》中的“蔡文姬”也是陈静饰演的经典角色,“有豫剧版《朝阳沟》珠玉在前,饰演‘银环’给了我很大压力,出演《蔡文姬》又让我历尽磨难,反而更加理解了‘蔡文姬’的隐忍大气。不管什么角色,只要用心去思考,用心去演,一定会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陈静说。

蔡文姬和花木兰的关系(顶端专访歌剧中塑造花木兰蔡文姬)(5)

歌剧《蔡文姬》演出剧照

打造精品剧目、广泛挖掘人才,在高原上起高峰

谈到这十年的工作感悟,陈静认为,河南的歌舞事业经历了飞速发展的十年,2013年,河南省歌舞剧团完成转企改制,成立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后,推出包括交响合唱《朝阳沟》、歌剧《蔡文姬》、《木兰诗篇》、大型情景交响合唱《兵团颂》,以及近期推出了歌剧《银杏树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我们获得很多荣誉,也见证着河南的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

对于未来的发展,陈静表示一方面要继续打造经典剧目,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人才的梯队建设,“剧目是核心,有了剧目就可以凝聚更多人才力量,有剧目后我们才能以老带新,让新人慢慢展露头角,从而全面提升河南音乐影响力,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全面呈现河南形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