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食品不垃圾的英语(垃圾食品不垃圾)

还记得一份号称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名单”吗?名单列举了油炸、烧烤、方便面、罐头、冷冻甜点、加工肉类、碳酸饮料、腌制食品、奶油制品、蜜饯类这10种食品为垃圾食品。名单出来后,被各种解读,同时在微信朋友圈中疯转。但事实上,所谓“垃圾食品”是一些媒体的误读及误导,营养学界根本没有“垃圾食品”的说法。

“十大垃圾食品”名单是假的

然而,查询国外网站,记者未发现有国际权威网站或主流媒体对这份“世卫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名单”做过报道,世卫组织的官方会议记录中,亦未出现该名单的身影。

含有大量糖分、脂肪以及盐分、高能量成分等的加工食品,因其营养缺乏,无益于健康,又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着毋庸置疑的渊源,会被人们称为“垃圾食品”,然而这并不是WHO的一个明确的定义。恩巴瑞克认为,在现代城市环境中,提供新鲜食物要比加工食品更贵,人们很少有时间准备食物,而是越来越多地在家庭以外用餐。非常甜的加工食品和饮料是不健康的,也是不需要的。逐渐减少糖的含量是可行的,也是可取的,这可以通过国家卫生相关部门与食品监管机构、食品产业界之间的合作来实现。但它必须以一种协调的方式进行,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含有较高盐分的食物。

垃圾食品不垃圾的英语(垃圾食品不垃圾)(1)

“垃圾食品”≠垃圾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介绍,“垃圾食品”这个词,来源于英文“Junk Food”的直译。“Junk”可以直译为垃圾,但是它跟中文里的“垃圾”一词并不完全等同。在中文里,“垃圾”通常是指垃圾箱里的垃圾,重点在于“废物”“没有用处”,往往还包含“留着有害”的含义。在英文里,这个意义上的“垃圾”所对应的词是“Trash”。

“Junk”和“Trash”,共同点都是“不需要的东西”“应该扔掉的东西”。不过,“Junk”的重点在于“你不再需要”,但不一定是“没有用”,更没有“有害”的含义。比如说,某女士买了一柜子的衣服和鞋,过季了就不会再穿。对于时尚女性来说,这些衣服和鞋就是“Junk”。在中文里,我们一般不会把它们称为“垃圾”,它们的“没用”只是因为你有更新、更时尚的,所以不需要它们而已,但作为衣服和鞋的本来用途,它们并不欠缺,对于缺衣少鞋的人来说,它们依然很有价值。

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出现了大量的肥胖人群,与此相应的,是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现代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跟以前缺衣少食产生的问题不同,这些慢性疾病的产生多是由于营养过剩。在反思营养过剩的时候,人们发现:这些食物所提供的营养,就像时尚女性们储物柜里的那些过季的衣服和鞋,已经超过了我们的需求,所以就成了“Junk”。

从面饼和所夹的肉来看,肉夹馍和汉堡殊途同归,难分高下。实际上,国外就把肉夹馍称为“中式汉堡”,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是恰如其分的。相比肉夹馍,汉堡中多少还有一点蔬菜,虽然只是点缀,毕竟也是聊胜于无。

垃圾食品不垃圾的英语(垃圾食品不垃圾)(2)

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高洁博士介绍,营养学界常说“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可能了解各种食品的主要营养组成,让它们成为均衡食谱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单纯地给它们打上一个“好”与“坏”的标签,然后“好”的食品就大量吃,“坏”的就避之不及。

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解释,人体对于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各有一个合适的范围——任何一种营养成分,少了不好,多了也不好。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多数人都已经能获得足够的食物。这样,“营养均衡”就成了新的目标。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我们可以轻易地获得,也就很容易“过犹不及”,营养变成了负担,反而不利健康。而腌制制品、烧烤食品、加工肉制品,通常说“含有一些有害成分”,其实也是吃得太多、跟那些“健康食品”相比才能体现出来——跟没有吃的(比如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相比),或者长期单一的饮食习惯相比,它们也就依然是“健康食品”。

不过,说“XX不是垃圾食品,这下可以放心吃了”,也是矫枉过正,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对于许多人,这些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在其他饮食中很容易获得,也就不会“不足”。但是,它们往往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成分。多吃了它们,也就影响了吃那些“富含容易缺乏的营养成分的食物”,从而造成营养不均衡。它们不是垃圾食品,只是说它们无毒无害,可以作为合理饮食的一部分,而不意味着就“可以放心吃”。

在我们国内,真正的营养学家更是不会错过美食。索颖,曾就读于辅仁大学,后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专攻营养学。她的拿手菜之一就是桂花肘子,而且是做给其夫君——酒界泰斗秦含章先生吃。顺便说一句,秦含章今年110岁。国内临床营养界泰斗、著名临床营养学家、主任营养师李瑞芬,喜欢吃生菜裹油渣,享年94岁。这些营养学界的大咖们都是因为合理饮食而长寿的最好榜样。

近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倡导“三减三健”健康生活方式,其中的三减包括减盐、减油、减糖。但这样的倡导绝不是因为油盐糖本身不好,而是因为经过调查,我国居民这三样东西的摄入普遍都偏高,甚至高太多,所以要减,把

它们拉回到合适的水平上来。假如哪天我们这三样又都偏低,国家自然还得呼吁你把它们的摄入量再提高到合适的水平上来。所以,大家就别跟无辜的食物较劲了,多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方为上策。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