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处世之道:愚不可及才是智慧的最高境界

通常,我们在形容一个人特别蠢时,会用到“愚不可及”这个词,意思是说这个人的愚蠢达到了一种无敌的境界。

殊不知,愚不可及的原意和现在的意义恰恰相反,指的是智慧的最高境界。我们先来看下这个词的出处: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篇》

论语处世之道:愚不可及才是智慧的最高境界(1)

宁武子是卫国的大夫,名俞,谥号武子。这段话是孔子对宁武子的评价,他认为:

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就显得很聪明;当国家政治混乱时,他就显得很愚蠢。他的智慧很多人可以达到,他的愚蠢却很少有人做得到。

比如,三国时的刘禅,世人都认为他是个傻瓜,可人家将脏活累活儿全都交给诸葛亮,自己活得优哉游哉,到了晋国后,屡次化险为夷,活到六十多岁寿终正寝。

刘禅的智慧之处就在于,他很明白自己的能力有限,蜀国的国力也很有限,那就干脆撒手不管,让诸葛亮一个人去折腾,自己乐得清闲。

待到蜀国扛不住了,他也很明白命运已不在自己掌控之中,那就干脆做个没心没肺的人,与其鱼死网破被诛灭九族,还不如保全一家老小,老老实实的做个安乐公。

论语处世之道:愚不可及才是智慧的最高境界(2)

和刘禅形成鲜明对照,杨修则是一个反面教材。他出身名门望族,从小聪慧异常,学问渊博,做事极为干练,史书评价道:“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然而,杨修的智商虽然很高,情商却很低,主要表现为不会装傻。他多次拆穿曹操的权谋之术,而且一次次的表现得比曹操这个主子还聪明。

终于,因为一次鸡肋事件,杨修彻底惹恼了曹操,落得个身首异处。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越是聪明的人越要懂得收敛锋芒,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血泪教训实在太多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