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季的成语名句(光阴荏苒信口雌黄)

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短语形式,往往具有独立的含义,甚至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表述,做到言简意赅,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关于四季的成语名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四季的成语名句(光阴荏苒信口雌黄)

关于四季的成语名句

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短语形式,往往具有独立的含义,甚至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表述,做到言简意赅。

很多成语我们知道什么意思,但是为什么是这个意思,往往就要理解这个词语的起源。

其中包含的道理,可能不止于这个词语本身。今天就分享几个常见词语中涉及的风物,来看看我们熟悉的含义,都是怎么来的。

光阴荏苒

光阴荏苒指的是时间流逝。光阴指的就是时间。那“荏苒”为什么能表示时间流逝呢?

“荏”字指的是一种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椭圆形,有锯齿,开白色小花,种子称“苏子”。嫩叶可食,亦称“白苏”。

看到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就反应过来了。

两面绿色的就是白苏,叶背或者两面紫色的,就是我们常见的紫苏。

白苏一年生,往往是去年的种子落在地面,第二年突然整片冒头,郁郁葱葱,但是长势很快,不久就会开花结果。

而“苒”指的就是草木茂盛的样子。

白苏茂盛的样子,也就只有短短一段时间,随着时间流逝,很快就会结果,然后枯萎,等待来年。

所以“光阴荏苒”,就是借物喻理,通过植物短暂生长的美好阶段,来告诉人们时间流逝不再来。

明白了这个意思,光阴荏苒一词,就显得格外生动可爱了。

这个词语最早出处是《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是新春。”

信口雌黄

古代的纸张是淡黄色的。如果写错字了,不能随意涂改,而裁剪或者填补又容易毁坏珍贵的纸张。

这时候,古人就会用到一种矿物制品来做“涂改液”,这种物质就是“雌黄”。

雌黄是一种矿物质,成分是三硫化二砷,晶体呈柱状或片状,柠檬黄色,略透明,燃烧时放出大蒜的气味。可用来制颜料或做退色剂。

与之伴生的,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雄黄”,又称“鸡冠石”。

因为雌黄的颜色和古代的纸张接近,涂改过后没有什么痕迹,在这个基础上修改效果很好。

而且雌黄是砷化物,具有毒性,用在纸张上,反而能防止蚊虫啃咬,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最常听到的的砷化物砒霜,就是用雄黄制成的)。

所以,人们也习惯把妄下结论、又随意修改自己的言论的行为,称作“妄下雌黄”,把乱说话的行为,称为“信口雌黄”,意指胡乱说话,不顾事实。反正错了就随便可以换。

这个词最早的出处是晋代孙盛作《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就是说有个叫王衍的人,喜欢随便说话,遇到说得不对的就随便改口,被当时的人称为“口中雌黄”。

后面也用“信口雌黄”来表述一样的含义了。

颜氏家训》也有说:“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指的就是不能不顾客观事实,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来下结论。

青出于蓝

这个应该是最多人了解来源的词语了。

荀子·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青”指蓝色,“蓝”指的是“蓼蓝”,又称“蓝草”。蓼蓝长这样:

古代人染色,用的都是天然染料。蓝色就往往用蓼蓝经过加工提取用来染制。

因为蓝色是经过加工提取的,所以颜色就比原材料更加纯粹和深湛。

《劝学》中借这个过程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俗语也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但是原材料得经过不断加工提取才能变成染料,学生想要学有所成,也得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打磨,才有可能在老师教导的基础上,“青出于蓝”了。

总结:

记住一个词语其实不难,清楚这个词语的含义也不复杂。

但是了解一个词语的来源和背后的含义,除了能让你记得更牢固,更重要的是,拓宽知识面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文字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别人学的是一个词语,可能自己学的,就是一个道理了。

喜欢请点关注,分享更多有趣的小知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