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中的感人语录(电影八佰这样的煽情方式)

电影《八佰》总的来说是一部让人非常喜欢的优秀作品。故事情节真切感人。民族大义的情感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众多肯定和好评。

故事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团副谢晋元率领麾下数百壮士,孤军奋战四天四夜,死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悲壮故事,同时也刻画了各界人士的形象,是一幅在这样一种现实面前的众生相。

电影八佰中的感人语录(电影八佰这样的煽情方式)(1)

个人觉得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别难得:

首先,整部电影没有“男女感情”这样的噱头,却依然能让观众欲罢不能

这部电影讲述四百多位壮士,殊死抵抗日军的故事。全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男子。没有谁爱上谁,谁又插足穷折腾,似乎没有几角关系的感情纠缠就没有卖点这样的桥段。就是那些壮士和各界爱国人士,以及普通百姓,在国难当头时候的种种表现,足以让观众感动,引起共鸣。这说明血脉相连的情感,神圣的民族大义,就是最能征服人心的东西。无需华丽的辞藻,无需儿女情长的点缀。只要你是认真在创作作品,能让普通观众产生共鸣,你的作品就一定有看点,有卖点。这是电影《八佰》让人感触颇深的一点。

电影八佰中的感人语录(电影八佰这样的煽情方式)(2)

其次,以各地方言表演台词,增强真实性和感染力。

《八佰》中主要都是根据自己籍贯来表达台词,比如四川话,湖北话,天津话,广州话……听起来并没有南腔北调大杂烩的感觉,反而增添了真实性和亲切感,更具有感染力。听了以后觉得,这些抗日勇士,他们离开故土,离开父母亲人,来到血与火的战场,是让人特别感动,特别让人产生共鸣和敬意。尤其以血肉之躯投向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情节。当勇士们把自己当着炮弹,一个一个跳下楼去,用自己的家乡话喊出:

湖北通城李满仓

湖南浏阳王金斗

娘,孩儿不孝了

……

那种壮士一去不回头的场面,特别具有震撼力。

电影八佰中的感人语录(电影八佰这样的煽情方式)(3)

小姑娘敬军礼的细节,个人不敢苟同

诚然,拼死抗敌的将士们的精神是感染了所有具有民族情感的国人的,激励大家帮助他们,甚至不惜显出自己的生命。比如侯勇饰演的那个一直“看闹热”一样的人,在最后也忍住拿起了枪。那个叫小刀的四川小伙子,为勇士所感染,义无反顾,冲上桥去,只为了把电话线送过去,最后倒在了血泊中……这些都是非常感人的场面。

但是小姑娘(李梓萌饰)那场敬军礼的戏,个人觉得不太适应。觉得很是突兀。不是不该敬礼,对勇士表达敬意是完全应该的。只是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当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而且小姑娘在这边敬礼,对岸勇士们看见了,然后回敬军礼。我一下有点发愣,原本被故事情节打动的情绪,有一种突然刹车的感觉。因为本人觉得,这样的小孩自发行军礼的情节发生在今天,可能是可信的。毕竟我们从小就教育要尊敬战士,感恩为国家、民族付出的军人。而且这样的事也发生过。

电影八佰中的感人语录(电影八佰这样的煽情方式)(4)

但是,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这种情节真的发生过吗?可能发生吗?这样设计,观众真的会情不自禁被打动吗?可能有待查证。主要我看到这里有点不太自然,不知道其他观众朋友是否有同样感受?所以个人觉得这样去打动观众的方式是不是值得商榷?毕竟,这部电影的性质,决定了,故事的发生,哪怕是虚构的,也应该合乎历史背景会更完美。

欢迎大家发表你对《八佰》的看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