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寻求真知的过程 获得真知的第一步

如何理解寻求真知的过程 获得真知的第一步(1)

如何理解寻求真知的过程 获得真知的第一步(2)

金融市场的量化密码系列文章(4)

已知的未知和未知的已知

作者:Michael Zhang 麦教授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已知的已知」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真理也会成为假命题 ),于是我们从「已知的已知」走向了其他象限,而这些象限都存在着未知。这篇文章就先来看与已知相交的未知——「已知的未知」和「未知的已知」。

如何理解寻求真知的过程 获得真知的第一步(3)

已知的未知

「已知的未知」指的是我们对问题有很好的定义,但是还没有答案的情况。这些问题是研究者目前正在关注并在研究的。

在古董地图(如何用两维思维方式解读苏格拉底悖论 )里,那些海怪就代表了已知的未知,我们可以把它们在地图上标记出来,我们知道它们在哪里,只是还没有好的工具和机会去探索,我们希望未来能把它们变成「已知的已知」。

金融市场里有一些非常著名的「已知的未知」,例如股价溢价之谜(equity premium puzzle)、超额波动之谜(excess volatility puzzle)。这些谜团的存在是因为我们对现象能够观察到,并发现这些实际中观察到的现象并不能用我们目前已知的模型完美的解释。

在一次交易中,「已知的未知」可以理解成我们面临的风险(risk)。明天一只股票可能会涨,可能会跌,这两种情况的概率加起来是1。涨的概率是多大呢?涨幅多大呢?我们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去推断,我们能完美的描述这个问题,但是不到明天看到这只股票的实际表现我们是不知道答案的。如何用我们的知识去做最好的判断就是我们在面对「已知的未知」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苏格拉底还有一句名言:当你认为你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你才能意识到真知的存在(True knowledge exists in knowing that you know nothing)。和之前那句合并一下,他其实说的是:因为我什么都不知道(I know nothing),所以我可以获得真知(I can obtain true knowledge)。承认自己的无知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在我们逐步把「已知的未知」变成「已知的已知」的时候,我们也在完善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希望本专栏的读者能知道自己其实什么也不知道。有了这样的心态,就可以有机会获得真知了。我们会从「已知的已知」开始做思维升级,逐渐深入理解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的一些概念,随着理解的深入,会逐渐接近真知。

未知的已知

「未知的已知」用文言话说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是知道结论,但是不知道原因;知道应该做什么,但是不知道背后的逻辑。很多宗教文化习俗或官僚管理体系就是这样一代传一代,传到后来已经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有这些规则了。

如何理解寻求真知的过程 获得真知的第一步(4)

「大英博物馆的占肝术用的黏土模型」

现代人喜欢看手相。古代巴比伦人则喜欢看“肝相”。这种古老的方法叫做“占肝术”,也叫“肝卜”(Hepatoscopy)。祭司会拿着一个黏土做的羊肝脏模型做法,模型上面纵横地画出经纬线,把模型分成50个格子,每个格子里面有楔形文字写的占卜的信息。

占卜时,看相的人会先对着一只活着的绵羊鼻孔吹气,让这个人的信息传递到绵羊的肝脏。然后把羊杀了取出肝脏和模型对比。如果绵羊肝脏有什么异常,就用一个小棍子插在黏土模型的小孔上,然后就可以对照楔形文字的记录来判断这个人的吉凶。

这种占卜方法为什么有效果是没有记录的,祭司也不知道,但是占卜时所有的解读都将依据于楔形文字的指导。一个人的吉凶通过羊肝的疤痕来判断,判断依据的楔形文字就是“然”,但是这种方法并没有说出“所以然”。

如何理解寻求真知的过程 获得真知的第一步(5)

「古罗马的肝卜师 Spurinna」

根据传说,古罗马的肝卜师Spurinna通过占肝术警告过凯撒大帝3月15日会有危险,凯撒没有听,结果真的在元老院遇刺身亡了。

如何理解寻求真知的过程 获得真知的第一步(6)

「Vincenzo Camuccini 1806的画作:《凯撒之死》」

中国古代殷商时期也有类似的用龟甲的占卜。用龟甲钻孔之后在火上烤,出现裂纹后,对裂纹做解读。同样的是不知道原理但是有一套理论来分析占卜结果。

如何理解寻求真知的过程 获得真知的第一步(7)

「用于占卜的龟甲」

周朝开始用蓍草(蓍:读音同“施”)来占卜,根据蓍草数目变化得到卦象,称为占筮(筮:读音同“释”)。为什么占卜会有效果是未知的,但是当时有完整的体系来推演吉凶。占筮的卦象和筮辞整理成书,就是《周易》。

周易由奇偶和阴阳二爻(爻:读音同“遥”)来做排列组合,三条线可以推演八卦( ),六条线可以推演六十四卦( ),这些推演和后来的二进制又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和占肝术一样,龟卜、占筮和《周易》都是在未知的条件下给出了“已知”,让人们可以把随机生成的花纹在一个理论体系下解读。

如果说这些都是人在蒙昧时期的没有逻辑的迷信,那么还有一个当代的「未知的已知」的例子。那就是量子力学。

物理学家知道量子力学的实验会是什么结果,可以对量子的叠加态和纠缠态的结果做分析,但是经过了100年的研究,我们到现在并不知道量子力学后面的原理。所以“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这句话去掉了贬义,可以完美的描述目前量子力学研究的前沿:我们甚至可以用量子做通讯了,量子计算也有了原型机,但是量子到底是什么,是粒子还是薛定谔方程描述的概率分布,它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结果和观察和测量有关,这些我们都不知道。

有时候觉得金融市场充满了未知的已知,很多股评家口若悬河地讲自己的结论,但是经常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毕竟股市的方向只有两个:涨或跌。一半的时间猜中市场走向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根据经济学家的分析,很多股评人其实会有意更多地对市场或股票看涨,因为他们的收益来源不是是否能猜对市场走向,而是从交易中收取手续费。

而很多投资者(他们也许不愿意承认)参加金融交易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

在金融市场里有着太多的「未知的已知」,任何人都可以说我有一套股市赚钱方法来吸引追随者,但是很多这样的类似羊肝和龟甲上的解读其实并没有逻辑的根基。从概率角度看,我们需要去考虑用了同样逻辑而没有成功的案例。

这让我想起一个逻辑游戏:桌子上放着4张牌,上面分别写着A, B, 4, 5。所有的牌都是一面有字母,另一面有数字。有人说了一句话:“所有字母是B的牌背面的数字都是5。” 为了判断他的话对不对,我们应该翻起哪张牌呢?

很多人会立刻想到翻起“B”那张牌,因为如果背面不是“5”,他的话就被证伪了。还有人想去翻数字“5”的那张牌,这就错了,因为后面无论是不是“B”,都不能证伪那句话。

大多数人会想不到去翻起数字“4”那张牌,但这是判断的关键,因为如果背面出现了“B”,那么那句话就是错误的。

所以不要只看举着某个理论大旗的人是否能战胜市场,也要看用同样的理论是否让别人也做到了。

▼金融市场的量化密码系列文章▼

如何用两维思维方式解读苏格拉底悖论

不可能发生的事(1987年)

《金融市场的量化密码》系列专栏——前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